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和博古图》是古器物学的重要著作,历来关于《宣和博古图》的作者及其成书颇有争议.论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考辨,认为《宣和博古图》有二,一为王楚所撰,以黄伯思《古器说》为据,其书已佚;一为宋徽宗集群臣所撰,以李公麟《考古图》为据,即今存之《重修宣和博古图》.  相似文献   

2.
《魏书·高句丽传》具有史料价值的同时,也有史料错误。将其与其他正史《高句丽传》、朝鲜史书《三国史记》进行对比,发现其问题主要是高句丽王的记载以及个别字词的误记。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之《广弘明集》条,对道宣节录文献之真实性有揣测不实之评述。本文参照《魏书.释老志》以及《广弘明集》之编纂体例,辨正《四库全书总目》之失误。  相似文献   

4.
晋朝有个陈寿,这是个“有良史之才”的史学家。他根据王沈、鱼豢的《魏书》《魏略》,韦昭的《吴书》,加上自己采集的蜀国史料,写成一部《三国志》。这部史书很为后人推崇,叶适甚至说它“高处逼司马迁”。但《三国志》也有缺点。它所依据的《魏书》《魏略》《吴书》本来史料欠丰,而蜀国无史官,全凭  相似文献   

5.
毁书与抄袭     
西晋有个夏侯湛,花多年心血写了部《魏书》,后来他发现自己写的书同陈寿写的《三国志》撞了车,而人家确实比自己写得好,于是就把自己写的《魏书》毁弃了。一千多年后1985年,山西省芮城县广播站有个人抄袭了陕西日报发表的《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改头换面写了一篇《实打实广告》,与前一篇文章的结构、情节、遣词  相似文献   

6.
《冥报记》为唐朝初年唐临所撰,是一部鼓吹佛教因果报应的"辅教小说"。其成书时间史书无载,依书中所录故事,大致可推测为永徽年间(650-655)。岑仲勉先生考之为永徽四年(653)。《旧唐书》卷八十五《唐临传》云:"所撰《冥报记》二卷,大行于世。"《冥报记》成书不久,即有郎馀令之续书《冥报拾遗》问世。道世所撰《法苑珠林》  相似文献   

7.
辽释希麟所撰《续一切经音义》(下简称《希麟音义》)中引用有数条《广韵》,大致保存了辽时所见《广韵》的原貌,本文拟就其所引《广韵》与唐传本《切韵》、《唐韵》及宋代所撰《广韵》的异同略作考探。  相似文献   

8.
杨胜朋  丁福林 《兰台世界》2012,(36):105-106
以中华书局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资治通鉴》、《太平御览》等典籍,校勘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百官志》,得陋见数则。  相似文献   

9.
青维富 《编辑之友》2011,(7):112-114
《龙筋凤髓判》是唐朝著名法律学家张鷟所撰的一部以判例为基础,以唐时骈体文为风格的判例集。据推测,《龙筋凤髓判》成书时间大致在中唐开元年间,其影响不仅至盛唐以降的中华法系,且遍及日本和朝鲜诸国。一张鷟与《龙筋凤髓判》之印行本述略唐张鷟所撰《龙筋凤髓判》使唐朝编例得以传世。关于张鷟其人其书,最为全面评述的是清朝永瑢、纪昀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记载,《龙筋  相似文献   

10.
除《顺宗实录》完整无缺外,唐代各帝实录的留存充其量不过片断而已,其中《昭宗实录》篇幅最巨,达千余字;此段文字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明正德八年(1513)刻本《莆阳黄御史集》之《附录》,系黄滔十世孙黄处权于南宋庆元年间从北宋宋敏求所撰《唐昭宗实录》辑入,以记其先祖科举之事;此段文字所含的三则诏敕自然为唐人所撰,理应收入《全唐文补编》、《唐大诏令集补编》等辑佚类书中并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关于《西京杂记》的作者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为刘歆所撰,葛洪所编集;其二,葛洪所编集,并托名于刘歆。文章赞同第二种观点,对之作了补论:一、葛洪《西京杂记跋》于理不通、疑点重重,不可作为论证《西京杂记》为刘歆撰的依据;二、"辨《尔雅》"条与刘歆的小学观相矛盾,也说明《西京杂记》当为托名于刘歆之所撰。  相似文献   

12.
《博物志》是晋代张华所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由于流传年代久远,且长期以来不被人们重视,此书字句脱误现象相当严重,鲁鱼亥豕,别风淮雨,随处可见,有些条目简直不堪卒读,因而校理工作难度甚大。范宁先生研治魏晋小说数十年,成就斐然,其所撰《博物志校证》一书(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旁搜博证,参校异同,钩沉索隐,创获良多,方使《博物志》庶几成为  相似文献   

13.
《于陵子》托名战国时期齐国隐士陈仲子所撰,虽出自后人伪撰,但书中保存了陈仲子的诸多资料,对其文献价值应给予关注。《于陵子》现存最早版本为明《秘册汇函》本,乃《于陵子》后世各版本之祖本。文章对《秘册汇函》本及后世诸本进行梳理、考证,以明晰《于陵子》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14.
范摅生平事迹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涛 《兰台世界》2008,(6):61-62
晚唐笔记小说家范摅,其生平事迹史料极其有限,仅见于《云溪友议序》、《云溪友议》文本、李咸用的悼诗、笔记、小说等的片断记录中。他能留名后世,主要是托其所撰《云溪友议》的留存。知其人始可以论其书,因此有必要对涉及其生平的史料进行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5.
《当代传播》2007,(2):29-29
中国关于“舆论”一词的最早记录,见于《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晋陈寿撰,后又有南朝宋裴松之作注,是记载三国鼎立时期比较完整的史籍,有纪、传而无表、志,文笔简洁,记事翔实,历来评价较高。作者陈寿,字承祚,是撰《古史考》谯周的弟子,一生有一半时间在蜀汉,三国史事,很多是耳闻目睹的。在他撰《三国志》之前,魏、吴二国已有人撰本朝史,如王沈撰《魏书》四十八卷,韦昭撰《吴书》五十五卷,鱼豢撰《魏略》八十九卷,孙盛撰《魏氏春秋》,等等。只是这些史籍后来相继散佚,因此《三国志》便更显得重要了。《晋书·陈寿传》说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后人对《三国志》的评价也很高,清钱大昕在《三国志辨疑序》中说:“然  相似文献   

17.
林苍所撰《天遗诗集》,于其逝后由友人结集印行,使后人得以从中窥见其诗歌主张以及当时诗坛风尚。  相似文献   

18.
对唐颜元孙所撰《干禄字书》的版本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19.
《养新书藏略例》实为蔡元培所撰 ,对其不见于蔡氏全集、选集、专论集和绍兴地方文献辑存 ,深表缺憾。通过对略例内容的剖析 ,明其价值所在和对今人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对白崇远所撰《关于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作者的计量分析》[1](以下简称《分析》)一文中提出的信息和采用的方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