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岁的孩子可以思考关于“对于某种大小来说是重的”这样的问题,达到较高一级的概念水平。这是通向更高的抽象“密度”——重量与体积的关系的一步。为了实现这步发展,我们给他们提供了一些东  相似文献   

2.
《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中国的孩子不能不读!幼儿期的孩子,已具备学习《弟子规》的语言基础,因此,我们在幼儿期开始集体教学《弟子规》,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启蒙。那么,怎样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学习《弟子规》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3.
楼淑建 《西藏教育》2014,(12):20-22
<正>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作为承受汉字启蒙任务的小学语文教师,应从汉字的本源问题思考:"为何识字?""如何识字?"数千年来,我们中国的孩子学习汉字的过程,有着全然不同于西方孩子的成长经验和体会。在字母文字体系下,他们只是单纯记住一些文字编码符号。而我们的孩子,识字过程,很自然地融入了对于自然、生命、道德、哲学、艺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智慧与思考,是对孩子"启智立人,字道合一"的过程。正所谓人生聪明识字始,通过这第一步,浩瀚的中国文化就像一条长河在蒙童眼前流  相似文献   

4.
“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学会爱!”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小学科学教师杨帆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关颖 《宁夏教育》2005,(7):137-137
提出学习与生命孰轻孰重的问题,似乎大可不必,没有人不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重要的.可是当我们关注生命的质量,即关注孩子健康的时候。却也实实在在地感到一些家长对孩子生命的漠视。具体有以下表现:1.学习挤占了吃饭时间。有23%的孩子“不是每天都吃早餐”,他们中有56.5%的孩子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德国一些家长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成长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通过争辩使孩子觉得父母有正义感,讲道理,孩子会打心眼儿里更加依赖和尊重父母。家长要孩子做的事,孩子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心悦诚服地去做。德国的法律也提倡摈弃传统的家长权威,兼顾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立能力与独立愿望。“兼顾”并不指盲目顺从孩子的意愿,而是尽量使孩子成为“积极的受教育者”。家长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与他们协商,  相似文献   

7.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做了父母之后,才开始渐渐地理解和悟透“孩子”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孩子,应该是我们向生命的丛林放飞的鸽子。他们的翅膀会将自己引向他们渴望的那片蓝天;他们将用自己的方式谱写一支也许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命之曲。给他们一些自由追求的空间吧,给他们一枝画笔,让他们给自己的梦想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吧!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父亲     
拉尔夫 《良师》2011,(9):49-49
我曾经很偶然地读到过一句话:“与仅仅赋予孩子生命的男人相比,那些把孩子养育成人的男人更有资格被称为他们的父亲。”如果我能早一些明白这个道理,我和我的家人也许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9.
思考有两种基本类型:“右手的思考”和“左手的思考”。“右手的思考”指的是逻辑的、分析的、理性的思考,是由我们的意识心灵来做一步步的推断,然后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左手的思考”是直觉的、灵感的,主宰这个思考的是思考者的潜意识心灵,这种思考有助于科学发现或某些方面的创造性突破。一、右手的思考教孩子“右手的思考”,最基本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些孩子,命运和身躯的残缺,使得他们被称为“折翼的天使”;有这样一些教师,手势和心灵是她们传授知识的通行语言;有这样一类学校,他们把生命和爱作为唯一的校训,令人动容。对于这些真实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的其实只是简单的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陈凤华 《快乐阅读》2013,(21):59-60
《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中国的孩子不能不读!幼儿期的孩子,已具备学习《弟子规》的语言基础,因此,我们在幼儿期开始集体教学《弟子规》,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启蒙。那么,怎样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学习《弟子规》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12.
生态语文就是要从学生的“生命”本体去考察。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听、说、读、写”,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至真至纯的独特体验,让语文学习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原生态的自我;同时也要让教师在生态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思考、积淀,在生成与预设的融合之中,在教材与相关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中,催生教学的智慧,享受育人的乐趣,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专家谈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余逸群指出———我们不少家长可能觉得,同半大不小的孩子们谈论“生命教育”、“生命意义”这个玄而又玄的问题,似乎太早了,他们还无法理解,反而会搅乱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云里雾里,不知所从。其实,从儿童时代起,初谙人事的孩子通过书本知识、大众传媒、成人的无意说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知道一些什么是生和什么是死了。等他们再长大一点,成长为少年,随着自我观念的萌生,“我是谁”、“我为什么而生”这样一些涉及生命价值的问题,也同时产生了。如果家长不能适时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解释,各种类似“为父母而活”、…  相似文献   

14.
从孩子降临算起吧,那之后,一个“妈妈”才开始成长。跟着孩子一路走来,我们溯流而上一步步发掘自己的母性.生命的悸动、人性的幽深。 “妈妈”的身份,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成长灵感?3位母亲分享了她们的心路和智慧。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小学教师,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于自己田里的庄稼的那份非常浓厚、深沉的感情。我觉得做老师也应同样如此,真心实意喜爱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喜爱,这种喜爱,是对生命的尊重,是自心底里流卅,绝非虚伪的作秀。所以,与其沉浸在“题海战”、“炒冷饭”、“教得苦”、“学得累”的现状中,还不如像农民一样,常常追问、反思一下:复习课究竟应该如何去上好,怎样才能如《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教学既满足孩子们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过足“瘾”,又能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不使孩子们顾此失彼呢?伴着这种思考并以新课程的理念,我对总复习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做了一些尝试,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幼儿对物质功能及运用物体的方式的认识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使他们容易在认识了物体的某一种功能或特性之后,排除物体的其他功能。所以对幼儿求异思维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孩子加深对物体功能的认识,不被物体的表面功能所“蒙骗”,从而拓展孩子对物体使用方法的认识,让孩子不仅掌握物体的主要功能,也掌握一些其他功能。在培养幼儿求异思维的过程中,启发诱导孩子动手实践、独立思考,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幼儿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即使到五六岁,抽象思维也才刚刚萌芽。所以要启发幼儿的求异思维,必须在孩子的“实践活动”上多做文…  相似文献   

17.
一、孩子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既是孩子的娱乐,也是孩子的学习、劳动、工作和生活,它是孩子的忠实伴侣,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为什么喜欢游戏?“游戏开心”这是孩子的回答,游戏为什么开心呢?学前期的孩子身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的知识经验、体力、精力逐渐增长,而且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并积  相似文献   

18.
个性与理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人父母把孩子要跨越的路上的障碍物先全部清除掉——“过于保护”、孩子每走一步都要指示一下——“过于干涉”的结果是:孩子到任何时候也不会一个人走路。父母这样做也剥夺了孩子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学习以及获得各种体验的机会。父母们容易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生命价值取向问卷”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现有两所高中仫佬族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仫佬族高中生能正确理解生命的特征,他们的生命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向上,他们对生命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高于社会价值的追求,对“现实”价值的关心高于对“未来”价值的思考.仫佬族地区高中学校需加强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用他天真的双眼发现许多对他们来说很奇妙的现象,也许,他们并不能用科学常识去解释,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去观察、去思考。这不,在小小的沙子里,学问也大得不得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