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培养教师的主阵地,师范类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以及作用不容忽略。在积极落实师范生教学工作时,学校需要以学生师德养成作为根本和前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品质,保证其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下逐步提升综合素养,为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铺垫和准备。在素质教育全面改革以及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师德养成教育受到了重点关注,成为现阶段师范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及核心。对此,文章以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称地方性师专)为分析对象,了解培养以服务地方经济、能本土化就业的师范生的要求及对策,为实现新时代师德养成教育提供相应的参考。也通过对策,以期为师范生的边远山区就业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师德是教师的核心职业素养,加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关键所在,是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针对当前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存在的工作机制不顺畅、教育内容片面狭隘和教育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师德养成教育工作机制、"四个载体"丰富师德养成教育内容、"一份档案"完善师德养成教育考评机制、"三个体验"提升师德养成教育工作实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师德是师范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提前到师范生学习期间进行,对于帮助师范生较好较快地向教师角色转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应以教师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荣誉教育为重点和出发点。职业理想培养使师范生的专业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是师范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培养其他师德要素的内在动力;教师职业荣誉感是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基础,是师范生幸福感的源泉,是师范生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专业认证标准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政策要求,然后论述了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最后提出了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师德是教师的核心职业素养,师范生作为人民教师的后继者,师德素养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师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教育实践不足、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氛围不浓、教育效果欠佳等问题.因此,师范生师德教育亟需通过拓展师德实践渠道,巩固师德认知;创新师德教育途径,激发师德情感;营造师德教育氛围,培养师德意...  相似文献   

6.
师范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其日后的教育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何培养师范生的师德已经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培养师范生师德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核,成为一名具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是国家对于新时代教师的要求。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将仁爱思想融入高校师范生师德课程,让高校、社会和中小学形成合力,贯彻落实师德标准、营造尊师社会氛围、完善师范院校师德课程等是培养师范生师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免费师范生必须具备高尚师德,毕业后才能够德学兼备、爱岗敬业,把长期从教的义务变为乐教爱教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浅析免费师范生培养中的师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免费师范生必须具备高尚师德,毕业后才能够德学兼备、爱岗敬业,把长期从教的义务变为乐教爱教的热情。应通过构建内化机制、名师言传身教、建立见习基地、开启实践体验教育等方式,努力做好免费师范生的师德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养,师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意识. 文章对师范生师德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倾向进行了综合量化分析,调查发现师范生在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倾向表现出差异性,并提出了重塑教师信念,加强师德理想教育;把握课堂主渠道,提高师德认知;重视教育实践,历练师德品质;引导自我教育,提高自我师德意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至关重要,但是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形式较单一,内容大多局限在文件规范的解读和师德理论的罗列,呈现出师德教育效果不明显等特征,这就导致现阶段师德教育的缺失,使师德建设过于理想化,道德准则高,过多强调师德理想与师德原则方面的内容,用单一标准要求所有教师等。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肩负起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要以具备良好的师德作保证。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基于社会发展的背景来考察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关系变迁背景,可以考虑将师范生师德教育分为起始阶段、发展阶段、升华阶段,通过考察每一阶段的教育内容分别选择不同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地方教育事业的未来,关系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课程设置、内容选取、师资力量以及师范生自身的师德培养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地方高校应不断地优化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专业化师德教育课程教师团队,构建常态化师德教育课程实践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师范生师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师范院校的职前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全面提高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应立足时代,探讨规律,拓宽途径,科学设置课程,合理实施教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各种资源,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的发展,并与我国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师德教育。本文就当前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现状进行了浅析,同时探寻加强师德教育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6.
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关键时刻的新时代教师,肩负着赓续优良师德、塑造时代新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新时代“大先生”,其中关于“大先生”的时代价值及培育标准的精辟论述,是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根本依循。当前,我国师范生师德教育仍存在目标模糊、内容空泛、实践匮乏等紧迫问题,师范生尚未形成师德养成的自觉意识。由此,筑牢理想信念、健全培育机制、强化实践模式、传承师德文化、培植育人情怀,既是师范生师德养成的实践理路,也是新时代“大先生”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7.
18.
19.
官卫星  舒海燕 《文教资料》2014,(20):123-124
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是打好师范学生的心理基础,关系到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合理设置课程,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营造师范性校园文化,以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培养未来的合格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调查师范生师德意识现状,自编师范生师德意识问卷,选取辽宁省1081名高校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师范生师德意识整体水平是积极的,师德意识四个维度在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参加教育实习等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在师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最后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为师范生师德意识的促进与培养提供相关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