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治八年(1651),云间词人蒋平阶师弟等人隐居嘉兴时进行了一次词的唱和活动。这次唱和词作结集为《支机集》,寄寓了反清复明、回到自己家乡的愿望。《支机集》的词风沿袭"花间"一路,完全走向了复古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唐圭璋先生乃20世纪词学宗师,以一人之力编纂的《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文献嘉惠词林,功徳无量。先生不独词学湛深,且词心醇厚,词才清拔,词学、词才、词心三者集于一身,他的《梦桐词》小令长调兼擅,尤以小令见胜,在民国词坛占有一席之地。《梦桐词》中的《南云小稿》写于抗战时期,集中抒发了悼亡之情与乡关之思,个体的痛苦扎根于时代的痛苦之上,蕴含着民胞物与之怀,堪称血泪凝成的性灵文字,不少作品达到了重拙大的境界。先生抗战前的作品大抵为词社雅集之作,多写长调涩体,严守四声,尚未摆脱拟古习气。解放之后的词作多为歌颂承平的应景之作。  相似文献   

3.
顺治八年(1651),云间词人蒋平阶师弟等人隐居嘉兴时进行了一次词的唱和活动.这次唱和词作结集为<支机集>,寄寓了反清复明、回到自己家乡的愿望.<支机集>的词风沿袭"花间"一路,完全走向了复古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云间三子"之一的宋徵舆首先发起了云间词派的唱和活动,并将云间三子唱和之词结集为《幽兰草》,对云间词派的发展功不可没,但由于其入仕清廷的政治抉择,其词埋没已久。《幽兰草》卷之下为宋徵舆《凤想楼词》,其中咏时咏物、闺思闺怨之词均具有其个人特色,俊秀婉约,具有较高文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王士禛词     
通过比较《阮亭诗余》、《衍波词》两本词集,考察与王士禛词集相关的序跋评语等文献资料,分析王士禛扬州前期、扬州时期与扬州后期的不同词学风格。《阮亭诗余》中的作品主要是追摹唐宋词名家,用晚唐词之含蓄来补直白近曲之病;《衍波词》主张突破晚唐小令,师法南宋慢词长调;在离开扬州后,王士禛没有完全缺席词学活动,参与评点了多部词集。  相似文献   

6.
研究纳兰性德的同志们对《人间词话》中“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①这段文字一直有分歧理解.本文试结合王国维的其他论述.谈谈自己的认识,以就教于纳兰专家和广大的读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纳兰的词作多有评论,其着眼点各有侧重.清代词论家谭献认为“蒋鹿潭《水云楼词》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间分鼎三足.”王氏不同意谭的观点:“《水云楼词》小令颇有境界,长调惟存气格;《忆云词》(按项莲生词集)精实有余,超逸不足,皆不足与容若比.”②在此他肯定了纳兰兼有蒋项之长,小令长调均有境界,且精实而超逸.这主要是从境界方面着眼的.王国维又说:“《衍波词》(按王士祯词集)之佳者,颇似贺方回,虽不及容若,要在浙中诸子之上.”③这是从词创作的总成就上进行比较,他认为纳兰不仅高于浙中名家朱彝尊、陈维崧,也高于当时颇负盛名的王士祯.王国维在另  相似文献   

7.
明末易代之际,云间词派大放光明,一扫明词尘俗卑靡之意格,抒写身世零落之感,家国沦亡之悲,沉雄凄丽,意内言外,大大提高了词的审美品格。云间词派坚守南唐北宋词的路数,托兴深微,又胎息传奇笔法,开启了清词中兴之局,可称明清词运的转捩点。云间词派诚为清词中兴赢得了契机,但词学上的复古主义、教条主义也对清词流变带来了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散曲是继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歌曲.它起于金、元之间流行的民间小调,又叫“清唱.”魏良辅《曲律》说:“清唱,俗语谓之冷板凳,不比戏场借锣鼓之势.全要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燕南芝庵《唱论》说;“成文曰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龙榆生《词曲概论》里讲得最为明确:“一般分散曲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单作一支小曲,叫作小令.联用若  相似文献   

