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否仅仅局限于德国古典哲学,甚至是否仅仅局限于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哲学?就这个问题,胡乔木同志最近谈到,研究哲学的同志有必要从整个人类认识发展史中,去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渊源。显然,光知道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不够的。本文打算通过对亚里士多德辨证法的诸对范畴的考察,证明我们现代唯物辨证法的由诸对范畴(包括一般与个别、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形式与内  相似文献   

2.
二、一般与个别 一般与个别范畴。在欧洲哲学发展的每一时期不仅成为哲学家们在本体论上的重要概念,而且与认识论,逻辑学、历史观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哲学家们总是把一般与个别范畴同当代最主要的哲学问题结合起来。古希腊早期的米利都学派企图寻找万物始基,把世界本原们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实际上几乎已经涉及到了一个个别性与一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原因与结果 亚里士多德分别在《物理学》与《形而上学》两书中对原因与结果这对范畴作了论述。在他那里,原因与结果、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等对范畴常常是彼此联系,互为说明的。譬如原因就有形式因与质料因之分;有能作用与在作用之因,相应地就有潜能与现实之别,等等。这三对范畴在亚氏的著作中很难区分其逻辑体系上的先后顺序,它们彼此也是互为因果的。本文之所以把原因与结果这对范畴放在前面加以论述,理由有二:一是囿于笔者的理解,似乎觉得原因总是在先的;二是所据《形而上学》一书各卷的编排秩序,先探讨的是原因,而不是其余的两对范畴。  相似文献   

4.
质料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范畴,弄清它的含义,是我们研究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的首要任务。本文从质料范畴的形成、从生成角度、从实体论角度三方面对亚里士多德质料范畴的含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辩证法的范畴体系,随着人们对辩证法体系本身的理解在不断地被建构着.从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今天的教科书,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范畴体系提出过自己的构想,留下了许多可供我们研究辩证法内部联系的有益的思想资料.本文对近六十年来关于辩证法范畴体系构想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一番粗略的梳理和分析,透视其中的学理和逻辑脉络,并结合新的科学事实和哲学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猜想,以期引起学人的关注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般”与“个别”是贯穿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一对极其重要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尖锐地批判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第一次明确而又系统地阐明了自己对一般与个别的主张,比较深刻地研究了一般与个别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一般与个别范畴的深化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而且对后世哲学的研究和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启迪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的特点之一。联系或关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黑格尔的体系是神秘的,但他的基本思想却是辩证的。黑格尔强调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概念中的反映。黑格尔认为,实存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直接统一,因此,实存也就是事物。在他看来,一切实存都是相互联系的,根据与后果是相互依存的,整个世界就是无限联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相对的,此物制约他物,而他物也制约此物。列宁对黑格尔关于整个世界的必然联系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具体性的思想很重视。  相似文献   

8.
如何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分清语言矛盾与实在矛盾、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广义矛盾与狭义矛盾的不同意义.并辨明矛盾与对立、否定、辩证法和系统论的关系。辩证矛盾在广义上讲,是任何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存在的否定或“自我背反”的性质及其表现.并由此造成系统的运动与变化,使同一变成不同一,对立变成不对立,一切皆向其反面转化。矛盾不是现成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是由否定造就对立与统一的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学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李如密教学艺术的高度复杂和精微之处,就在于其内蕴着丰富、生动的辩证法精神。教学艺术辩证法基本范畴的提出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将深化人们对教学艺术辩证法的认识。本文尝试提出教学艺术辩证法的几对基本范畴,以求正于同志们。一、内容和形...  相似文献   

10.
个别和一般是哲学领域中一对重要的基本范畴。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代哲学家曾对此进行过有益的探讨。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个别和一般这对范畴,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人类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较为深刻而系统的论述,其中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个别的东西是独立的客观存在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的东西(即第一实体)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一切东西的基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人,他最早明确地着眼于实践来研究人的行为,使"实践"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和实践哲学的主题;而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实践思想是其哲学的重要内容。着重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实践范畴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试图理清两位哲学家哲学实践范畴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始人,他最早明确地着眼于实践来研究人的行为,使"实践"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和实践哲学的主题;而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实践思想是其哲学的重要内容。着重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实践范畴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试图理清两位哲学家哲学实践范畴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质料”是万物的基质,无性状,是客现存在。质料是各种现在事物赖以形成的条件,无差别的同一质料可以形成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质料与形式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亚里士多德概括出哲学质料范畴,并自发运用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辨证法。但是,亚氏只从客观、直观形式去理解质料,没有从主现方面去理解质料,反映出他的哲学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亚里士多德的ouisa概念的辨析、探源与阐发。亚里士多德用ousia这个词取代了on(存在)在古希腊存在论中的核心地位,这个转变体现了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在方向上的转变。古希腊哲学在事物之外寻求事物的根据和本原的作法在这一转变中转而为在事物自身中寻求这种根据与本原。亚里士多德把这一根据与本原称为ousia/本在,它被思辨地区分为三个环节:质料、形式、能力,并呈现为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黑格尔对知性的定义出发,说明了知性既不同于感性,也不同于理性,并进一步论证了知性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知性形而上学实际上是辩证法的一个环节.从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看,形而上学为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当它在机械唯物主义的旗帜下获得了充分发展之后,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思辩哲学才在德国崛起.辩证法当然包括知性形而上学阶段,但不归结为知性形而上学.最后,文章还论证了加强知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星丛是阿多诺借用的一个术语,它是一种彼此并立而不被某个中心整合的诸种变动因素的集合体.阿多诺的范畴式的星丛也是一种平等、有差别的共在,他所讨论的主体与客体的星丛、本质与现象的星丛、客观的中介性等,是以摒弃那种传统的、主观的、封闭的、僵硬的形式,显示为主客互为中介的、开放的、生成的结构,从而有了更为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七卷中讨论了akrasia即不能自制的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是为了试图解决苏格拉底论题提出的疑难:除非出于无知,没有人会故意犯错.苏格拉底论题否认一个人明知一个行为是不好的,却还会去做它的这样的可能性,这也就否认了不能自制的存在.在同情地理解苏格拉底论题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不能自制的存在,认为不能自制根源于不能自制者的欲望蒙蔽了其理性认知.亚氏对不能自制的这种理解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显得过于片面.因此,他也没能把握到苏格拉底论题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洞见:很多看似不能自制的行为,其实主要缘于行动者对某些与行动相关的东西知道得不够深刻.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以善为目的,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论述了对幸福的观点。从理性的角度认为,在善的体系中,那个最好的、终极的、自足的、最完满的、以自身为目的、最高的善就是幸福。追求幸福的生活体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性,这就是人能够通过主动选择理性生活来过一种道德生活。他认为思辨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人生。从感性的角度认为,幸福的生活必然是快乐,这样他把人的心理体验、情感体现拉入到幸福中来,力图克服把幸福空洞化,体现了其理论的调和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按照大多数注释者的意见,《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早期的逻辑学著作,它集中考察了逻辑范畴的分类及规定。但是,它在逻辑地规定范畴的同时,涉及了许多后来为《形而上学》所发挥的第一哲学内容。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概括来说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进一步说是关于存在本体的学说。《范畴篇》的第一哲学意义,就在于它通过范畴分类,找出并确定了第一哲学的对象——本体存在;初步规定了第一哲学的核心概念——本体范畴;并提出了确定存在及其本体的第一哲学标准。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一简略论述。对存在的范畴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哲学都研究存在,但存在究竟指什么,众说不一。亚里士多德开始独立撰写哲学著作时,就把目光集中于这个问题,他从逻辑学出发,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