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化的语文课能唤起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探索的热情,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在考试制度、教材、评课标准的引导下,传统的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老师则是熟练工人,切割打磨,轮番上阵,学生想象的翅膀无法打开,学生成了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的产品,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丧失殆尽,造成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缺失。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不由发出这样的一个呼声:让人文精神重回课堂。  相似文献   

2.
人生,就是一种选择。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着的教育家,高万祥的选择是:诗意地行走在“语文教师”和“校长”之间,让语文与教育管理都散发出一种诗歌的芬芳。虽然,这种选择可能非常痛苦,但高万祥坚信这样的痛能孕育出语文教学的美丽的珍珠,这样的苦能培育出美丽的教育之花。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框架下的教育以“知识就是力量”为旗帜,教育过于注重“科学”、“理性”,看重功利和目的,而在教育中丧失了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活动成了目的的奴隶,教育过程被忽视了。教育应该重视本体价值,重视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让学生更多地感悟生命的意义、体验人生的价值。教育应该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走向过程与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通过与文本的交融碰撞,激励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导有目标、激有真情、悟有生活、化有归宿、学有标尺,才能让思想的关芒照亮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一种思想力量的感召下,以一种昂扬健康的人格姿态面对人生。  相似文献   

5.
当前培育人文精神,实施人性化教育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生命”和“人本”的回归,应该做到:给学生生活的溪流,让他们能惬意邀游;给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能快乐飞翔;给学生多元的画纸,让他们能描绘五彩画图;给学生动听的音乐,让他们能吟咏心灵之歌。  相似文献   

6.
一、对语文基本定义及人文精神的再认识“语文”是“语言系统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体”。如果把“语文”比作浩翰的大海,那么“语言系统”好比波澜壮阔的海面,“人文精神”则好比博大精深的海底。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就是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一代代人,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人文精神积淀和终生学习能力“打底”。离开了“人文精神”,“语言系统”便成了无灵魂之空壳;离开了“语言系统”,“人文精神”便无以承载。人们通过语文活动,吸…  相似文献   

7.
李德山 《考试周刊》2014,(43):48-48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有效方式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人文精神。初中语文实质上就是"人学",初中语文和人文精神密切相连,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把握好人文精神教育。这样才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文章主要论述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阅读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生命、关爱个性、理解人生、索尚美感、求真务实、追求崇高、热爱生活的人文情怀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受“工具性”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以课本代作品,以习题作阅读,以能力训练代心灵感受,学生人文精神普通缺乏。文章试图从阅读的民族化、社会化、个性化、人格化四个方面阐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定义学科性质时表明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取向;在课程理念方面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特点“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课程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人文教育目标的维度。显然,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无不蕴涵着宏富的人文精神。关于人文精神,有的论者强调人文精神的普遍性,认为它贯穿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方面和始终;有的强调其超越性,指出它的实质在于对终极关怀的关注;还有论者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人文精神的根。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  相似文献   

10.
章定国 《现代语文》2008,(6):118-1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目标,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级”结构,需要经过长期的积淀、熏陶,而且是一个无止境的不断生成的过程,需要经过学习主体的不断“内化”。而这些仅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应试训练是无法完成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并创造一种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学生处在一种母语学习的氛围中。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发语文资源。语文隐性学习资源的概念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回首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不禁让人沉思。课堂教学死扣章句,条分缕析的,条条框框使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了没有感觉的容器,成了照抄照搬的工具。久而久之,教师成了“主人”,学生成了“仆人”,没有了所谓的自我空间。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  相似文献   

12.
“悟情悟理悟无字之文章;品诗品文品有字之美味。”意思是读书的目的是为人生而课本的作用是工具。语文被誉为“百科之母”,它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但多年来,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系统,突出工具特性,其结果造成一代代人继承、延续、加工、完善所形成的一套套固定的模式,教师习惯了这样的教学:让无数的学生在同一规定的时间,用同一种规定的方式,读同一篇规定的课文,  相似文献   

13.
王秋菊 《广西教育》2004,(9A):25-25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教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因而,我们应在现代语文教学论的指导下,根据小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厌静、善动、要强的心理特点,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传授知识,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潜能。而把活动引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目标除了达到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应该帮助他们“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上找到一条发挥他个人创造性才能的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就要让人文精神凸现出来。那么,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凸现出来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如何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文教学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一种科学素养,更是一种人文素养。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而人文精神正是这种思想的同义复制,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体验人文精神,以此促进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天然具有深厚、鲜明的人文特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语文成了应试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精神培养割裂开来,以致学生思想苍白,情感贫乏。杨东平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培养人文精神,就是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使学生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一、…  相似文献   

19.
“语文味”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下面以《云雀的心愿》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通过与文本的交融碰撞,激励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导有目标、激有真情、悟有生活、化有归宿、学有标尺,才能让思想的关芒照亮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一种思想力量的感召下,以一种昂扬健康的人格姿态面对人生。1、导有目标,循序渐进新课程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观”方面,突出了人本思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揭示人之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