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海荣 《教师》2014,(35):40-40
正1.梳理清楚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是当前从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到高中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的一个热门词语。笔者以为,在以"语文味"为核心的研讨语境中,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味"。从目前的观点来看,"语文味"似乎是指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具有语文特质的味道。显然从字面上来看,"语文味"这一关键词突出了学科特征,其首先是属于语文的;其次其突出了语文学科固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认识方向》是语文、数学、科学共有的一个内容,正因为这是一个共有的内容,这个内容的教学常常是语文味、常识味十足,而数学味缺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上出数学味呢?笔者认为,玩游戏可以使这节课数学味实足。【游戏设计】  相似文献   

3.
张玲初 《中国教师》2008,(20):24-26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在笔者看来,语文味具体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如何让这浓浓的“语文味”在课堂上飘溢,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语文味”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真正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呢?笔者根据个人及同事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彰显“语文味”四个方面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吕赟 《天津教育》2009,(6):47-47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次语文课评优活动。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参赛选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课堂的教学语言(评价语言、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教师的独白语言)都很华丽,简直就是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的大拼盘。排比的修辞手法更是无处不在。在之后的评课过程中,笔者就这一现象和参赛选手进行了交流,得到的答案惊人地相似: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味”,语文教师也应该有“语文味”,语文教师的语言自然也就应该有“语文味”了。为此,  相似文献   

5.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缺失,主要存在以下原因:语文课堂变得更像舞台而不是学习平台;语文课堂过于偏重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其工具性;课堂教学滥用多媒体课件等等.笔者在本文中论述了相关解决策略,即语文教师要精心备课,备出语文味;认真授课,上出语文味;作业设计,体现语文味;重视实践,练出"语文味",让"语文味"真正回归语...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时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浮夸、做作、不务实或是庞杂、偏失、缺精髓的现象,本色语文倡导在教学中追求原汁原味的语文味,还语文以真切、朴实与自然;提倡在语文教学中要脚踏实地开展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去芜存菁,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下面,笔者将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为例谈语文本色观。一、返璞归真1.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学情《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  相似文献   

7.
<正>统编本教材明确呈现了单元语文要素,使得教师能够根据篇章页的要求准确把握单元语文教学目标。然而,一两句精练概括的语文要素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一个个抽象概念,如何将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解,融入单元单篇文本教学中?单篇文本教学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递进地达成语文要素呢?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策略掌握呢?这些都是单元语文要素落地的难点。鉴于此,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为例,  相似文献   

8.
在统编教材背景下,教师要紧扣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展开教学。三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是故事单元。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要从故事的趣味、故事表达的秘妙以及复述故事、创编故事等方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故事类文本的表达特点。这样教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故事味,让学生爱上阅读,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统编版语文教材有两个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亮点:一是每个单元的导语中都直观、系统地列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二是从三年级开始,习作开始作为一个单独的学习单元,展现了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应该怎样教学习作单元、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呢?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把握习作单元特点,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今,许多人倡导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评课时我们也常听到诸如"这节课‘语文味'很浓","那节课‘语文味'淡了些"的评价."语文味"已然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那何谓"语文味"?怎样的课堂才算具有浓浓的"语文味"?笔者试图透过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明晰"语文味"的概念,探寻"语文味"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胡修喜 《江西教育》2010,(10):32-33
现今,许多人倡导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评课时我们也常听到诸如“这节课‘语文味’很浓”,“那节课‘语文味’淡了些”的评价。“语文味”已然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那何谓“语文味”?怎样的课堂才算具有浓浓的“语文味”?笔者试图透过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明晰“语文味”的概念,探寻“语文味”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的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变了味,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笔者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确立、诵读、说话、圈点勾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使语文课堂回归其本,根据语文课本身的特点,开展语文教学,让课堂真正体现语文味。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攻坚阶段,语文课程的改革最热闹,却也有最多的争议,受到了最多的批评。于是,语文教学的反思从全国范围内展开。笔者走在语文教育第一线,也经历了许多困惑,本文根据自己的体验,从语文教学的背景分析入手,探讨了什么是语文味,并从读味、品味、写味、美味几个方面分析了怎样在语文课中营造语文味,试图回到语文教学的本质,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当然要有语文味,这好像是废话,其实不然。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有之;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的有之;还有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的。那语文味又如何在语文课中体现,我的理解是:作为语文教师,教学用语简练、流畅、准确、生动、感人,要有语文味;教学思路安排巧妙、合理,伏笔、呼应,层层推进,需有语文味;学生回答的语言需在老师的指引下越来越有语文味;教学内容需围绕字词句章、听说读写,需有语文味。语文是工具,语文课是基础学科,那便要求老师首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课堂沉闷乏味,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四、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程少堂先生提出的"语文味"理论已有一年有余.在这并不太长的时间里,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进行探究和思考,以引起语文课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日常语文教学常常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形,一是被应试绑架,将充满人文色彩的语文教学肢解得七零八落,沾染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二是将考试的羁绊甩开,行走于仙山琼阁,如入无人之境。这两种做法皆有失偏颇,前者易失去语文的本味,后者又易将非语文的各等滋味混入语文中。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处理好考试评价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谋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明智之举。一、考试评价应体现日常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一、语文味是语文本体教学的原点思维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类似的评课话语大家因为听多了,会不觉得什么,也不愿进一步去思考,结果也就只能停留在这样的直觉层面上了。其实,如果我们能顺着这样的直觉深入下去,就会发现语文味对思索语文课程原点具有重大价值。因为语文味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语习文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要素的编排与设置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要素的解读不到位,在语文要素落实方面存在着直接告知、过分渲染、草率落实、忽视过程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笔者主要针对语文要素落实过程中的“忌”与“宜”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忌套用目标,直接告知,宜勾连已知,无痕落实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导语页明确提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这是编者处于对教材编排体系的考量。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正>引导学生在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用整体的思维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反思等,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排体系,为转变语文教学方式,实施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条件。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单元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对单元内容的整合,进行真实教学任务情境的设计以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等。笔者现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探讨大单元视域下民间故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