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万首诗人(流传下来的有九千三百余首)。人们喜读他的作品固然因为他的诗雄豪沉实,清新丰润,在艺术上富于独创性,但更主要的大概还是因为他那灼人的爱国热情。他的充溢着爱国思想情感的诗篇,总是给人以巨大的鼓舞,这就是历代无数仁人志士读着他的诗无不产生感情上强烈共鸣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2.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七绝是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宋光宗赵惇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所作。原诗二首,课文选一。陆游一直主张抗战,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其时朝廷之上,无不以画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议”(赵翼《瓯北诗话》),激怒了统治者,几遭黜退。1189年冬陆游参加编修高宗实录,没几天,谏官提出:“陆游前后屡遭白简(弹劾官员的奏章)所至有污秽之迹”(《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十二)。并诽谤陆游以诗“嘲弄风月。”光宗赵惇  相似文献   

3.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陆游退居故乡山阴(绍兴)时写的。题中所指的时间,即公元1192年农历十一月四日。这年作者已经六十八岁了。他是六十五岁被斥罢归的,至此他已在家乡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丹心赤胆辉日月,青史孤灯照愚忠"。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的真实写照。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他生活在宋王朝由盛转衰。国土逐渐沦丧,王权日益衰落的时代。当时在南宋朝廷中,有主战与主和两派的斗争,陆游是主战派中的著名人物。由于南宋皇帝昏庸,偏安江佐,朝臣中主和派当权,致使陆游壮志未酬,抱恨终生。"六十年间万首诗",从陆游遗流下来的85卷《剑南诗  相似文献   

5.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①“铁马”句:梦见骑着战马跨过冰河作战的情景。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人,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自  相似文献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南宋时代的爱国大诗人陆游的名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公元一一二五年—一二一○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似文献   

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的爱国诗篇之一。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屡遭贬斥。在他65岁高龄之际,因上书要求出师北伐,遭到当朝以光宗皇帝为首的主和派的打击,66岁被罢官还乡,从此闲居山阴,再也无法实现他扭转乾坤,重整山河的愿望。他怀才不遇;意欲振邦却走投无门,心存报国却不在其  相似文献   

8.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系绍熙三年(1192)陆游六十八岁罢官后退居山阴时所作。由于投降派的谗妒,诗人“报国欲死无战场”,百感交集,壮志难平,故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冬夜,以遏制不住的爱国热情谱写成这首忠心映日、苍凉悲壮、豪迈昂扬的诗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诗人罢官病困荒村仍想为国守边的壮志不衰之情。首句起势不凡,悲而不哀。诗一开头,直抒胸臆时,从形象描写入手,披沙拣金,选取“僵卧”、“孤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一、感悟忠孝两全的陆游为了家国、大局的牺牲。二、品味诗词中包含情感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陆游身上所体现出的儒家精神的积极意义。二、打破脸谱化的陆游形象,感受真实的人性。教学内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钗头凤·红酥手》计划学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导入:陆游给人的印象总是“爱国”。这个结论有些脸谱化、粗略了。但凡是人,再虎吼有声,未免流血跌跤,未免纠  相似文献   

10.
香港作家杏林子所写的《生命生命》主要描写飞蛾强烈的求生欲,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还有杏林子对自己许下的诺言:绝不让时间从自己手中流失。杏林子在12岁时,染上了  相似文献   

11.
读了《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生命是什么?一只飞蛾在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时不停地抗争,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  相似文献   

12.
唐朝的杜甫和宋朝的陆游,也许可以说是最不潇洒,却又是最为真诚的诗人。国家的衰微,他们无法看开;民众的疾苦,他们无法看淡,因此只能痛苦、忧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文简称“《茅》”)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下文简称“《十》”),是他们著名的风雨诗,浸渍着自然和时代的凄风冷雨,满怀着伤国忧民的悲壮情感。因同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5课,我们试进行对比阅读。一、诗人生活处境相似两人都仕途多蹇,衰老贫困。《茅》是杜甫50岁时所写。安史之乱中,杜甫历经坎坷,被俘复逃离,为官又弃官,“三年饥走荒山道”,才辗转来到成都。依靠一…  相似文献   

