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国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湖北完善产业链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利态势。湖北应抓住这个有利机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改善经济布局向武汉过度集中、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的软肋,从而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发展战略。从分析东部产业转移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态势出发,探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对策,以期提升湖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超效率Output-DEA模型的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宁 《软科学》2011,25(3):79-83
应用超效率Output-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处于技术有效的省份仅有4个,其超效率值存在较大差距。多数省区技术无效率是规模效率低造成的。如果能够提高无效率省区的技术效率,发挥有效率省份的生产潜力,对提升全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将产生十分明显的效果。各无效率省区还存在投入的冗余,减少这些投入冗余对于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应该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作为粮食政策的首要目标,促进粮食生产区域的合理布局,优化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相关数据,就江西省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RD投入并不引起总产值的增加,但是,它对新产品产值份额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优于非高技术产业;相对于物质资源的投入,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产出的作用更为明显;江西省高技术产业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非高技术产业则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政府应重视高技术产业的产出质量,提高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自主创新之间的内在机理,通过相关模型对安徽地区2004—2009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承接地通过模仿、竞争和合作等途径方式产生技术研发溢出,提升本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区际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注重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研发能力;同时应加大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注重自主创新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5.
吴静 《软科学》2017,(5):21-25
采用AHP主成分分析法,以省际制造业发展指数为依据,把西部各省区分为高、中、低三大产业承接区域,基于2005~2014年西部制造业26个行业数据,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大环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和资金转移是影响西部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转移次之,东部地区企业规模溢出的效率水平最低,说明当前东部产业转移的规模效应并未实现;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中资本密集环节对转移要素的吸收效率大于劳动密集环节,技术密集环节最弱,说明当前西部制造业在产业价值链中位置不高,培育本地优势产业和新型技术型产业是进一步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DRF和DEA方法的中国主要软件园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DRF分析方法和DEA模型,对2006年我国8个主要国家级软件园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大连等四家软件园同时具有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外,其余均规模无效率,且大多数是由规模报酬递减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软件园的投入产出效率与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无关,多数软件园的规模无效率是由于投入规模(不包括固定资产投入)过大造成;各效率与投入、产出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纯技术效率与国内需求经济效益相关性较强、与国外需求经济效益相关性较弱,与投入要素没有相关性;规模效率仅与园区企业数目有微弱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聚焦于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范式选择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从行业与国家二维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范式选择规律,进而基于效率视角提出产业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策略。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引进效率间的关系存在较大异质性;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引进效率全球领先,自主技术创新效率则处于全球中上游水平;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离散性,适度控制其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并调整其投入结构,可有效提升其技术创新效率;在技术创新资源约束条件下,以效率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范式选择应是先从技术引进开始,在实现技术创新规模效应、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综合技术创新;产业应遵循特定比例关系进行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赤峰如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与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赤峰经济发展中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国内承接产业转移趋势入手,阐述了赤峰市承接转移转移所面临着机遇,深入分析了赤峰承接产业转移条件与制约因素,根据赤峰现有产业基础和特点,探讨了赤峰不同行业选择不同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及重点产业。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1996—2013年中国17个高新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Tobit方法对高新技术产业商业化绩效、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状况、规模效应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改革深度、开放程度等关键因素对商业化绩效的影响。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商业化的技术效率平均值较低,不同行业技术无效率的根源不同;航天器制造等九个行业不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化学药品制造业等八个行业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等四个行业规模效应不变,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效应递减,其他行业规模效应递增;改革深度、开放程度等对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背景下,为探究示范区内企业R&D效率,利用企业相关数据和DEA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各市和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上海市相比,皖江城市带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中只有滁州、马鞍山和池州三市DEA有效.进一步分析的结论认为,投入要素的配置和规模不合理是造成R&D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效率,企业必须合理配置各项投入要素,同时加强政府引导扶持,促进产学研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孙才志  王晨 《资源科学》2020,42(2):334-345
本文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定义水资源投入拥塞的概念,基于FGL模型对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的水资源投入进行“拥塞”识别,并将水资源投入拥塞导致的无效率从全局无效率中分离出来,为明确无效率的根源,并将全局无效率分解为拥塞无效率和纯技术无效率。。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存在水资源投入拥塞效应,在考察期间各省份拥塞度经历由低到高、集聚到分散的演化过程,各省份水资源投入拥塞度在空间差异显著,其中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拥有较低的拥塞度,整体来看,投入要素结构非均衡的中、西部地区较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更易发生拥塞。②中国各省份全局水资源利用无效率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大部分省份由拥塞无效率与纯技术无效率共同驱动,从省际和区域来看,以纯技术无效率为主导,拥塞无效率也是影响全局无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应该明确无效率的根源,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投入要素结构,提出水资源利用改进方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摘要:基于自主创新投入产出视角,以安徽省为例运用DEA模型对中药产业自主创新的效率进行了静态评价。研究表明,安徽省中药产业自主创新综合效率为0.774,其中技术效率0.921,规模效率0.820,技术效率相对突出而规模效率相对较低,地区间自主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与安徽省中药产业自主创新的要素特点和产业规模特质密切相关的。提升中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需要增加自主创新投入,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改善创新投资环境,整合自主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3.
