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唐朝和吐谷浑关系中,质子入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西北地区十一方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陆续出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吐谷浑王室成员入质唐朝的珍贵史料。通过对这些侍子的梳理,可以得知:随着唐朝和吐谷浑关系的变化,质子的地位和作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许春华 《文教资料》2009,(26):96-98
弘化公主为唐宗室女,18岁时嫁于吐谷浑王诺曷钵,这是唐代将公主嫁与外藩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史光辉灿烂的一页.弘化公主一生为唐朝与吐谷浑民族的友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文章以唐王朝当时面对的国内外形势为大背景,探析了弘化公主下嫁吐谷浑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建国长达三百多年、地处西北的鲜卑吐谷浑在唐、蕃新兴时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在唐朝的对外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从两国的频繁联姻中探寻唐朝在西北地区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墨离军是唐高宗晚期至武则天初期设在瓜州的一大军镇 ,其名称与吐谷浑国境内的墨离川、墨离海、墨离部落有关。“墨离”是吐谷浑语“狼”的意思 ,墨离军的主体原为投唐的吐谷浑人的蕃军 ,故以吐谷浑语词命名。文章还指出 ,由于东部天山和蒙古高原的葛逻禄人与吐谷浑人同源同种 ,所以也有谋剌部落和墨离军 ;归义军时期 ,瓜州的吐谷浑居民相当多。  相似文献   

5.
邓玉红 《考试周刊》2010,(18):51-52
唐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民族间的联系,巩固国家的统一.十分重视用公主和亲的手段增进唐王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联系与信任。在唐代的289年间,唐曾与吐谷浑、吐蕃、突厥、奚、契丹、回纥、宁远、南诏等联姻,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较大作用。唐朝的和亲政策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进步性等特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倩倩 《家教指南》2022,(3):131-138
吐蕃统治下生活在河西地区的吐谷浑人分两种情况:一是早年弃蕃归唐而来的旧吐谷浑人;二是跟随吐蕃对唐作战来到河西的新吐谷浑人,因而导致了吐蕃对两者不同的统治方式,以及在吐蕃统治之下二者不同的生存样态,新、旧两类吐谷浑人分别聚居于瓜、沙两地,生存境遇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
吐谷浑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晋十六国时期开始,直至唐朝贞观年间,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吐谷浑政权,就其立国的时间来说,长达三百余年之久。就其统治的范围来看,包括了今甘南、川西北、青海省的绝大部分和新疆的东南部,掩有东西四千里南北千余里的广大地区。就其历史地位而论,曾经作出过不少贡献,发挥了重要而具有深远意义的作用。然而,它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过去一般人只不过把它作为一个割据落后的势力,顺便在隋唐统一的过程中约略一提而已。本文打算从吐谷浑的历史作用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迎亲考试     
佚名 《良师》2011,(5):40-41
公元641年,正是我国历史上的唐朝繁荣富强的时候。它的西边,有一个藏族王国,叫吐蕃,国王是年轻的松赞干布。  相似文献   

9.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封建大帝国,处理好中央政权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是一个重大问题.唐朝与吐谷浑、突厥、契丹、回纥、吐蕃等族实行了“和亲”政策.据柏杨的统计,几乎有21人成为和亲公主(其中有几位只议未婚).唐代诗人对“和蕃”作了精彩的描述,抒发了种种浓烈的情怀.唐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是其统治政策的一部分.唐中宗在《金城公主降吐蕃制》中说“为国大计”,“遂割深慈”,达到“更敦和好,则边方宁晏,兵役休息”的目的.杜审言诗曰:“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韦元旦诗云:“柔远安夷俗,和亲重汉年.”张籍颂道:“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唐朝统治者和亲的目的在于同少数民族和平相处,避免他们对中国地区的掠  相似文献   

