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自救运动,也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重大贡献的宏伟壮举。在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圣战争中,海外侨胞心系祖国的存亡兴衰,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组织起来,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救亡运动。对于南洋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丰功伟绩,陈嘉庚  相似文献   

3.
查灿长 《新闻界》2006,(4):108-109
《华侨报》是澳门社会几十年来销量排行第二的主流中文报,也是澳门唯一一份从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就公开正式发行,并延续至今且保存最为完整的中文报纸。  相似文献   

4.
晚清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大量百姓前往南洋地区谋生。通过分析这一特定时期南洋华侨的服饰穿着、饮食习惯、居住场所以及教育情况等方面,展现南洋华侨群体的生活风貌在异地文化影响之下的特征与变化,来体会当时南洋华侨群体在背井离乡之后,在异国他乡的生存状况。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南洋华侨群体保持着与中国文化同质的本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社会所表现的顽强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日本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掠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吕春 《档案天地》2007,(6):33-35
萧振瀛与和知鹰二 中日秘密谈判可以说是抗日战争期间最诡异的事件.一方面.蒋介石屡屡对孔祥熙的谋和活动加以阻遏.但是.蒋介石本人又亲自掌控过几次对日秘密谈判.在蒋介石亲自掌控的谈判中.蒋介石最重视,并且用心指导的是1938年的萧振瀛与和知鹰二之间的谈判。  相似文献   

7.
正从19世纪初开始,源自中国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的移民,不断流入南洋,即今称东南亚各地。起初,移民从事最艰苦的诸如橡胶种植、采矿等工作,经过一两代人付出极大的代价(包括生命在内)之后,他们的生存状况逐渐有所好转,财富有所积累。相应地,女性移民增多,儿童出生率增加,教育也就受到了关注。开始,华侨子女的教育与中国政府无关,他们自发地在会馆、宗祠、寺庙等处因陋就简,办起私塾。大约到19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档专门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新闻栏目,《华人世界》已成功运行11年有余,栏目在塑造海外华侨华人形象,加强海内外华侨华人情感联系,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其在这些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宁宁 《兰台世界》2012,(16):34-35
近代以来,被誉为"革命之母"的海外华侨为祖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内政府对华侨的态度逐渐由消极管理转为积极辅导。华侨教育作为侨务的重要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抗战时期,海外华侨人数最集中的南洋地区几乎全部沦  相似文献   

10.
吴继金 《兰台世界》2016,(1):126-127
抗战时期,广大爱国画家纷纷走出艺术的象牙之塔,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抗战服务。其中,许多画家在国内外举办了一系列的募捐画展,既宣传了抗战,又筹集了大量资金支援了抗战事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变化对于东南亚华人社会、华文报的生存与发展仍然会有直接、间接的微妙互动与影响。中国的一举一动,仍然备受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与华报的密切关注。这种关注,总体而言(以新老华侨为对象或主要对象的华文媒体例外),已和侨报时代以中国为效忠对象、"心系祖国"的心境与意识截然不同。这是东南亚华文报业史不可忽视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因特网上有关全球华商网络的信息,包括网址、主办者、栏目的特色等,为读者通过因特网获取华侨华人信息、加强海内外华人联谊、促进经贸合作等提供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侨务政策相关概念作简要介绍,然后详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侨务政策,以期对此时的侨务政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侨务政策相关概念作简要介绍,然后详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的侨务政策,以期对此时的侨务政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5.
海外华侨华人图书馆员是华侨华人研究的对象之一,加强对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是侨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相关资料整理工作主要从资料范围的界定与收集、资源库建设、专题网站与交流平台创建等方面开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将其纳入国家智库体系、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报告、设立海外华侨华人图书馆员研究中心以及加强交流与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厦门市图书馆华侨华人特色馆藏建设为例,在探讨地理优势、人员优势、文献优势、现实需要的前提下,认为坚守传统、吸收时代新元素可作为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长远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华 《图书馆界》2011,(2):50-52,58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资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特色资源,它的类型主要有图书、期刊报纸、档案资料以及纸质实物资料。文章结合暨南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实践,论述其搜集途径、分布状况,并从数据库建设、专题信息服务、科研合作、宣传展览等几个方面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浙江建立英士大学。在苦难中成长的英士大学历经颠沛流离,不断发展壮大,为战后培养大批人才,体现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王静 《出版科学》2008,16(1):81-83
本文从资产损失、营业缩减、编辑出版生产力下降三个方面,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出版业遭遇日本侵略者的严重打击,民国时期出版业由盛而衰.  相似文献   

20.
张玲 《兰台世界》2016,(5):106-108
抗战时期,四川省卫生机关开展了以学生身体检查为基础,兼行缺点矫治、卫生教育、疫病预防、疾病治疗优惠等多项内容的学校卫生工作。受制于日机空袭、教育系统与卫生系统合作不畅等因素的影响,战时四川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得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