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特殊群体参加体育健身的因素。提出高校领导要重视体育特殊学生的健康,加强保健教育的组织管理;针对体育特殊群体的特点构建体育保健课课程体系;加强体育保健课程教材的建设,遵循教学原则;规范体育保健课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体育保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等相关建议,旨在使体育保健课逐步走上正规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轨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普通高校对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的保健体育课,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放宽大学生入学的体检要求,因此,高校学生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比率呈逐年上升之势。文献资料显示,目前高校保健体育的开课现状不容乐现,保健体育课教学在一部分高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保健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编制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为完善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苏省6所高校的1244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了解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把握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行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探寻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危险行为干预的切入点,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从群体保健层面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江苏省6所高校的1 244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了解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把握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行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探寻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危险行为干预的切入点,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从群体保健层面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日本保健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文部省于1999年颁布了日本中小学保健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小学叫体育课程,初中和高中叫保健体育课程。小学体育课程特别强调活动性;中学保健体育课程还融入了许多健康教育的内容。 现将《纲要》简介如下:一、教学目标(一)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适宜的运动体验和对健康、安全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性格和能力时,使学生努力保持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能,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二)初中保健体育教学目标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和接受健康、安全的教育,学生在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杜岳 《中华武术》2022,(5):82-83
<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围绕“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的培养工作,已经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体育新课标强调,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身体,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当前,高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由于高中生学科学习任务重,往往在平时很少进行自主锻炼,这也使得他们很容易出现体质健康问题。体育课作为他们增强体魄、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径,理应围绕“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的教育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日本大学体育课程结构研究——以日本东京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访谈的方法,研究了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日本大学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以及日本东京大学体育课程的结构.日本大学体育课程具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重的特点;学科课程注重学生体力提高、健康教育以及锻炼习惯的养成;活动课程涉及项目广、数量多,具有开放性和服务学区的特点.建议我国大学体育采取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必选和自选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把体质健康教育和测试纳入必修必选课程范畴;加强大学体育俱乐部和社团的建设,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围绕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目的和任务,课程结构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应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和谐发展,实现学校体育健康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6,(3):4-5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法等从分析体质与健康弱势中学生的分类及特征入手,通过体育课程方案设计,干预改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弱势群体的身心状况,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要点,从而使中学体质与健康弱势群体身心健康得到有益改善。  相似文献   

10.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基础上,从大学体育保健课程入手,研究体育弱势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与心理倾向,根据其身心特点,设计促进体育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保健课程实施方案,以期探索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完善体育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太极拳与养生的亲缘性说起,逐步论述了太极拳在对人体心血管、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生理保健作用,以及太极拳队人体心理健康的保健作用。得出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崇的养生运动。  相似文献   

12.
传统保健体育健身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节奏的改变也给一些不能够适应这种快节奏变化的人的身体带来了许多健康方面的问题。传统保健体育能够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顺应新的生活节奏,为增强人们体质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传统保健体育内容广泛,不受场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是简单而健身效果极佳的运动方式。即使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其独具特色的保健魅力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从自我保健处方的结构与功能、选择与实施及处方的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论述。自我保健处方应包括须知项目、须作项目和注意事项;选择和实施处方应根据健康诊断结果有的放矢;处方接受度主要从对“处方”实用价值的认同和信任程度、执行“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或迫切性、对待“处方”实施可行性和实施难度的态度、执行“处方”的耐心和持久性及相关健康教育深度等五方面进行个体与群体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保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状况的因素.主要结论:基础教育严重滞后,大学生主观上缺乏学习体育保健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学教育缺乏保障,社会渠道传播力度不足.提出了健全与完善基础教、提高学校重视程度、加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从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竞赛、管理四个领域,对在竞技体育中实施人文关怀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在运动员选材上,应变革儿少选材模式,抓紧运动员早期人格塑造,坚持"体教结合",寻求技术提高与合理年龄的最佳平衡点;在运动训练方面,应加强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控,减少运动员损伤,合理处理技术难度创新与人发展间的关系;在运动竞赛方面,发挥竞赛规则对竞技体育的调控作用,今后在规则的制定上应更多的关注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在管理方面,正确认识、处理管理层与运动员间的关系,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与道德修养塑造.  相似文献   

16.
从医学角度看太极拳的生理保健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保健体育之精粹,它融武术、气功、导引为一体,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经常习练太极拳,可以流通气血,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怡养心神,延缓神经大脑的衰老;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内脏器官机能;节节贯穿,增强肢体关节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辩证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旨在寻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道路与方法。研究结论指出:后工业时代人类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及对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强烈渴求,都在呼唤偏重养生、顺应自然、休闲娱乐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性回归。并提出建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传承有赖于民众深层次意识里本土化觉醒,以及教育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扬传承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及其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的现代体育传媒急需加强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的力度,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及应从哪些方面加强人文关怀的力度进行了阐述,旨在能够为处于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的体育传媒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促进其今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体育传媒对体育界人士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研究人手,探索生命教育、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途径,认为生存技巧教育拓宽了学校体育空间,为教师教育开创新思路,为和谐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老年养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行列,中老年人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文献分析,走访部分中老年人,阐述中老年养生的重要性和健康新理念,并对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