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梁辰鱼作为推动昆腔大变革的关键曲家,其散曲集《江东白苎》的曲唱方式继承魏良辅以字声行腔的方法,使昆腔舒缓缅邈的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为《浣纱记》积累了丰富的作曲经验。《浣纱记》发扬昆腔新曲曲风、开创“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手法,第一次真正为昆剧演出打开了新局面。总之,梁辰鱼的昆曲创作为昆剧最终风靡于明清两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明代散曲家梁辰鱼创作了著名的传奇《浣纱记》。在结构上,它以吴越历史兴亡为主线,以范施爱情为支线;在人物塑造上,它以塑造历史群象为目的,几位主要人物的用力较为平均;在语言风格上,它兼有多种风格特征,决不仅仅是“雪艳词”。探讨以上问题,可以进一步发掘《浣纱记》的艺术内涵,纠正前人对该剧的一些误读,也可藉此对该剧在文学史、戏剧史上的地位作出新评价。  相似文献   

3.
梁辰鱼的《浣纱记》存的明刊本有7种,富春堂本《浣纱记》是刊刻时间较早的一种本子,带有浓厚的民间演出本色彩;《六十种曲》本则刊于较晚的明末,是《浣纱记》的定本,体现着文人的审美趣味。富春堂本与《六十种曲》本的《浣纱记》在整体的故事情节上并无出入,两版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体例及曲词内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沜东乐府》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百余年,散曲萧条,除朱权《太和正音谱》所记元明之际十六曲家外,从事散曲创作并有一定影响者,仅周宪王朱有燉一人而已。十六家中惟汤式一人传作较富,余或二三篇,或不闻有散曲。他们承元人余风,却无甚特色,不足以言派别。朱有燉是一个有才情通音律的的诸王,其《诚斋乐府》哀然成帙,堪称一家。集中不少曲子用语本色、风格恢谐,一定程度上振起了元人  相似文献   

5.
梁辰鱼《浣纱记》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辰鱼是明代嘉靖年间重要的戏曲家,其作品《浣纱记》相传是昆剧的奠基之作。明代及近代曲论家对《浣纱记》用韵有不同的看法。运用韵脚字归纳法对《浣纱记》45出、341支曲子的用韵情况做详尽的考察后,共得出21韵部:东钟、江阳、寒山、桓欢、先天、庚青、真文、侵寻、支思、齐微、鱼模、歌戈、车遮、家麻、皆来、萧豪、尤侯、敌国、独曲、列接、落索。分析这21韵部韵脚字,可见梁氏作曲时是尽量遵照《中原音韵》的,一些出韵的地方是作者方音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6.
李开先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除其诗文、戏曲成就响彻于文坛外,散曲创作也闻名于时。在其现存的散曲作品中,大量为感叹世事、抒发愤懑之作,曲风以豪放为主,但其中少量悼人之曲哀婉绵丽、情真意切、凄切动人,着实值得一读。这里选其套曲《冬·夜长不寐》试析之,以使大家能了解其散曲风格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7.
李开先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除其诗文、戏曲成就响彻于文坛外,散曲创作也闻名于时。在其现存的散曲作品中,大量为感叹世事、抒发愤懑之作,曲风以豪放为主,但其中少量悼人之曲哀婉绵丽、情真意切、凄切动人,着实值得一读。这里选其套曲《冬·夜长不寐》试析之,以使大家能了解其散曲风格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8.
冯子振是元代湖南本土作家中唯一一位从事散曲创作的诗人。其代表作[鹦鹉曲]是元人散曲创作的一朵奇葩,内容以抒写隐士情怀为主,风格豪放,间杂婉丽。卢挚和马致远两位外地作家也创作了一些反映湖湘生活的散曲佳作。  相似文献   

9.
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是昆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对于粱氏生卒年及《浣纱记》的创作时间,学界存在争论。经考证,梁生于正德十五年庚辰(公元1520年1月-1521年2月),卒于万历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2月~公元1593年2月);《浣纱记》创作于嘉靖末年,约公元1562-1566年间。  相似文献   

