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确定性知识观主张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镜式反映,一旦被证实就是亘古不变的确定性真理。学生面对确定性知识,只能占有、服从、接受,而不能质疑、批判,其自主性、创造性必然遭受抑制。而知识观的转型为发展学生自主性创造了可能和契机。不确定性知识观主张知识不是绝对客观的,不再具有普遍意义和毋庸置疑的准确性,而是将知识的获得和生成视做个体创造意义的个性化过程。在不确定知识观的关照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理解去批判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反思的能力,发展其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是人们对课程进行的根本性改造,因此必然会涉及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人的知识观、教育观和人性观的重大变化.当代知识观突破了以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为逻辑支点的传统课程认识论,并确立了以生成性思维为逻辑支点的新的课程认识论,这种新的课程认识论不但要求加强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拓展课程的建构过程,而且主张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建设,要为课程管理向自主组织方向迈进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教学的认识局限于哲学的认识论领域中,强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视了教学也是一种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仅仅把教学视为认识论的范畴,视为知识的授受过程,舍弃了人的存在,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全面的理解。教学不仅仅是知道授受的过程,更是一个个体生命逐步成长与形成、学生的个体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由瑞士学者让&;#183;皮亚杰最早提出来,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发展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心理学家们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等方面。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  相似文献   

5.
知识学习不是单纯的"物化"和"对象化"的活动,而是学生形成自己的逻辑认识和建构意义系统的过程。受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影响,知识成为外在于学习者的存在,忽视了知识的境遇性和对学生主观体验的关照;教育学立场知识观的确立打破了哲学认识论中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绝对真理性的局面,开始关注知识的过程性意义。为了实现知识的过程性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一是重视体验,实现意义建构;二是关注情境,实现价值增值;三是有效导入,实现要素关联;四是重视过程,追求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不大认识的字往往是靠猜的,不太理解的词句往往也是靠猜的。“猜”,可以调动思维活动,激发求知的欲望,提高自学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猜读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出现的新知识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在猜读过程中,字的认读、词的释义、句子的理解、内容的领会、人物故事的品评,写作技巧的把握等等,其结论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猜”出来的。猜读法是语文教学科学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体现了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带着主观色彩的,人们无论怎样使自己的认识尽量去接近客观世界,但得到的只是“近似值”,而不是“绝对值”。如解释词语,只能说基本符合原文的意思;分析内容,只能说接进作者的意图;研究技巧,只能说主要的是怎  相似文献   

7.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说明人具有一种求知的自然倾向。这种自然倾向在具体的求知活动中一旦表现出来就会成为人们求知的内在动力,对人们的求知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求知是学生的一种基本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制约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智能的发展、个性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求知活动,首先就要  相似文献   

8.
知识的意义性与"知识获得"的新标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个体精神自由是教育及其课程应该给予学习者的承诺,课程知识对学生个体精神自由的生硬压制必须予以清除。知识的“意义性”为人与知识建立超功利的“意义关系”提供了可能,也为人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重要基础。但近代以来人们对待知识的“力量化”倾向使知识的学习遵循纯功利的标准,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占有”,从而失去了对人的精神成长的关照。现在的关键是要改变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特别是建立起评判“知识获得”的新标准——关注知识与人的意义世界的整体关联的“意义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知识与人交往的恰当环境。  相似文献   

9.
以往,人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局限于认识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视为本体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人的类特性”).这种缺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解”,有碍于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蒂.本文将从本体论、实践论、创造论、认识论、历史论等诸多方面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丰富内涵,以求弄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相.一、人类的本质与自由基元的特性(一)自由是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自由是人的本质或历史构成与展开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共同追求的美好境界.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区别开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与发展是人的本质(“自由”)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但是,自由不是一个抽象的独立于人群的抽象物,而是一个属于人的社会的感情标志.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他的生命表现……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而代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无产阶级革命及其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活动.将最终构成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到那时人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人们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 ,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究、操作、掌握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 ,经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而逐渐形成。当学生获得自己认知结构中所没有的新奇信息或产生不和谐的信息时 ,就会产生要弄清楚的认知动机和行动。而新知识的获得与不和谐的消除 ,会使学生产生轻松而愉快的体验 ,从而促使其产生继续学习以求进一步满足的欲望。可见 ,学习兴趣是推动…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既教书又育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目前学校在教书方面各具所长,其目的主要是应对升学考试。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学校教育在教会学生做人方面却出现了漏洞,问题迭出。针对现状,有必要做一些思考和探讨。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必须懂得,为什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做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从实践的视角反思农村基础教育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师管理、教研机构等进行变革。突破知识观的霸权地位,确立生活观,理顺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农村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生活并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培育“第二种选择”,使农村学生既能升学也能就业,使农村中小学成为农村社会的教育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解放农村教师,营造一个“留人、育人”的工作环境,建立“农村教师离职国家补偿制度”,形成一个农村教师“退出”的辅助机制;重建县级教研室,改组教研员队伍,拓展研究领域,增强专业引领和决策咨询功能,推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色性发展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它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不能再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强压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更具有创造性精神,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有必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逐渐变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仁学把“仁”从个人的内在情感体验转化为带有更广更深的社会道德功能的行为,把源于我们特定个人之间关系的“爱”引申为公正无私的作为伦理责任的“爱”,将“仁”作为国家的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基础。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正在积极开展着的追求社会管理制度的伦理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人类文明进程不能说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优化课堂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主导思想优化、教学内容优化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具体做法是以设疑激趣为先导、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以学生参与为途径,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内容上以编制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关键点、拓清思路,设计好层次为重点。方法上开发采用现代先进教学设备,创设、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以人为本前提下,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和优良个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写作是一种价值有待挖掘的学习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提高"元认知"水平,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情感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以及一些必要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应用性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而是通过传授知识和母养技能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要根据专业、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取讲授、探索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教与学活动的片面现象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知识作为人的全面实践活动的产物,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因此,知识的获取过程不仅仅是逻辑叙述、演绎证明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真、善、美的有机整体的活动过程。然而,由于知识观的片面、教学思想的逻辑化、师生交往的单向性以及大学生学习的“占有性”,现实的大学教学活动变成了唯逻辑的片面活动,这造成了大学生发展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养是指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精神素质与道德修养,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坚持以生为本,以生活为基础,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思维常常需要借助于语言这一工具来进行表现,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发生有意或无意的改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从英语教学出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