10.
自唐贞观十四年起,吐蕃首次进攻唐朝藩属吐谷浑和唐西南重镇松州,到唐广德元年的百二十余年间的军事扩张,吐蕃已经占有河西、陇右及安西四镇,“诸胡之盛,莫与为比”。吐谷浑、突厥、回鹘、沙陀、党项、南诏、汉人和包括吐蕃在内的西部各族,他们在吐蕃贵族的武力威迫下颠沛流离,造成罕见的民族大迁徙。伴随着民族大迁徙出现的汉化与胡化现象,对北宋已降我国西部民族的种类及其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朝前期凉州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出现吐谷浑、突厥、回纥、铁勒诸部、西域胡等少数民族的频繁入迁活动.凉州地区较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少数民族入迁的外部动力;游牧民族特有的经济生活性质及民族间生存空间的相互争夺是引起入迁的主观因素;唐前期宽松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入迁的拉力因素,凉州在此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经营,并逐渐成为河西核心地区.  相似文献   

12.
唐前期吐谷浑归朝事迹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学院学报》2017,(6):35-39
吐谷浑是中国古代西北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自663年被吐蕃所灭后,吐谷浑部众迁出青海,陆续归唐。唐前期归朝的吐谷浑部落主要有以诺曷钵为首的慕容部、耽尔乙句贵部、随吐蕃赞婆和论弓仁及慕容道奴归朝的吐谷浑部。吐谷浑族归朝,促进了唐代河陇地区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3.
吐谷浑作为中国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其立国的350年间,是一支与中原王朝相抗衡的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唐代之后,吐谷浑与唐王朝之间的和战关系对吐谷浑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相反,唐王朝正是看到了吐谷浑的价值所在,因而对吐谷浑的这种策略予以恰当的回应,这种策略反映在吐谷浑与唐王朝之间的和战较量当中,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吐谷浑最终的归宿。  相似文献   

14.
折箭的故事     
正很久以前,有一个吐谷浑王国,王国的首领叫阿豺,他有20个儿子。阿豺的年纪越来越大了,他就寻思:儿子们如果不团结一心的话,就不能把王国放心地交给他们。阿豺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天,阿豺让儿子们每人拿一支箭过来见他。等儿子们都到齐后,阿豺说:"你们把手里的箭折断吧。"儿子们听了都很纳闷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做了。在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过后,儿子们都轻而易举地把手中的箭折断了。  相似文献   

15.
西汉与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尤为相似的两个朝代,而且都十分强盛.西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期,唐朝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现就西汉和唐朝的历史进行比较.一、西汉与唐朝的强盛1.政治上,①两朝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西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欲图长治久安;唐朝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巩固其统治.②都重用有才能人为官.汉朝的陆贾、晁错、卫青、董仲舒等;唐朝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③都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西汉王朝主要是解决“王国问题”,采纳儒生董仲舒建议实行“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木”.唐王朝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16.
张燕 《甘肃教育》2008,(3):59-60
唐朝时期.西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民族成分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它不仅对拱卫关中、牵制突厥、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政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丝绸之路三道的安全与畅通。另外.河西、陇右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一地区的军事策略是否得当.政局是否稳定.不仅关系着整个西北地区的命运.同时也关平着大唐王朝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吐谷浑民族迁徙的过程是与周边民族频繁交往、融合的过程,也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也促使吐谷浑文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即在保留鲜卑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鲜卑文化为主融入羌、汉、吐蕃、西亚文化成分的吐谷浑民族独有的文化,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吐谷浑”原本是辽西鲜卑一部族首领之名,约当西晋“永嘉之乱”后,率其部族度陇而西来到青藏高原。其后人以其名呼部族,再后更以为国名。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吐谷浑国为青藏高原上兴起的吐蕃所没。吐谷浑在青藏高原长期活动达三个半世纪,其间先后向江左之宋齐梁、北朝之魏齐周、以及更后的隋唐各中原政权频繁遣使,奉贡称藩。弄清的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末期,党项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起初,党项役属于吐谷浑,党项各部在吐谷浑的控制之下,为了自身的利益,曾对中原王朝西北边地不断出兵侵扰;随着中原北周、隋和唐等王朝对吐谷浑军事打击的加强,吐谷浑对党项的控制日渐减弱;党项各部又为了自身的生存及发展,开始离弱附强,摆脱了被吐谷浑役属的地位而归附中原王朝,这在唐王朝时表现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一、导语师:同学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而唐朝更是盛产诗歌的朝代。唐诗好比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它所创立的高度,后人无法企及。在唐代诗坛的星空中,闪耀着三千多颗明星,在这闪耀的群星当中,有哪些星星发出的光芒最为璀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