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能力不足是我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深层原因。积极推进资源型企业群落创业,提高创业扩散能力,是实现资源型群落产业转型的关键。基于资源型企业群落内在的知识网络、商业网络、社会网络的具体特点,深入分析了政府、市场、社会网络治理对于提高资源型企业群落创业绩效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网络治理相结合的动态相机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产业网络的角度探究了新创企业“嵌入式”双元创新追赶机理,构建了基于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中介作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网络技术型与商业型嵌入对新创企业的双元创新追赶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商业型嵌入对渐进式追赶影响更大,而技术型嵌入对突破式追赶影响更大;(2)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对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资源型创业导向的影响更大;(3)机会型创业导向显著促进企业突破式创新追赶,而资源型创业导向显著促进企业渐进式创新追赶,即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与双元创新追赶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本研究指出了中国转型背景下新创企业创新追赶的有效路径,对于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创业型企业迁徙行为对于属地城市和目的地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首先从资源基础、发展能力、战略选取等方面区分创业型企业与成熟企业不同组织特征,在PPM理论框架下,结合创业型企业迁徙行为特点,从推力、拉力与调节3个方面构建了创业企业迁徙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对创业型企业迁徙行为产生最为重要作用的因素为区位成本要素、企业家特质、产业集聚机制效应与宏观政策影响。  相似文献   

4.
创业平台和技术创业型企业是原创技术孵化的关键主体,其共生关系的形成对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聚焦于创业平台对技术创业型企业的单向资源供给,或内部资源整合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略了资源共生对提高孵化效率、实现价值共创的关键作用。鉴于此,选取Y Combinator、创新工场、概念证明中心进行案例研究,剖析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的共生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表现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螺旋上升的共生演化过程;(2)多元化资源收益驱动创业平台与技术创业型企业共生关系的形成,其中技术资源收益促使创业平台打破局限于经济收益的互惠共生,步入技术资源拼凑的偏利共生;(3)构建横向创业链和纵向创业链是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形成寄生、偏利共生、基于经济收益互惠共生关系的实现路径;创业平台拼凑共生资源、协奏形成资源结构化,并嵌入横、纵创业链集成创业网络,最终实现网络资源获取的互惠共生。研究结论明确了共生资源收益和创业链构建、资源整合对驱动和实现共生演化的关键作用,为形成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的互惠共生,促进创业平台向专业型、技术型转化,实现价值共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源基础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双重视角,考察了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对创业型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驱动机制,发现在不考虑市场类型和产品类型时,营销与技术资源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具有正向驱动效应.将市场和产品类型变量纳入后,发现驱动资源产生了权变效应,具体的,当创业型企业在新兴市场上推出突破性新产品时,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具有替代效应,而当创业型企业在成熟市场上推出渐进性新产品时,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则具有互补效应.同时,提出了驱动资源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互补与替代效应的数理判定模型.最后,总结了主要结论及理论贡献,对创业型企业新产品开发实践的管理价值、研究不足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做了概括描述.  相似文献   

6.
内销型企业能否成功转型成为中国内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通过文献梳理,构建了跨产业升级模型,揭示核心资源、动态能力与跨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并且选取汉鼎、延华与银江3家内销型科技企业进行跨案例分析。国内市场需求转变、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应用推动企业基于核心资源在跨产业领域建立新的竞争能力以嵌入高端价值链,实现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研究发现,该跨产业转型升级模型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企业根据制度环境变化形成策略性响应,依托核心技术与资源通过自主创新与并购提升动态资源整合能力,扩散到上下游行业及其细分领域以完善产业链,并最终实现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尽管技术商业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对企业如何成功实现技术商业化仍然认识不足。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本文探讨了转型经济背景下技术能力、战略柔性两种企业内部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商业化的影响,尤其关注了以创新、冒险和战略革新为主要特征的公司创业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基于我国251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发现,技术能力与战略柔性的交互作用通过公司创业的中介机制最终促进了企业技术商业化成功,即存在被中介的调节效应。从而揭示了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技术商业化的作用机制,既拓展了动态能力、技术商业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对企业技术商业化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定性分析基础之上,以兖矿集团与邹城经济之间互动发展为例, 对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型企业群落发展具有促进效应,但资源型企业群落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促进资源型企业群落向集群发展,是我国资源型企业群落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动机制创新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企业如何突破资源约束进而获得持续成长?作为国际创业中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创业拼凑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本文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创业拼凑理论,将个人层面的魅力型领导、企业层面的战略柔性、网络层面的关系学习纳入研究视野,构建了创业拼凑的多层次诱发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基于5家新企业案例分析对理论模型提供了现实性支撑。研究发现,魅力型领导、战略柔性、关系学习都对创业拼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确定环境下魅力型领导、战略柔性、关系学习会进一步诱发新企业采取创业拼凑战略;知识基础在创业拼凑和绩效之间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这些发现对我国转型期间新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培育新型产业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企业孵化过程中,科技创业的存活及成长需要有效的生态体系,以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企业孵化生态更有助于解决可持续创业问题。通过企业孵化边界的考察,企业孵化生态涵盖了科技研究、市场开发与商业应用三大群落,创业涌现依赖于三大群落健康平稳运行。基于对三大群落各要素间的反馈关系分析,运用系统基模解构了企业孵化生态的运行机制,进而构建饮鸩止渴、成长上限、共同悲剧、舍本逐末、意外之敌、反应迟缓、恶性竞争、富者愈富及成长与投资不足九个系统基模,并结合西安高新区创业园企业孵化生态实践提出相应的"杠杆解"。本文对企业孵化生态的构建与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司创业是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和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解决“企业如何构建和利用网络实现创业”为问题导向,以创业网络形成与演化机制为主线,通过对“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南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案例研究,考察了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公司创业间的阶段性演化关系。结果发现:(1)在传统/新兴产业内公司创业过程中,创业网络的关系强度与创业学习模式的阶段性演化,是打破“管理/技术双重困境”实现公司创业的关键。但其诱发网络效应的关键却各不相同其中收购并购是突破传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有效途径之一,借助大平台实现交互式创业是新兴产业内公司创业成功的“秘诀”。(2)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公司创业的理论研究框架是解释“构建利用”的关键,其中制度(设计)工作能够促进创业网络和创业学习形成互补性关系,为实现公司创业提供了机制保障。(3)企业需要依据所处创业阶段和行业特征等因素,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所需要的资源,构建合适的创业网络。(4)创业网络与创业学习的分阶段主导关系交替演化,是帮助企业“去制度化”并实现公司创业的必要前提。最后,从中国情境下企业实施创业战略的实践出发,提出...  相似文献   

