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贾宝玉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个。他的身上有叛逆精神,不爱读书,不愿意走科举考试的道路。同时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毕竟出身在一个贵族家庭,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贾宝玉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他的矛盾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矛盾。  相似文献   

2.
贾宝玉是曹雪芹所刻意塑造的一个意念性人物,是一个具有儒释道三方面内涵的杂糅性人物。他受过传统的儒家教育,向往道家的自然人性,并用佛家的出世哲学及道家哲学与儒家入世观念进行对抗,在儒释道中走完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他人眼中的贾宝玉 贾宝玉是个出众的美男子.<红楼梦>多次写到其他人眼中的贾宝玉.一次是北静王观察到的贾宝玉:"面若春花,月如点漆."北静王的评价是"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另一次是秦钟观察到的贾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  相似文献   

4.
肖像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性格、社会地位、时代背景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以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这几个文学史上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例从三个方面浅谈小说中肖像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人物出场的描述已经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出现,这中间,对主要人物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的出场研究已经不胜枚举。本文着重对贾政、贾赦的未出场的出场进行论述,贾政、贾赦这两个一直没有出场的人恰恰以另外一种形式悄然出现。  相似文献   

6.
胡金辉 《科教文汇》2010,(10):68-68,93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人物出场的描述已经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出现,这中间,对主要人物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的出场研究已经不胜枚举。本文着重对贾政、贾赦的"未出场的出场"进行论述,贾政、贾赦这两个一直没有出场的人恰恰以另外一种形式悄然出现。  相似文献   

7.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人物,历来被人们所鄙夷.愚蠢,庸俗,狠毒等等这些最丑陋的词统统被用在了她的身上.周思源老先生在在百家讲坛中将她骂得体无完肤,但是文章对赵姨娘这个人物有着一些不同于周老先生的看法,认为赵姨娘有她的无奈与悲哀.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客体关系心理学投射性认同的理论,分析了<玻璃动物园>中阿曼达·温菲尔德这一角色身上体现的依赖性投射性认同,为剧中人物关系发展提供了一个心理因素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王吴军 《知识窗》2010,(9):44-45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贾宝玉挨了老爸贾政的一顿暴打后,贾宝玉这位公子哥“臀上作痛,如针挑刀挖一般”,吃不下也喝不下,就在周围的人纷纷着急的时候,在怡红院养伤的贾宝玉“只嚷干渴,要吃酸梅汤”。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个家喻户晓、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人物,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孙悟空。应该说在他身上多多少少沾聚了一些小生产者的品性和小农思想。他是一个性格鲜明,但又极其复杂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酷吏"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登上历史舞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毁灭性的悲剧美,并不是个体的悲剧,而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悲剧,他们的悲剧又有别于西方作品中的悲剧人物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自问世即被冠以反官僚主义主题,而刘世吾作为站在主人公林震的对立面,一直被惯性解读为官僚主义化身的反面人物.时代局限的观照缺陷,使得对刘世吾一言蔽之的官僚主义,存在简单判读倾向,人物身上潜在的多重性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个家喻户晓、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人物,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孙悟空。应该说在他身上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小生产者的品性和小农思想。他是一个性格鲜明,但又极其复杂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曾慧媛  江立员 《知识窗》2010,(4X):67-69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非常人物,本文在还原他本性中曾有过的中国古代士人身上难得的伟岸、坦荡的同时,浅析他最终走向猥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客体关系心理学投射性认同的理论,分析了《玻璃动物园》中阿曼达·温菲尔德这一角色身上体现的依赖性投射性认同,为剧中人物关系发展提供了一个心理因素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郭敏 《科教文汇》2010,(10):72-74
本文应用客体关系心理学投射性认同的理论,分析了《玻璃动物园》中阿曼达·温菲尔德这一角色身上体现的依赖性投射性认同,为剧中人物关系发展提供了一个心理因素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正>在小说《红楼梦》中,秦可卿出殡那日,北静王出面路祭。见过贾宝玉并看了宝玉戴的通灵宝玉后,北静王将自己手腕上的鹡鸰香念珠摘了下来,递与贾宝玉,道:“今日初会,仓促间竟无敬贺之物,此系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贾宝玉连忙接了。这串鹡鸰香念珠是皇帝赏赐给北静王的,北静王轻易将御赐之物转赠他人,似在大庭广众之下拉拢其他臣子,实有结党之嫌。贾宝玉回府后,将此念珠郑重地取出来交给林黛玉,林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遂掷而不取。如此看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运用女权理论分析福尔斯的自然主义倾向和女权思想在小说女性人物身上的反映,详细讨论了约翰.福尔斯作为自然主义者拒绝接受传统女性视角的独特艺术魅力,向读者介绍了天资聪慧赋予想象力的当代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并分析了他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如何多方位多视角地探讨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的生活价值观念的.通过本文作者的视角读者可以对约翰.福尔斯的独特的女性观点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文化》2008,(4):22-23
这是一张拍摄于113年前的照片。照片中的人物脚上蹬着时髦的皮靴,身上却穿着一套满是血迹的清朝海军军服,头上缠裹的厚厚纱布遮住了半张脸,几乎看不出他的相貌,不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一出悲剧,虽然它也有喜剧的成分,但是它的悲剧远远超过了其喜剧。贾府、贾宝玉、十二金陵等这些对象在无可奈何中渐渐毁灭,就预示着它的悲剧。而林黛玉作为金陵十二衩的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故事更能唤起我们对悲剧的情感体验,这种"悲"包括悲痛、悲伤、悲悯、悲壮、悲愤等。但是这种悲剧不仅仅是简单的悲伤与哀痛,而是认知和惊醒,是激励与振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