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沈德立教授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八五”重点科研项目“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的最终成果。由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发行,全书22万字。《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骆秀萍 《生活教育》2014,(14):87-88
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对其终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正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进行幼儿学习兴趣、创造品质及合作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教育报刊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说法: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认为“转化差生仅仅强调发展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还要从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去着手。”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均见《山西教育》1991年第1、2期《差生的转化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说法,时下不仅相当普遍,而且大有扩展之势。从一些文章看,已经由学生扩展到教师和校长身上了。据我所知,“培养非智力因素”原是对青少年学生说的,是  相似文献   

4.
肖宗六 《湖北教育》2003,(21):17-1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教育报刊出现了一种说法:培养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学上的名词。坦白地说,我的心理学知识很肤浅,要对这个领域里的问题提出质疑,是自不量力的。但对一个新的说法接触多了,难免引起一番思考。思考之余产生疑惑,进而提出质疑,也是很自然的。那时我经常看《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杂志,上面有些文章经常提到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  相似文献   

5.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了“音乐与人”的问题。从本质上说,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因此,“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学生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除先天智力因素以外,后天的非智力因素始终在起着作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在教育中除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以外,更应积极地利用非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今年五月,我赴京开会期间,《中小学管理》杂志编辑部的同志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从《中国教育报》5月17日《教育文摘》中,得知你在《江西教育科研》1992年第2期发表了《‘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说法不科学》一文。“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说法,现在已相当普遍。你说‘不科学’,有何根据?能否详细谈谈?”现把那次谈话的内容综述如下,请教育界的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7.
说说“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的漏洞周作云,蒋崇才,吴天武燕国材同志在《进一步谈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一文(《江西教育科研》,1995.3)中,郑重表明:“我的所谓IN结合论是由‘三条核心思想’和‘五对十个判断’组成的。前者即...  相似文献   

8.
学习教育与学会学习臧丽华_1992年我校开始了《高中生学习发展和个性培养的实验研究》实验课题。鉴于发展智力培养良好非智力因素均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去实现的,所以沿着教育──学习──发展的思路确定了《学习教育与学会学习的研究》作为子课题。一、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9.
一、课题界说及研究背景影响初中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考查,除了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同样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大面积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不应只重视与认知过程直接有关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开发,还应重视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抱负水平和自我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自燕国材教授一九八三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以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对非智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为适应社会需要,不少教育家相继引进和提出了“素质教育”理论。理论工作者把教育分成“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科学的阐述。“成才教育”即传统的知识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人教育”主要指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范畴包括情感,动机,需要,兴趣,信心,道德等;侧重于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外化到社会中去的能力及协调自身适应社会不同要求的能力。 从两者关系看,非智力因素是知识学习的起因和动力,也是知识外化到社会中去的重要条件。而知识的积累又反过来促使兴趣成为志趣,需要升华为追求。两者是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不问侧面。目前,关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不断系统深入,实践领域却本能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仍表现为支离破碎,毫无系统,近于空白的状态。因此,针对学生需要着手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育实验,势在必行。 多年中小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学生心理,情感,人格,自我意识,创造性思维等诸多非智力因素,都存在着一个线性非匀速发展的过程。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从家庭走入到学校中来,这些学生间彼此平等的人际关系,潜在地促其对自己做一些初步朦胧的认识。自我意识和情感稍显,批判思维和人格相对高年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成才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其中非智力因素又叫EQ,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情商。正由于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如何优化非智力因素,一直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苦心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李顺圆 《学子》2014,(7):14
正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是由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后,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燕国材教授,于1983年2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首次公开地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自此以来,全国教育界、心理学界的研究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新的科学概念及其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教育的实践。不仅在理论上予以深化,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事实说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工作中,重视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培养是完全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必然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也有理想、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这就是说,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呼吁要纠正偏重智能发展的倾向,强调要从“智能中心”转向培养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并要求把“人的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作为首要问题来考虑。非智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这里仅就理想、兴趣、情感、意志等几方面在学习中的作用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成功教育”是一种旨在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教育.“成功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为学生创造多方面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对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有意识强化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学生产生争取成功的欲望并付诸行动,反复多次实践逐步深化,增强成功的信心,逐步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机制.“成功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笔者一直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班级中集中了相当一批学业后进生,教育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使班级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学业后进生的素质,我尝试实施“成功教育”,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一、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业后进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智力因素的差异并不大、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却很大,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成功的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等.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引用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阐述了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论述了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读《非智力因素理论果真漏洞百出、悖于心理事实吗?》想到的几点─—再评非智力因素理论周作云,吴天武,蒋崇才燕国材同志发表了一篇题为《非智力因素理论果真漏洞百出、悖于心理事实吗?》的文章(《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第四期。简称“燕文”。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18.
读《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读了沈德立教授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深感受益匪浅.该书从理论、实验与实践三方面入手,对非智力因素做了全面的研究与探索,详尽地论述了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功能以及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介绍了非智力因素的测评手段及其培养的原则、方法、途径,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非智力因素研究的背景与发展现状,界定了非智力因素的含义与功能.第二章进行了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探讨,阐述了非智力因素与全面发展、与教育原则、与德育、与学科教育的关系.第三章论述了采用自制问卷对我国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第四章探讨了非智力因素测评的理论依据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测评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方法.第五章专章讨论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包括培养原则、途径、方法,以及各种具体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措施.第六章通过三个自然实验的展示验证研究者所设想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模式.第七章总结概括了中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质等方面,学生的学习质量,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制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化学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要开发学生潜能,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要顺利地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化学课堂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课堂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理论指出“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直接动机”,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记忆,使繁重的学习变为愉快的享受,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一样,都是学生认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以动机为核心的兴趣、意志、信心、性格、情感等。它与智力因素是认知活动的双翼。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如何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成为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一、启迪动机在教学中应注意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使学生将学习生物学与未来需要相联系,进而产生自觉的学习动机。1.结合绪论学习《绪论》课是培养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极好机会。例如在高中生物《绪论》课上给学生介绍当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介绍生物科学对21世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