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在他们的诗歌中均表现出忧郁这一重要特征。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死亡”来表现他们的忧郁情结。李金发写死亡,可以清晰感到他的忧郁,他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表现个人的忧郁情感;波德莱尔是自然地诉说着死亡,与人们交流着死亡的经验,他诗歌中的忧郁充满思辨和哲理,是一种时代的批判。他们诗歌中的忧郁情结都是他们身世经历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2.
3.
4.
在上世纪20—30年代诗坛上,号称“诗怪”的李金发以新奇怪丽的象征诗引起时人褒贬不一的评价。周作人黄参岛等为代表的肯定性见解,合乎新诗发展规律,从而印证朱自清对新诗的总结:新诗三大派——自由诗派,新格律诗派,象征诗派,“一派比一派强”;以胡适梁实秋等为代表的否定者,带有较重的个人情绪和审美偏见,为维护自尊和捍卫正统排斥异端,所表的言论缺乏科学性,影响人们对象征诗人与新诗发展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5.
李金发的诗歌开创了中国现代主义诗史的纪元 ,自李金发始 ,象征主义诗歌与中国一般的新诗乃至与中国传统诗歌拉开了美学思维和艺术形貌的距离 ,从而体现出真正富有法兰西恶魔派风格的“异质”。象征主义最根本的异质性 ,在于它情绪的“颓废”,然而 ,李金发象征诗的思想构成和情绪构成依然与这一时代的新诗保持某种相通的联系。与一般的新诗在深层思想倾向上的同构性的体现 ,对于李金发的象征诗 ,许多人一面进行异端性的排斥和批判 ,一面又不知不觉地受着它的影响 ,与其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以李金发、戴望舒的创作道路为立论起点,通过“写什么”和“怎么写”两方面的比较,辨明他们对社会人生与爱情感受的不同取向,进而从感觉、想象、语言、意象等角度揭示他们诗歌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及其不足。  相似文献   

7.
李金发诗歌的荒诞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深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有着很大的诗名。笔者力图从其诗歌的意象分析入手,详细阐述其诗歌创作所受西方艺术影响的具体体现——充满荒诞感的荒原意象、“微笑”意象、死亡意象等;并根据其诗歌的意象特点解析其艺术的审美追求,进一步剖析李诗之所以如此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波德莱尔是一个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前期象征派诗人,其诗歌极富艺术表现力。本文从逆向表达、象征性意境两方面对波诗的艺术表现力加以阐释,使波诗丰富意蕴得到较为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美国当代诗人金斯伯格和法国现代诗人波德莱尔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前者在诗歌创作上对于后者影响的接受问题,指出两人的文学成就丰富了审美"同情说"的内涵,并在早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形成了一座经典传承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正孙玉石在《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把李金发的诗歌分为四个方面:他歌唱人生和命运的悲哀,他歌唱死亡和梦幻的境界,他歌唱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他歌唱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其中对死亡和梦幻境界的歌唱应该说源自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一、一组与死亡有关的意象不论是中国传统诗歌,还是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正面的、美的、能引起人们愉快感受的事物一直在人们的审美情感中占优越地位。但到了波德莱尔那里,审美情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梦幻诗是唐诗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中李白与李贺的梦幻诗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该文对李白与李贺梦幻诗的内容、成因以及思维方式做了比较分析,试图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晚唐诗人李洞约有三十首诗篇涉及蜀中.本文根据现存文献资料,试对诗人李洞的蜀中诗歌创作加以考辨,主要剖析了其在蜀中寄与侯圭、吴融、贾岛等人的诗篇.  相似文献   

13.
因时代、出身、个性、遭际等的不同,李白和李贺的诗歌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本文从意象的基本特点、仙意象与鬼意象、意象的疏密度、意象的跳跃性及意象的塑造等方面对李白和李贺的诗歌审美意象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审美意象的差异,才造成了李白和李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李商隐的无题诗无疑是最具异彩的一部分。就其表达感受的随意跳跃,寄托象征的朦胧泛化,以及那份难以忍受而又无可依托的孤独落寞和对空茫悲凉情爱的刻意唯美追求,这些若从今天的文学理论而言,可以说是带有了明显的现代派意韵。文学艺术由古代走向现代,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深化对人类心灵的各种雕刻描绘,就此而言,现代派文学应该是一种独到的发展和进步。而在所创无题诗中就表现出鲜明现代派意韵的中国古典诗人李商隐,理应具有一种非常珍贵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他别具一格的独特创造。由于其诗意婉转、扑朔迷离,再加上诗人自己曾说"楚雨含情皆有托",因而历来研究者对其创作旨意看法不一。文章拟就诗中的情感品质及格调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苏武李陵诗》简称《苏李诗》,是假托苏武、李陵之名而写的一组组诗,有关作者写作此诗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对诗歌的评价,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关于苏李诗的形成:《苏李诗》是从梁代的《李陵诗》中派生出来的;《李陵诗》并非后人伪作;《李陵诗》是汉末交州避难难民之作。苏李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离别诗具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波德莱尔的美学理论强调审美主体与自然的应和、美的独立性、从丑恶中发掘美,希望追求现象背后的美及其表现出的无限、永恒之美;他是较早地提出、运用"现代性"概念的美学批评家,他强调了现实的瞬间的美的重要性,其实质是审美现代性,他的现代性理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自己的美学思想自觉地贯穿于其审美实践中,致力于从丑恶、现象和现实中发掘并表现恶之美、现象背后的美和瞬间美;他的审美探索具有务实性和浓厚的实践品格,但是,其过激、极端之处也是我们借鉴与评价其美学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的词作中存在大量的酒及与酒相关的事宜,从中可以窥见作为女流之辈的李清照超越了当时的女性,他的行为与中国传统的闺范不符,这与她受到家庭成员及乡里戚友的影响,受到齐州化风气的熏陶有关系,在她身上,既有儒风,又有侠气,是矛盾,然而又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唐早慧诗人的李贺,其诗继承了韩孟的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而且还向唯美主义方面发展,具有"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及其"以悲为美"的主题基调,为晚唐唯美主义诗风作了先导.现从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出发,对其诗的冷艳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