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公布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沾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三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关於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中,规定成立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进行宪法起草工作。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2.
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项法律,这是建国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最多的一次大会。《刑法》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部门法法典,《刑事诉讼法》是第一部程序法法典。这次修订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四部法律。这说明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重大发展。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和迫切  相似文献   

3.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是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的,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四年国家决算和一九五五年国家预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及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我和全国人民一样,热烈地庆贺会议的成就。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完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同志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美丽远景使我欢欣鼓舞,祖国人民长期的理想已将成为事实。我深刻地体味到:只有在伟大的共产党和英明的毛主席的领导下,才会有这样伟大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我们国家民主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巨大进步。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几个重要文件同样将成为我国不朽的历史文献。这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宪法,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这次会议所通过的  相似文献   

6.
四、为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关於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议案,我现在代表国务院向本次大会作关於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是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主席的直接领导下编制完成的。一九五五年三月间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并基本通过。党的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我国宪法制定修改情况的简单回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20日通过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新中国的第二部宪法。粉碎“四人帮”后第五届全国...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一九六五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和一九六五年国家预算初步安排的决议一九六五年一月四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了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  相似文献   

9.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6年6月2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学生第三章学校第四章教师第五章教育教学第六章经费保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  相似文献   

10.
“事业单位”这一名称的得来。其实是一种权宜之计。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这个报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事业单位”一词.指那些活动经费由国家财政列为事业项目开支的机关和部门。从此.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企业单位一起.成为反映我国社会组织机构的基本概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从报纸上读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关於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时,感到非常兴奋-祖国的远景就像美丽的图画一样呈现在眼前,我们祖先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远大理想将要实现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後,它将基本上改变我国百年来经济落後的面貌,把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推进一大步。从许多具体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到一九五七年我国特可以生产四百十二万吨钢,发出一百五十九亿度电,开采出一亿一千三百万吨煤,制造出四千辆载重汽车,生产六百万吨水泥,还将有自己的发电机和电动机供各部门的需要。这是多麽令人兴奋的事! 在这个计划中,同时注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到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議于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现予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七日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員会委員长、副委員长、秘书长和委員由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选出: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6年4月12日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领导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对民办教育党的领导和建设越来越重视,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16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事业不断推进,制定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性质、体现亿万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宪法,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并通过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名单。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第三条国家坚持...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选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现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根据上述规定,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一、宪法修改方式。宪法作为我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制的自身基础和核心,所以修改宪法方式的规定必须考虑宪法的稳定性。我国宪法的修改有通过修改决议形式,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欢会议关于修改宪法第四十五条的决议;还有重新改写形式,如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来,已先后有过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四部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建国四年后制定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还不具备制宪的条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它在总结胜利成果和确立国家制度方面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和发展,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已逐步成熟。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相似文献   

20.
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实施了20年之后,已经于2006年6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