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     
以《考试说明》为依据 ,以教材为依托 ,以掌握基本知识为前提 ,以提高能力为着眼点 ,是高考历史复习应遵循的原则。本文据此设计若干专题供老师和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使用。一、中国古代政治史   [重点知识 ]  本专题包括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措施、重点政治人物、重要政治事件和历史现象、人民的反抗斗争及重要的战争战役、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重点内容。对重要改革和政治人物的评价、对封建王朝更替规律的认识 ,是本专题的难点。   [难点解析 ]  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和分析 ,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对此 ,一要认识古代政治制度的阶级…  相似文献   

2.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本册教材作为高中历史的必修课程,重点讲述中外历史的政治发展线索,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发展沿革,同时注意阐述重大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它们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点指津]本专题包括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措施、重要政治人物、重要政治事件和历史现象、人民的反抗斗争及重要的战争战役、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重点内容.对重要改革和政治人物的评价、对封建王朝更替规律的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高考展望】中西政治制度一直是新课标高考的重点内容,2008年江苏、山东、广东、宁夏、海南高考卷中均有涉及。预计2009年高考在命题方式上还将会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若要考查,应以综合题为主,复习时要注意把中西政治制度的联系,如古代中国政治可与古希腊民主政治、近现代中国、西方民主政治相结合进行命题设计,  相似文献   

5.
制度史既是高三复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线索复杂,理论知识多。若缺乏有效的复习策略,会事倍功半。怎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这就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阅读课本的同时对课本信息进行转换和加工,并由史实自己得出结论。具体地就是将不同基础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按政治、经济等专题构建制度史框架,制作成线索图示。图示除反映各制度的主要内容、演变线索外,政治制度还要注意理清政府各机构的关系及职能:军事制度要理清它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康衡 《新高考》2004,(11):56-57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的演变贯穿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逐渐建立并形成了较完整的政治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兴盛到衰亡的过程,也比较直观地折射出封建社会产生、发展、衰弱的全貌。因此,古代政治制度历来是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教学的重点,同样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相似文献   

8.
一、主要内容、基本线索与相关联系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本册教材作为高中历史的必修课程,重点讲述中外历史的政治发展线索,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发展沿革,同时注意阐述重大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它们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高中历史的三个必修课程正是围绕着这“三个文明”的历史演进展开的。早在史前时代,随着人类的产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就已经存在;只有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份修订并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新教材。把“两汉的统治”、“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两节作为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新的《教学大纲》则根本没有这些内容,因此,不必过分关注这些内容。本单元也是高考考查较为频繁的单元.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复习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分析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如皇帝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2.对于一些政治现象。既要宏观掌握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也要注意分析其原因。3.注意培养把握历史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能力。如暴政导致秦亡。吸取教训则汉兴。4.运用比较法比较历史事件及现象。把握其共性与个性。揭示其规律。5.对于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0.
包训国 《历史教学问题》2004,(4):102-102,96
专题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的重新整合,是基础知识的再巩固和再提高,是高考复习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3 +x小综合形势下,要重视三类专题的复习。一、基础性专题。这类专题体现了历史知识的主体内容。如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史、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史;中国近现史部分: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和经济史;世界近现代史部分: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关系史、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史。这类专题内容的复习要做到两点:1 宏观把握,即从大处着眼理清专题知识线索,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如中国古代政…  相似文献   

11.
政洁社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政治史的记述和研究向来为史家所重视。二十四史中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记载占有绝大的比重,而今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也是史学研究的热点。尽管政治史方面的材料汗牛充栋,政治史研究的著作和论文数以千万计,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人撰写出一部系统的中国政治通史来,这确是史界一大憾事。1996年初,齐涛教授组织十余位学者就此进行探讨和研究,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撰写出洋洋数百万言的《中国政治通史》(泰山出版社2002年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弥补了史学界的缺憾。  相似文献   

12.
掌握中国现代史内容大致可以遵循以下方法:历史阶段要清楚;历史特点要突出;知识结构掌握好;发展线索要记牢。同性质内容要综合成线;专题部分要注意阶段;科技文化要重视成果。对历史发展中的成绩和挫折,要用辩证观点看成绩,用发展观点看失误。分析历史背景要想世界影响。在复习中国现代史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掌握好中国现代史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这一点在复习过程时很重要,因为掌握好阶段特征就能抓住复习重点,掌握好在同一阶段的历史各方面的内容。就能说明中心问题。中国现代史的历史阶段共分为四个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1957年至1966年夏,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年夏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受中考影响,初中九年级(北师大版)一学年的历史教学任务除要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上下两册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外,还要利用相当长的教学时间对初中历史全部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因此,九年级历史教学的复习工作成为影响历史中考成绩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做到有效复习。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要做到有效或高效,就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中考动向对重点内容、复习策略等因素有清晰的把握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学生在考场上不仅要比知识,还要比心理,考试之前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复习,当然考前更重要的是会复习,增强信心.考前几天的复习要有重点,有内容,不要大面抓,在抓住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复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复习的内容不宜过难.考前复习顺利,自然就会信心倍增.下面谈谈中考英语七大题型的考试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1)注意复习范围、要求。简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相当于中文专业两个学期的内容(只是深度不及中文专业),在一个学期要完全掌握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各章内容重点相当多,因此复习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要想复习好,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么了解各章教学重点、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本单元“唐朝后期的政局和唐末农民战争”列为阅读内容。因而考生不必过多关注这一内容。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时期。总的特征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因而隋唐史在中国古代史中地位十分重要。隋唐史的考查历来侧重于政治史、文化史。而经济史、民族关系史则相对薄弱。但这些薄弱的内容在考查时的潜力和余地是巨大的。考生应引起注意。复习本单元可注意以下几点:1.重大事件采用结构分析法。如“贞观之治”可以从背景、内容、性质、结果、意义等方面全面分析。2.掌握比较历史事件、现象的方法。以得出规律性的认识。3.养成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如概括说明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马学松 《新高考》2005,(10):26-29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现代化在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和具体表现。明确本专题的重点:各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难点:现代化视角,把握中国近代现代史的主体内容,给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新的客观定位。  相似文献   

18.
闫丽英 《成才之路》2010,(17):I0007-I0007
期末复习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查缺补漏,使知识更加完整;把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将知识系统化;训练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期末复习时有一点最应引起注意:要抓住重要内容、主要规律和基本方法,而不是花时间精力在疑难问题上。要抓住各科重点内容,它决定了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初中政治复习就是要把庞杂的内容梳理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上,在此基础上,再将重点、要点扩展开来,做到"纲举目张",系统复习,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历史教学的内容大体上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板块的话,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学在内容安排上存在着重政治史(尤其是阶级斗争史)、轻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偏颇。近年来情况虽有所改变,农民起义史压缩了一些,文化史内容增加了一些,但经济史薄弱的状态却依旧如故。主要表现是:除古代史按照经济、政治、文化二个板块安排内容,通史体例较为鲜明外,中外近现代史基本上是按革命史或政治史的框架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