13.
"生命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险峰,散发出诱人的光辉,吸引着你徒步向上攀登……"看完了《热爱生命》后,我的脑海中涌现出这样一句话。在生命的攀登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不知疲惫  相似文献   

14.
英国作家泰斯特写的散《记住我》是一篇脍炙人口、震撼人心的佳作。此篇幅简短,却主题集中。立意深刻。作写死亡,写生命临终的时刻,立意却是表达对死亡意义的思考。思考怎样“死”才会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实现更高的价值,同时表达了作对人类真挚的爱。  相似文献   

15.
杨朔是一位誉满中外的散文大家,《荔枝蜜》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时候,我就读过这篇文章。进入初中以后,经过老师的悉心讲解,我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深的感受。《荔枝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对自己吃荔枝蜜、参观养蜂场的记叙和描写非常生动,表达了作者对像蜜蜂一样的劳动者的赞美和歌颂,体现了作者要  相似文献   

16.
爱是什么?爱是宽容,是关怀,是永恒的挂念。我们的生命需要用爱来点缀,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快乐。生命需要爱。当你和朋友闹矛盾明明又是朋友不对时,就需要你用宽容和爱来化解。朋友希望我们的宽容能够使友谊复原,我们如愿以偿是因为我们“有容乃大”,能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朋友所犯下的错误。生命需要爱。当生活中有人的身体遭受病魔的侵蚀时,我们应该为他们送上一份关怀,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德兰修女就是这样,用一生去爱每一个人。她不知多少回在肮脏、污秽的街道上拥抱那些患病的人,甚至把他们带回自己的住处…  相似文献   

1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文简称“《茅》”)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下文简称“《十》”),分别是唐朝诗人杜甫和宋朝诗人陆游著名的风雨诗,诗中浸渍着自然和时代的凄风冷雨,饱含着伤国忧民的悲壮情感。因同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第25课,我们试进行对比阅读。一、诗人生活处境相似。两人都是仕途多蹇,衰老贫困。《茅》是杜甫50岁时所写。安史之乱中,杜甫历经坎坷,被俘复逃离,为官又弃官,“三年饥走荒山道”,才辗转来到成都。依靠一些亲戚朋友的接济,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有了暂时的栖身之所,并靠故人严武接济,过上…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生命也就刚刚开始,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目的也仅仅是有过些许朦胧的体会。我时常自问:“我的人生该怎样走过,且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往往是不得其解。读《捕梦网·生命的启示》,我从中得到很多感悟,对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有大梦初醒的感觉。《摔下楼的猫咪》这个小故事说,猫从低处落下反而比从高处落下更容易受伤。这是因为从高处落下它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调整姿势,准备降落。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12在面对问题之前,就应该去思考、去探索,及时调整自己,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把小事当作大事做。认真对待,才不会出…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一个筋疲力尽的人在贫病交加中走出荒野的唯一信念;生命,是一个被同伴无情抛弃的独行者在狼群中挣扎的全部意义;生命,是一个被饥饿吞没知觉的人吮吸狼血的根本缘由。生命,它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延续自身。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中简述了一个粗犷的荒野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秉着对生命的无尽酷爱,战胜了寒冷,战胜了饥饿,战胜了死亡,获得了自身生命的延续。我深深地被这样一个故事震撼了,也被人“要活下去”的坚强意志吸引着。这种精神几乎渗透了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紧紧地缠绕着我人性深处对生命的理解。生命的意愿是活着,然而,生命又…  相似文献   

20.
一只受伤的山雀跌落在草丛间。颇有“同病相怜”的作者同情地望着这只可怜的山雀试飞→伤痛→再试飞→再伤痛……积聚力量→再奋飞→飞上了向往的蓝天,迎着金色的阳光。不愧为生命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