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传统教法有以下几种。凑十法──分解较小加数,把较大的加数凑成十,看大数,想凑数(有的又叫补数),根据凑数分小数。相同数相加──两个加数中,当较小加数是5、6、7、8时,把较大加数分解成两个数(其中一个数要和较小加数相同),然后先加相同数,再加分出的另一个数。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采用“凑十法”进行计算的,即先把第一个加数凑成十,然后再算10加几。同样是凑十法的思想,但由于例题编排方法不同,教材中得数是11——15的进位加法例题和得数是16、17的进位加法例题的计算思路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一年级口算教学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部分内容很重要,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学习时要求学生先思索9、8、7、6各加几得10,然后再把第二个加数相应的分成两部分,用其中一个数与9、8、7、6相加凑成10,最后再加上  相似文献   

4.
工夫要花在刀刃上,练习要练在关键处。如果抓不住关键,盲目多练,必定使学生负担加重,教学质量上不去。怎样才称练得恰当,练在关键处呢?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新授20以内进位加法后,应该练什么?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关键是把较小的加数分成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能与较大的加数凑成“10”。所以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应着重让学生练习看大数,如何分小数。可以设计如下练习题: (1 )下面较小加数的分法对吗?  相似文献   

5.
罗霞 《湖南教育》2000,(17):50-51
9加几是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第一堂课,也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后续的8加几、7加几等内容教学的思路同9加几教学的思路是一致的,多位数的加法教学也可迁移运用9加几的思想与方法。因此,搞好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学习进位加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注重凑十法的引入凑十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算法,运用它的关键是将两个加数分拆,使之有两个数的和是整十。而这种分拆凑十的算法,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因此,进行本课教学时,有必要使学生了解一点生活中如何算一些很简单的数的知识,引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比如,奶奶买了9…  相似文献   

6.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结果,就必须使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方法。一、“补数法”。即在第一个加数的基础上补数第二个加数。如9+3,先在脑子里记住9,再伸出3个手指,接着9往下数:10、11、12,故得9+3=12。这种方  相似文献   

7.
课前思考 香港教师对内地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以熟练地掌握“凑十法”很惊讶。他们认为学生要掌握“凑十法”,需要很多知识储备:一是学生要熟练掌握lO以内数的加减法。能根据需要快速地把这些数进行分解;二是学生要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清楚哪两个数可以凑成10:三是学生要熟练掌握十加几等于十几这一知识。三者融会贯通后。方能熟练应用“凑十法”进行熟练计算。舶确,“凑十法”的学习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相似文献   

8.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如何使学生既能牢固而灵活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又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学得生动呢? 一、运用直观,讲清方法观察是认识事物和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为使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和运用。如教学9加几时,先出示图①,然后提问学生:“白球和东球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作为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教师,必须能够深刻地剖析数学教材,挖掘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素材。本文力图通过对“凑十法”的概念、教学目标的简要阐述和对“凑十法”发生过程的剖析,使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进一步加深对数学创新教育的深刻理解,增强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基本能力。1.“凑十法”的概念“凑十法”是进位加法的一种计算方法,用语言表述就是:看大数,拆小数,把大数凑成十,十加上几,得十几。用程序图解表示(以9 3=12为例)。  相似文献   

10.
1.说课内容:“8加几”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第86至87页的内容。2.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8加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后继续学习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凑十法”,同时为后面学习“7加几,6加几”打下良好基础。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概念和不进位加法的继续,是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得以顺利进行的理论依据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任何两个多位数、相同数位的两个数相加,都是20以内的加法。  相似文献   

