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天然黄体酮胶囊(安琪坦)对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黄体支持的疗效.方法观察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接受黄体支持的患者148例共242个周期,比较口服或阴道用黄体酮胶囊与肌肉注射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后的妊娠率及2种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等.结果 2组患者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2种方式给药均有不良反应,但患者更接受口服给药方式支持黄体.结论口服或阴道用黄体酮胶囊黄体支持效果与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疗效相当,患者更倾向于接受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观察纳洛酮治疗帕金森病的患者体内TNF-α的影响。方法:将30例PD患者肌肉注射纳洛酮,分别在给药前,给药15天和给药50天采集血清测定TNF-α的水平。结果:给药15天与给药前血清TNF-α的水平无明显变化,给药50天后患者TNF-α水平下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纳洛酮可能通过降低PD患者TNF-α水平来减轻对多巴胺神经元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应用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收到较好效果,现将1996.5~1996.6收治的54例中、重度哮喘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年龄自26岁至68岁,平均41.3岁;男性28例,女性26例;中度哮喘38例,重度16例;合并高血压者9例。1.2 治疗;所有病例均在抗炎、平喘治疗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10ml入300ml液中静点,  相似文献   

4.
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是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也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因其效果可靠而被经常采用。但如果操作者不遵循医护操作常规,或不熟悉注射部位的局部解剖关系,在肌肉注射时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直接注入神经干或神经干周围,在静脉注射时将药物漏至血管外的神经干周围,均可造成神经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残废,除了会给医疗机构带来医疗事故外,还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身体、心理的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5.
肌肉注射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由此形成局部硬结应当引起重视,要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报道8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用强的松每日早餐后顿服给药,此法简单方便,副作用小,而且与分次给药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7.
报道8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用强的松每日早餐后顿服给药,此法简单方便,副作用小,而且与分次给药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评价化疗中正确的给药方法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7例化疗患者给药前的评估、给药方法。结果正确的给药方法可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结论按时、准确、安全给药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笔承担了《毕业设计的教学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的任务,为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毕业答辩的经济有效、切实可行之方法,在对目前各种常用的网络聊天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EPH为主,多视频、多音频的远程毕业答辩方式,并就运用EPH开展远程答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凡氏综合征并主动脉夹层误诊急性心肌梗塞路宝凤(临沂师专保健科)患者,女,49岁.因胸骨后门痛3天而入院.患者3天前在拔牙后突感胸骨后撒裂样疼痛,当即晕厥,叫之不应.在当地医院以“急性心肌梗塞”,给予杜冷丁50。ng’肌肉注射,效果不佳,曾先后用硝酸...  相似文献   

11.
《莆田学院学报》2020,(2):34-39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吸入给药治疗时的情感自我体验。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对18名COPD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访谈资料行逐字转录后根据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COPD患者在吸入给药治疗时提炼出以下四个主题:1)吸入给药治疗引起的舒适感下降; 2)慢性的妥协; 3)对吸入给药效果的不确定感; 4)自我负性情绪增加。结果表明,COPD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负性体验,因吸入给药引起的不适、认知不足及应对方式缺乏有效性及疾病周期长的缘故,导致其在心理上的妥协,无法长期坚持,从而使患者对吸入给药治疗的依从性变差,需要特别关注该类患者对吸入给药的感受,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燕化医院2007-01-2009-07月133例ADR病例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3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抗菌药物引发的ADR73例,占54.89%采取注射给药方式引发的ADR110例.占82.7%。结论:强化抗菌药物及采用注射方式给药的管理,减少合并用药,以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死于药物反应,原因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给药途径。这个数字仍在攀升。在美国,每年有差不多15%的住院病人受到药物反应的困扰,因此医学工作者们正在分工协作,研究更加安全有效的给药系统,同时还有许多人正在努力解决传统给药系统中疼痛和不方便的问题。在给药系统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通过巧妙的办法来绕过身体的自然屏障,如血脑屏障和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因为它们能够阻断药物的输送或者直接把药物吞噬。而另外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是药物的副作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生物医学工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硫酸镁的药性、论述了应用此药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哪些问题,观察药物哪些毒性反应,如何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取得病人的合作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肌肉注射在护理工作中是一项基本操作技术,不论是乡政卫生室,还是大、中型医院都每时每刻离不开他,但使患者注射部位发生硬结、化脓也时有出现。因而,加强肌肉注射正规培训是防止硬结发生重要方法之一,笔者从事医疗护理工作中掌握了一定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本院老年科病历的调查,发现205例问题医嘱,并分析问题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方法对205例问题医嘱进行分析,并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品种繁多,药物相互作用较多,并存在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重复给药、给药方法不当等不合理现象。结论老年患者用药必须权衡利弊,及时调整剂量,合理选择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盐酸丙帕他莫和哌替啶用于肾绞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盐酸丙帕他莫和哌替啶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0名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丙帕他莫2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于15min静脉滴注,同时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ml;对照组采用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同时静脉滴注100ml生理盐水15min。观察比较给药后1小时内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盐酸丙帕他莫与哌替啶用于’肾绞痛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血小板受体基因P2RY12常见突变位点单倍体分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用药后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创新点: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对包含调控基因在内的五个常见P2RY12突变位点进行单倍体分析,并且校正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发现P2RY12常见基因位点联合突变可降低氯吡格雷用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且作用在不吸烟人群中更明显。方法:连续入选180例接受氯吡格雷药物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利用血栓弹力图法检测患者用药后血小板反应性,将用药后血小板抑制率30%定义为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用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对覆盖P2RY12调控基因在内的五个基因位点(rs6798347、rs6787801、rs6801273、rs6785930和rs2046934)以及CYP2C19常见的三个等位基因(*2、*3和*17)进行基因分型。根据连锁不平衡系数和基因分布频率进行单倍体分析,观察在校正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后,不同P2RY12单倍体分型对氯吡格雷用药后HTPR的影响。结论:将P2RY12基因rs6798347、rs6787801、rs6801273和rs6785930四个紧密连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为六个常见单倍体分析(H_0~H_5,表4)。单倍体分型与氯吡格雷用药后HTPR发生率显著相关,与H_0型相比,H_1型HTPR发生率显著降低,而rs2046934对HTPR发生率无显著影响(表5),且在不吸烟组中单倍体分型对HTPR影响更明显(图1)。综上所述,P2RY12基因rs6798347、rs6787801、rs6801273和rs6785930单倍体分型与氯吡格雷用药后HTPR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丽珠劳(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类广谱抗生素。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可肌肉或静脉给药。临床使用后,患者可发生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及过敏反应等。作者观察了我院182例静注丽珠劳的病例,旨在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产生原因,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方法对2008年度146份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以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涉及的药物共113个品种,占报告的77%,静脉给药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所累及的器官以皮肤病变最为常见。结论提示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