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喜晨 《海外英语》2012,(3):139-140
《刘彻》与《离别长江畔》两首译诗皆出自庞德之手,前者译自汉武帝刘彻之作《落叶哀蝉曲》,后者译自唐代诗人李白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庞德以其意象派审美观和独到翻译策略,从读者认知角度出发,实现了汉诗英译过程中意象的真切传递。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思想家解构传统美学和建构新美学二者并举的重要时代.桑塔耶纳解构经典美学的“非功利性”和“普遍性”;建构“对象化”思维范式.桑塔耶纳认为美是情感的对象化.桑塔耶纳的“情感对象化”不是以外在客体对象表现主体内心情感,而是情感和感觉印象一起构建对象性事物.  相似文献   

3.
英诗是英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英语爱好者却往往望而生畏。本文对两首音诗的韵律作粗浅的赏析,初探英诗的音韵美,试图激励英语爱好者拿起敲门砖,敲开艺术宝库的大门。  相似文献   

4.
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号称美国诗坛怪杰。他之成为意象派创始人,因素甚多,但其中之一即是中国诗歌,特别是盛唐诗歌的意象影响,亦即严羽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庞德在所著《中国》(Cathay)一书中翻译了许多中国诗歌,其中包括古诗十九首和一些唐诗。他似乎对李白的诗特别感兴趣,因李白的诗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所以正投“恣行驰骋”的庞德之所好。此处拟择庞德所译李白的二首诗就其理解深度和翻译技巧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诗译与译诗     
本文论述了诗歌翻译的文体音律、语汇词藻及情致意蕴等三个问题。通过翻译理论的探讨和实例的讲解,推断出如下结论:诗译须讲音律,但音律可以改创;诗歌用语涵盖了“信”和“达”两方面的要求,同时,在文字上对原作的取舍增减是正常的;诗的神韵最关紧要,它难以捕捉,但意译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6.
你一定读过匈牙利的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1823—1849)的《自由与爱情》吧!“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极富革命激情的青年诗人裴多菲,采用匈牙利民歌体裁创作,写出了不少鼓动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号召人民为民族独立和  相似文献   

7.
有成就辉煌的唐诗与宋诗横亘于前,集大成的清诗辉映于后,明诗的文学史地位似乎一向不为世人所重,但明诗是古人留给今人的一笔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则无庸质疑。本文试从明代政治、明诗特色及其流派、明诗的文化品格、明诗有关分期的诸家说法以及选注、选译明诗等有关问题出发,分别加以鸟瞰式论述,以宏观把握的方式论述了明诗的研究价值与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诗译诗     
《海外英语》2011,(1):41-41
很多人都说,诗歌是最难翻译的,即使将意义翻译出来.也很难保留其原有的韵律和意境。然而。这可不是绝对的。我们的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许老的诗译,精雕细琢.三美齐备——意美、音美、形美。一起来欣赏吧!  相似文献   

9.
纵观百年文坛,"徐志摩"始终是一个比较鲜活的话题:其人其事、其诗其情,从其生前至逝后百余年间多次掀起关注、品评热潮,可谓历久弥新。文章着重从译介学的角度探析一下徐志摩作为诗人译诗优势与不足以及其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关系,也算是徐氏的一个新话题。  相似文献   

10.
王建,唐代诗人,门第衰微,生活贫困,因而也较多的接触了社会现实。尤其擅长描写风物风情.上至宫廷苑囿,下至市井乡村,这为我们研究唐代社会史提供一些很好的素材。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引用了一首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来体现唐代夜市的繁荣:“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在论及太炎先生早期的革命业绩时,鲁迅引录了章太炎早年在狱中所作的两首五言诗。其中一首为《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关于这首诗,课文下面的注释有些地方语焉不详,笔者在这里作些补充。 这首《狱中赠邹容》作于1903年7月22日,发表于《浙江潮》第七期,署名太炎。当时,由于章太炎在《苏报》上为邹容的《革命军》作序,并发表  相似文献   

12.
从中英两首诗的分析中讨论诗歌的可译论, 认为中外学者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表明"诗歌不可译"之类的看法实属片面.中国青年学人应该向老一辈学者学习,不畏艰难,刻苦用功,加强中英语言与文化修养, 大胆参与包括诗歌与对联在内的中国文学文化的对外翻译工作,为在新世纪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梦广汉市广罗中学严燕在五颜六色的花瓣上让风从我的头上吹过缓缓地飘落了,纷飞在一个记忆的天空 梦?!旺苍县英翠初中向阳我看见绿在消失很快它不见了在蓝天白云的春天让期待的乌云把我带到广阔的土地上,飘落在一场绵绵的雨中……啊原来这是场梦我哭了因为我看见美丽的地球变得  相似文献   

14.
译诗要象诗     
本文从翻译的一般标准入手,提出译诗的特殊标准——传情。作者通过对美国著名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名篇《哈莱姆》一诗的分析、对比(包括与汉诗的对比和译文的对比)、翻译,说明要做到传情,须求其形似、意似、神似,形美、意美、音美。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施颖洲的生平与译诗活动,并重点评介了他在待译作品的选择、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翻译中的借鉴与创造、译诗品评等方面的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16.
论译诗     
程前 《远距离教育》1997,2(2):37-39,44
本文针对某些名家提出的诗不可译的观点,阐述了这一观点形成的一些原因,提出了译诗与文学欣赏联系的观点,与不同语言诗歌形成的同一意境的观点,进而与“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联系起来,由此引出诗可译,但极难译及相对性评价译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杜浚的《变雅堂诗文集》的两首诗,卷三的《次团江》和卷六的《晚泊黄州》,颇受人们重视。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前者是杜浚的“佳作”之一,《黄冈师专学报》1982年第一期《东坡赤壁诗文选注》一文将后者作了注释,下题“杜浚”。  相似文献   

18.
戴望舒对新诗进行了执着而艰难的探索,诗歌创作的同时大量翻译英、法、西班牙等诗歌,翻译促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基础上选择性地吸收英法等诗的长处。译诗从形式、意境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戴望舒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他在不断地借鉴与创新中形成其独特的诗歌风格,也推动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