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农雨宁 《考试周刊》2011,(50):217-217
近现代时期,教育家们提出一些新的儿童教育的立场,而我们却误读了儿童教育近现代立场。本文主要阐述儿童教育近现代立场与我国儿童教育的误区所在,从而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所论述的“儿童教育”专指十五岁之前的少儿教育。这是因为古代中西方对于儿童年令的划分没有共同的标准,对儿童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如古代中国就把儿童称之为“蒙童”、“幼童”等。为便于比较,不产生误解,特作此说明。 中西方儿童教育在原始社会大致相同,都是儿童公有和儿童公育。男女在8岁前,不分性别地生活在一起,由妇女负责照管,八、九岁后就男女有别了。男儿由男子指导,学习男子应做的事;女儿由妇女教以妇女应尽的职责。原始社会儿童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都在氏族无偏无私的教导下,成长为合格的成员。其教育包括社会道德的、生产劳动的、宗教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文明成果和教育智慧。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研究仅限于若干朝代、个别专题和少数人物,既不够系统,更不够深入;对儿童教育思想的历史文化成因、发展演变规律、社会历史影响等也缺少系统研究和深刻把握。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系统梳理史料文献,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认真总结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实践,充分发掘其思想史意义;广泛运用历史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全面探讨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社会背景、历史成因及文化品性;辨证分析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本土特色和历史局限,正确审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儿童教育事业已得到迅速发展。到1999年年底,全国有幼儿园18万所,3~6岁幼儿在园人数为2326万,城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班)率达到80%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一年入园(班)率达到60%左右。我国已经在80%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目前有小学58万所,初中6.44万所,接受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在校学生近2亿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全国有特殊教育学校1520所,在校残疾儿童37万人。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已成为学前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民族传统文化中选择最能与儿童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文化样式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民间工艺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既体现着"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深厚内涵,又具有造型古朴、色彩鲜明等显性物化特征。以恰当方式将民间工艺引入幼儿园课程,不但能给予儿童传统文化的精神陶冶,也为儿童的实际操作、思维训练提供物质支撑,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易为儿童理解和接受。因此,民间工艺是使幼儿园课程得以有效实现文化传承与儿童发展双重价值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教育目的及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建立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了解,并结合特殊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我国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以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中一直以来是一个投资"盲点".为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使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负有责任.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超常儿童的鉴别和教育;家庭学校的地位应得到法律支持承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其教学更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超常儿童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国有十几亿人口,从理论上说,具有超常才能儿童的潜在基数非常可观,高达数千万。因此如何对超常儿童进行充分而有效的研究和教育。已成为超越个人、家庭的社会问题、国家问题。本着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出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思想和目的,从1978年开始,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一批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展开了全国性的超常  相似文献   

11.
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负有责任。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超常儿童的鉴别和教育;家庭学校的地位应得到法律支持承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其教学更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中一直以来是一个投资"盲点"。为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使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儿童教育环境是由教育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组成的,关于硬环境我们以古代书院为例进行研究,软环境主要由人际环境构成,这方面的内容表现为家庭教育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和兄弟关系,主要体现是"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主要体现是"尊师爱生"和"以文会友";社会教育环境中的邻里关系和同伴关系,主要体现是"睦邻友好"和"以德交友"。古代儿童教育环境思想研究对于现今儿童教育的择师观、择友观和择邻观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美国每年有大量的儿童进入寄养系统,然而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令人担忧的。本文就美国寄养儿童教育问题、主要原因、解决策略等几方面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我国寄养儿童的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缺乏独立的、专业的特殊儿童教育评估机构和统一的、明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评估体系。对特殊儿童进行科学评估,不仅能够帮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育,而且有助于其正确面对和解决各阶段发展上的困难,促进特殊儿童在教育体系内顺利转衔,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民国时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演进过程和特点进行伦理分析,围绕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伦理困境与出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教育行政决策伦理困境问题,有赖于社会各方利益诉求之间的妥协与和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有特殊责任;要建立流动儿童教育决策"伦理相关的动机观"、"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和底线公平伦理观;构建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准则,对决策活动进行道德审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应成为最重要的伦理准则;应采取弱势强补、逆境决策策略,对社会发展进行伦理"底线约束",防止社会发展的断裂;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教育责任分担机制,强化国家责任,形成合理的教育利益博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媒体和学者研究的热点。学界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取向与价值特征。文章从研究方法与学科视角两个维度对2004-2013年的文献内容进行归类梳理,展现已有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并对学者使用研究方法的总体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评述,以期为今后更全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一词起源于近代,但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人们就懂得了保护环境,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也早已有之。夏朝,人们懂得了“凿井而饮”。《周易》载有井泥不食,旧井无源,并十分注意对水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名片是通姓名用的卡片,古人把自己的姓名、籍贯、官爵和要说的事项刺在削好的竹片上或写在纸上,叫“谒”或“名帖”。《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就记载了一个与“谒”有关的故事:刘邦引兵经过陈留,郦食其“踵军门上谒”,要见刘邦。使者进去通报,刘邦正在洗脚,见使者说是儒生,就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公证的雏型——券书。券书相当于后来的契约合同之类,由官府制发,有的还由官府存档备查。凡是民间因买卖或财货发生争执而涉讼者,根据其券书来进行裁决。因为券书为官府所发,可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