10.
梁辰鱼的《浣纱记》下场诗可分为四类:引用或化用唐诗的下场诗,引用宋诗或宋词的下场诗,引用俚语的下场诗,作者完全自创的下场诗。与《香囊记》《牡丹亭》的下场诗相比,《浣纱记》的下场诗形式不够整饬,俗语较《香囊记》少、较《牡丹亭》多,取材倾向于盛唐诗,尤其是李杜诗。这主要是因为传奇体制的规范化、传奇语言典雅绮丽化以及当时诗坛兴起宗盛唐诗、李杜诗的复古思潮。《浣纱记》下场诗在剧中起到了概括剧情、表现人物感情、评论人物或剧情、表现人物行动、预示情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作为欧洲歌剧创作的代表人物,他善于把德奥民间音调和意大利抒情风格融汇在一起,创造莫扎特式的富有歌唱性的、洋溢着诗意的美妙旋律。莫扎特的歌剧音乐优美轻快,形象丰富多样。喜用比较淳朴的德国民谣作为歌唱的旋律基础,剧情的发展用管弦乐队恰当的加以烘托,并伴有人声歌唱,这些特征使得他的歌剧生命力朝气蓬勃。  相似文献   

12.
歌唱者是通过歌唱艺术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人的情感的。为了更好地达到歌唱艺术的审美目的,必须使歌唱具有一定的风格。歌唱者将自己对生活和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融入到演唱之中,对作品进行独特的艺术处理,并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就能大大提高表演质量,丰富演唱的表现力,从而发挥出艺术审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屠格涅夫对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崇尚表现于他的作品中,他以哲人的智慧透彻理解大自然和感悟人生,认为大自然是净化人类灵魂的殿堂,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创作观。在其代表作《猎人笔记》中,他从自然出发,将由自然所激发的感触,通过纯粹的自然(生理、物理的自然)作为桥梁和粘合剂,把精神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也就是对人物的歌唱和钦服;他认为对自然的一丝不苟、无条件的服从和遵循是人性得以澄清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狂人日记》以短短六千余字揭露了几千年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吃人就是他的总罪状,而结束语中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分析了救救孩子这一呼喊其实表现了鲁迅深深的绝望,由此反映出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反抗绝望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5.
河西宝卷是广泛流行于河西走廊的一种民间念唱艺术,主要在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等地流行。河西宝卷题材涉及时事类宝卷、民间故事宝卷、文学作品改编、社会热点、现实生活类、革命战争类题材、历史类等,通过故事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对当下行为的反思。调研中看到,每一部宝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念唱风格和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出发点基本是劝人行善、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为主。文章根据河西宝卷的传承现状,运用五缘民俗学理论,从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及业缘关系的传承来分析目前河西宝卷的主要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狂人日记》以短短六千余字揭露了几千年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吃人"就是他的总罪状,而结束语中"救救孩子"的呼喊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分析了"救救孩子"这一呼喊其实表现了鲁迅深深的绝望,由此反映出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反抗绝望"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7.
梁山伯是一个历史人物,1600多年前在鄞州有一坟、一庙。900多年前的《义忠王庙记》记述了梁山伯生卒年月,籍贯,在县(今鄞州)当县令年代,政绩。并第一次将历史和传说完美地结合起来,于是有了梁祝传说。梁祝传说发源于鄞州(古县),是人民的清官情结演绎成爱情经典;从鄞州传播全国,开始是歌谣,后来是戏曲,现代是影视、音乐、舞蹈,并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相似文献   

18.
胡晓 《柳州师专学报》2012,27(3):135-137
声乐艺术融入影视作品中,给影片增加了更多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魅力。声乐艺术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独唱、对唱、合唱三种形式,影视作品中对这三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辅助表达影片人物的内心情愫,能渲染故事氛围以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南宋词人程垓“不失为宋词一名家”,但其生平事迹隐晦不彰;对程垓及其《书舟词》的研究也很少。本文根据关于程垓的一些有限材料及其词作,对其生平和交游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20.
歌唱是一种运用人声塑造音乐形象的艺术。演唱要使自己的歌唱能够富有感人的魅力,不仅要靠技巧,更需要掌握歌唱的艺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