12.
创业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通过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基于Henderson和Coekbum(1994)~[1]的研究,开发了创业企业"架构能力"概念.研究表明,创业企业架构能力是一个六维度的概念.包括机会识别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和承诺能力,并且通过406份问卷,实证验证了创业企业架构能力概念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3.
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玫 《科技广场》2009,(10):6-10
资源型城市在经历开发建设、中兴鼎盛之后,必然面临因资源衰竭而引起的产业转型问题.现实中,由于产业刚性的存在,产业准入与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体制不顺的影响,就业压力的存在,城市文化的记忆特征,人才匮乏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限制性因素的束缚,使得资源性城市的产业转型面临重重困难.资源型城市只有选择合适的产业转型模式,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成功地实现产业转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政府也应通过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创新资源型城市管理体制等措施帮助资源型城市顺利实现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4.
成熟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能源资源的核心保障区,绿色转型任务不可轻视,为促进其绿色转型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同时为转型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设计了能源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技术5个子系统的成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政府、产业、企业3大转型主体的政策参数,模拟了各政策情境下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增加投资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力度比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更能促进城市绿色经济水平的提升,费用型环境规制会挤占企业的研发投入,适当降低费用型规制力度可以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政府和企业均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城市绿色技术水平,利用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最后应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带动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做到节能减排降耗。因此,建立政府、产业、企业三位一体的转型政策体系,才能优势互补,促进成熟型资源型城市早日实现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5.
集群企业升级能为集群升级奠定微观基础,然而以往研究对集群企业升级途径和机制的关注相对不足.结合转型经济这一特定情境,从制度网络和公司创业的角度揭示集群企业升级的过程机制.以浙江省四个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为调研对象,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创业对集群企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而本地与超本地制度网络均有利于推进集群企业的公司创业.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企业初始资源禀赋与初期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6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清企业为样本,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检验新技术企业初始资源禀赋与其初期发展的一个关键里程碑事件-获得外部资金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技术企业在初始资源禀赋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影响了其初期绩效.首先,就技术资源而言,技术的创新性显著提升了初期绩效.但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成熟度来讲,在初创期中等成熟的技术更有利于新企业绩效.其次,就人力资源而言,核心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特征,如教育背景与创业行业相关性,是否具有创业经验对初期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创业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并不利于新企业的绩效.文章扩宽了有关新企业成长决定因素的研究边界,将其追溯到新企业生命周期的最前段,突出了初始条件的影响,为有关新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内江市五举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创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隆昌经开区和内江经开区组建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户,全市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户。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攻克了一大批关键共性技术及集成配套技术。二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支撑产业做强做大。成功举办"2014川南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暨科技金融对接推进会"、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模式。通过对新产业替代模式等三种转型模式及其各自适用性的分析,对我国的资源性城市转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司创业正成为转型经济中企业必须精通的关键实践,以高阶理论和制度理论为基础,旨在探讨CEO冒险如何及在何种条件下通过不同层次上的潜在外溢效应促进公司创业。京津冀地区215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结果表明,CEO冒险倾向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公司创业水平,风险氛围在CEO冒险倾向与公司创业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CEO创立者身份和环境不确定性都对CEO冒险倾向与风险氛围、CEO冒险倾向与公司创业以及风险氛围的中介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如何在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实现产业转型,使城市得以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众多资源型城市的紧迫问题。本文以黑河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提出推动产业转型的对策。通过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新模式和复合模式,研究了影响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整合内部创新资源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构建资源型城市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