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中开卷考试、高中文科综合都对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认为,要适应教改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改革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上有新的实质性突破,在保证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和综上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热情,缺乏对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导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学只能停留在空洞的说教过程中。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从加强自主学习理论研究做起,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努力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途径和方法是为效果服务的,要起到良好的效果,必然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我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性,采用调查访问、课堂讨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表见解,活用知识。  相似文献   

3.
庞柳春 《广西教育》2007,(7B):52-53
人的行为受观念的影响,思之不慎,行而失当。故此,人们做事强调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一个人能经常对自己所做的事“扪心自问”,就一定能从中发现不足,及时修正,扬长奋进。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反思性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是教师由传统“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学者”的重要途径。高中政治课中开展反思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学习进行反思,在理性思考之后,调整教学、学习行为的一种教学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高中政治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比初中政治性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必须培养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养成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归纳和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掌握学习政治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这既要遵循一般的学习常规,又要注意政治课本教学的方法。教学方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  相似文献   

5.
冯雪梅 《宁夏教育》2007,(10):46-46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课程体系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与创新始终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指导思想,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特点,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张燕 《考试周刊》2011,(22):22-23
新课程改革确立了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合理规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此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来解决问题。下面谈谈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重视课堂教学,忽视社会实践;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今,正在教改实验区施行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则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在教材中增设了几十个主题实践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大潮的全面推进,中学教育体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一切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实施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目标,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中高考的必考内容。但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理论性较强,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就会有学习上的困难。有些学生因为不能解决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越积累越严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也就一落千丈。针对这样的学习情况,我们教师就应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主动改革,解决学生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相似文献   

11.
韩梅 《教书育人》2005,(6):36-37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展开,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上了一个层次,可喜可贺。但林林总总的新问题特别是矫枉过正的现象,值得思想政治课教师认真反思。现笔者例举几个较普遍存在的案例作一点评,以求跟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邓盛梅 《广东教育》2002,(11):35-35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探究问题,大胆发表见解。针对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现状及身心特点,本人认为在初中阶段应该以课内研究性学习为主,课外专题研究为辅,立足于课堂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目前,许多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问题意识欠缺,对课本的知识不求甚解,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较弱,这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密切相关。研究性学习要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科学的方法掌握更多知识,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使能力得到提高。老师在课堂中,应…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要求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 当前,研究和倡导教师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首先,它是追随世界教育发展进程的需要。《课堂教学的革命》一文的作者对本世纪教育发展的进程给予这样规律性的揭示和描述:“本世纪教学走过的道路,大体上可以梳理出如下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这一发展轨迹与社会需求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从知识本位到智力本位再到人本位既是教学功能的继承,也是教学功能的拓展,也是在教育发展不同阶段所体现的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师能否自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树立新的教学思想,开拓教学新…  相似文献   

16.
反思型教学是将教学反思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市场配置资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慎思、课堂察思和课后省思三个课堂维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分析和预设能力、教学驾驭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初中思想政治课,由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它正被政治教师越来越多地引入到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中来.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在处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创设和谐健康的课堂心理气氛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沉闷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我曾在某校听了6堂初一思想品德新课程展示课,6位教师均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法,讨论时间大约在5~12分钟,次数多者四次、少则两次.讨论确实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在各门学科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同样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也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发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周锋 《教书育人》2002,(3):19-21
课堂教学是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因此,瞄准素质教育、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是摆在每一位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就改进与优化课堂教学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想法。一、“形散神不散”散文写作讲究“形散神不散”,此法对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很有指导意义。政治课堂上,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或是单纯地由老师讲、学生听,采取“满堂灌”,如此教学,可谓“形不散”,但结果只能使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致使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