11.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1997年苏教版教材是用“做减法想加法”这一教学思路贯穿于整个教材,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2002年苏课标教材增加了“破十法”来解决退位减法。对于这一改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教材从还原论到系统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范本”,应该站在最高的理论基础之上。在教学进位加法过程中体现了“凑十法”这一教学观点,教学退位减11-9,苏教版教材让学生去想9 ()=11,把退位减法还原到做进位加法上,教材体现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6道退位减被机械地还原到35道进位加,这是典型的还原论。新的苏教版新课标教材把进位加法看做系统,利用“凑十法”进行教学,无疑学生会在头脑中把加减法建立成一个有序的知识架,“破十法”可以解决因为忘记加法而不会计算减法的局面,笔者用这两种算法对不同班级进行教学,学“破十法”的班级有70%会独立做32-9,学“做减法想加法”的班级只有50%能独立做32-9。可见“破十法”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是大有益处的,苏教版教材的改变也是编者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变。二、教师是教材的挖掘者教材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剧本”,不同教师对于同一个“剧本”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周英 《四川教育》2004,(4):26-27
小学数学“9加几”的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教学这部分内容,过去是引导学生先将盒子外的2个球分成1和1,拿出1个球放进盒子里,把盒子里的球凑成10个,再与盒子外的1个球相加,得到有11个球的结论。然后让学生通过用小棒代替球来分一分、摆一摆,具体感知“分”和“凑”的过程。最后根据学  相似文献   

13.
课前思考 香港教师对内地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以熟练地掌握"凑十法"很惊讶.他们认为学生要掌握"凑十法",需要很多知识储备:一是学生要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根据需要快速地把这些数进行分解;二是学生要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清楚哪两个数可以凑成10;三是学生要熟练掌握十加几等于十几这一知识,三者融会贯通后,方能熟练应用"凑十法"进行熟练计算.的确,"凑十法"的学习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的时候,我在两个班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一节实验课,对比如下: 第一种方法,呈现课本两幅图。问学生:“左边有9瓶饮料,右边有3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当学生算出12瓶后,问:“你是怎么算的?”马上有学生知道用“凑十法”算,这正是传统加法计算中最常用的算法。我请这位学生到讲台上详细地介绍“凑十法”三步骤:一是看9加1凑成10;二是3减1得2;三是10加2得12。我先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跟着学习“凑十法”三步骤,学生似乎掌握了,然后我就让学生按板书格式模仿着做练习题: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识记”方面,必须认识并记住的内容是:①万以内加法的进位法则和计算法则;②万以内加法的验算方法;③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④“比一数多几”概念;⑤连加竖式中“凑十先加”的简便方法;⑥和为1000的两个数的特征及寻找办法。在“领会”方面,要求学生领会、理解的内容是:①万以内加法的算理,特别是“本位满十,向前位进一”的道理;②交换加数位置来验算加法的方法;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  相似文献   

16.
同数相加法是指在一年级数学教与学中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两个加数大于5(或是5),并且两个加数相差不超过2的式题。同数相加法的要点是:“同数相加,多加减去,少加再加。”例如:7+6,计算时用“二七十四”口诀减去1得13。也可用“二六十二”口诀再加1得13。“同数相加法”比“凑十法”缩短了思维过程,节省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利用凑十法思维过程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余数。”看大数干什么呢?就看大数和10差几,在这一步学生心算了第一道题。看大数和10差几后,再把小数分解成见和几,学生又心算了第二道…  相似文献   

17.
得数是11的进位加法的教学是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的基础.教学时,应有意识指导学生看书,帮助学生看懂“图”与“式”之间的直观联系,通过“由图到式”的过渡,使学生理解掌握凑十计算法.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导学课题〕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P79—80的例1~例4 ,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第1题。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凑十”的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是学生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为此拟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 ,使学生初步掌握“凑十法” ,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教学 ,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导学设计〕一、复习1 创设情境。师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艺活动” ,邀请我们全…  相似文献   

19.
【课例简析】“9加几”的计算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计算”的基础。通过“9加几”的计算教学,让学生掌握“凑 法”的计算过程,是“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的关键。教学“9加几”的计算,可注意新旧知识结合,让学生通过比较。去发现和掌握“凑 ”计算规律。【导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20.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我在教学中采用口诀法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初步的思考我首先考虑到,采用“凑十法”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要分三步走,学生的计算心理过程比较复杂。如果简化步骤,既能减少心理过程,又可算得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