郑纪刚  张日新  曾昉 《资源科学》2021,43(5):921-931
农地流转将改变农户的化肥投入配置,进而直接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基于山东省10县(市、区)892份农户数据,利用内生转换模型估计了不同农地流转行为对农户化肥投入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化肥投入的影响机理.结果 表明:①不同农地流转行为对农户化肥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转入农地后农户化肥投入显著减少,而...  相似文献   

14.
基于MFA和DEA的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仇方道  李博  佟连军 《资源科学》2009,31(11):1898-1906
本文应用MFA和DEA模型,以14个典型矿业城市为案例,对1995年~2006年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①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水平较高,且整体呈提升趋势;②从资源类型看,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提升,而石油、冶金、综合3类城市则在降低;从发展阶段看,老年阶段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中、幼年阶段呈下降趋势,尤以幼年阶段显著;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型和中等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下降之势,而大型矿业城市则显著提升;从地区分布看,辽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比较平稳,吉林省呈下降趋势,而黑龙江省则呈较大幅度提高之势;③纯技术效率是驱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主导因素,而规模无效是造成矿业城市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合理调控投入规模成为促动东北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理论,运用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测度软件对农林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分解的规模效率、投入可处置度和纯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林高等院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规模经济性的效率损失和要素拥挤现象比较突出;农林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波动幅度逐渐平 缓,而且效率值出现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李兰冰 《软科学》2008,22(4):58-63
以数据包络分析法为理论工具,从生产效率的视角对我国铁路经营效率进行总体评价与定量分析,并在第二阶段通过Tobit模型对铁路生产无效率的影响因素予以识别。研究发现:(1)我国铁路总体上生产效率较低,纯技术无效率是主要根源;(2)东部是铁路最发达的地区,规模无效率和纯技术无效率分别是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无效率的根源;(3)铁路普遍存在投入拥挤和产出不足的现象,中西部地区程度远高于东部地区;(4)经济发达程度、人口总数、铁路经营管理水平、铁路路网密度和公路路网密度是影响铁路生产无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密集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先行城市,其智力资源的密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对全国15个副省级及以上智力密集型城市进行评价,并分别运用C~2R和C~2GS~2模型对非DEA有效的智力密集型城市的松弛变量和规模效益进行分析,揭示智力密集型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6—2011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定各地区的行业生产效率及其变化,并对影响行业非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定量计算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出函数的技术非效率项对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市场化程度、执业注册人数占比和规模经济同技术非效率项之间存在负向关联,而科研投入和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比则对技术非效率项具有正向影响;该行业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0.672 1)远大于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0.440 3)。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以研发资本存量作为创新投入变量建立省级区域技术创新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0个省级区域2004—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研发资本存量后,可以显著考察到前期的研发资本投入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又以湖北省为例进行技术创新效率分析,发现湖北省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纯技术效率低、创新投入资源未充分利用和创新产出不足。  相似文献   

20.
李兰冰  刘军  李春辉 《软科学》2011,25(5):80-84
以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理论工具,对两岸三地主要沿海港口的动态效率予以评价,考量各地港口的竞争地位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1)港口总体绩效不佳,且呈逐年恶化趋势,可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2)规模无效率是港口绩效不佳的根源,可能是港口资源分散造成的;(3)香港地区港口竞争力最强,台湾地区最弱,大陆居中;(4)大陆地区,长三角港口竞争力最强,其次为环渤海、福建及珠三角;(5)据吞吐量-效率矩阵,两岸三地港口可划分为精干、强壮、肥胖和瘦弱四种类型;(6)台湾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趋于下降,效率恶化和技术退步是其双重成因;大陆趋于优化,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香港地区先提升、后停滞,但仍呈现一定技术进步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