9.
西圃词苑晚香馨——评田同之的《晚香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同之晚年致力于词学之道,既有理论著述《西尉词说》,又有创作成果《晚香词》集。遵照词要“别有寄托,另具性情”的词学主张,《晚香词》集中的作品,虽少重大社会生活的题材,却是词人躬耕西圃、苦心孤诣之作,清新婉丽,寄托遥深,艺术水平很高。叶恭绰的《全清词钞》选录了他的三首小令;《晚香词》集中的作品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咏物词、登临怀古词、唱和题照词;另外还有一首《莺啼序》长调。  相似文献   

10.
唐圭璋先生将"重拙大"等词学理论自觉运用于词的创作尤其是小令的创作中,其《梦桐词》诸小令景真情挚,成就尤为卓绝,雅婉厚亮之风,淳朴浑化之境,几可与唐五代北宋名作相颉颃。  相似文献   

11.
明清易代之际,云间词派大放光明,一扫明词尘俗卑靡之意格,抒写身世零落之感、家国沦亡之悲,沉雄凄丽,意内言外,大大提高了词的审美品格。云间词派坚守南唐、北宋词的路数,托兴深微,又胎息传奇笔法,开启了清词中兴之局,可称明清词运的转捩点,为清词中兴赢得了契机,但词学上的复古主义、教条主义也给清词带来了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钱塘才子周邦彦,是北宋继苏轼后震耀词坛的一位艺术大师,他的词清蔚圆融而又格律精严,集词律、词法之大成,在眼花缭乱的词坛上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的标准,成为词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是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虽短小,  相似文献   

13.
况周颐词集之词论文献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况周颐癖词五十余载,词论、词作成就卓著。其词集除《蕙风词》之外有总集两种、别集十一种,为其成就更高的词论所掩,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其词集自序、论词之词、词之题序与自注,蕴含丰富的词学理论,可与《蕙风词话》正续编及其他词学文献相互发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扩展了况周颐的词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南宋词人史达祖著有《梅溪词》一卷,其词在南宋词坛上享有盛名,为风雅词派的三大家之一。史达祖处在南宋末年,其作品中有不少抒写感伤实事和家国之愁的作品,同时由于其曾经依附韩儋胄,故人品为士人所不齿。本文从史达祖作品的分类和表现内容方面入手,探讨史达祖其人忠于国家,作为一个贫寒之士,如何在词中体现出个人的怀才不遇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贯穿始终的平戎报国之志。  相似文献   

15.
秦道然为清初著名词人秦松龄之子,著有词集《微云馀响》。《全清词·顺康卷》未收其词,《补鳊》仅从《国朝词综》转收其词1首,其词集漏收。今整理其词集,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16.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词人,对词的形式和写作技巧的发展作出了相当的贡献,本文从《清真集》的音律、长调及小令的写作技巧、艺术风格等方面分析了周邦彦词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7.
《逸子吟草》是郑异之先生亲自删定的词集,自戊寅至丙子(1938-1996),共收长短句156阕,其中长调30阕,中调30阕,小令96阕。  相似文献   

18.
《逸子吟草》是郑异之先生的词集,是他从青年时期(30年代)到耄耋高龄(90年代)历时六十年间的词作。计词作一百数十余首,词调用数十个,长调中调小令兼备。词作为中国诗歌  相似文献   

19.
《语文知识》1999年第1期刊载了周建成、何松山二位老师《苍凉凄清沉郁悲壮——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一文,分析透辟,极富见地。但该文在引用了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后所分析的第一句话——“这首小令分两阕”的提法似乎有问题。词按字数的多寡可大致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说:“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自五十九字始至九十字止为中调,  相似文献   

20.
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所写的《天净沙》,是一首二十八字的小令。这首小令流传至今六百多年,仍然耐人咀嚼,为人吟咏,难怪古人要推崇为“秋思之祖”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