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对中小学课本不断改版、不断探索的大环境下,西藏农牧区乡镇小学汉语文该怎样适应变化,怎样提高教学效率,让农牧区乡镇小学的藏族学生学好汉语文,掌握汉语文和应用好汉语文,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呢?本文就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西藏农牧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善西藏农牧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及途径的策略,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增强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的有效性,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通过对生物技术类学分子生物学教材的选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重点、实验教学、教师科研能力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适应新形式下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产生一定效用,但就不同区域而言,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能力、个体素质等不尽相同,不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类型和程度存在差别,而且效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性。西藏农村的特殊性使得公共产品的一些属性发生变化,更具有复杂性和动态不确定性,某些私人产品转化为准公共产品,某些准公共产品转化为纯公共产品。特殊性思考下的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对措施是完善西藏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适应西藏农牧区特殊性情况,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结构;衔接农牧民实际需求,构建合理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实现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传统素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今艺术设计对人才个性的培养要求。本就设计素描课程设置的创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与加强创造思维训练作了新的思考,为设计基础素描教学改革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西藏农牧民增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严重的“瓶颈”制约,农牧民的素质较低,与劳动力转移的要求非常不对称。因此.需要对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3-2018年西藏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本研究从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接受培训情况、师幼比五个方面对西藏农牧区学前专任教师发展状况问题,分别按照纵向的时间发展轨迹以及横向的城乡对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藏农牧区学前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年轻,骨干型教师缺失;西藏农牧区近一半的学前专任教师未评定职级,职称结构偏低;校级培训是西藏农牧区学前专任教师接受培训最多的形式,西藏城乡间在学前专任教师培训上发展不均衡;西藏农牧区学前师资配备逐渐充足,但是却低于全国整体师幼比。今后更好地解决制约西藏农牧区学前专任教师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不断实现西藏农牧区学前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以"园本培训"为重点,多种形式抓好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学前双语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鉴于西藏及西藏教育的特殊性,中央政府对西藏教育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均予以高度倾斜。1985年开始,对西藏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入学实行"三包"政策,该政策实行20多年后,部分农牧区贫困家庭义务教育支付能力仍然存在问题。本文拟以一位农牧区贫困生为个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藏农牧区人力资源的开发要立足于农牧区区情,要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农牧区当前教育体制,因地制宜地稳步发展农牧区教育,重视发展适合西藏农牧区的职业教育,切实加强农牧区的教育投资力度,依托教育有效开发农牧区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牧区的德育工作,探索具有农牧区特点的德育模式,那曲索县人民政府、索县教体局在教育厅、地区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在西藏教科所和社科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于2008年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以“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团结教育,推进农牧区德育工程”为总目标的区域性德育工作。把传统的德育工作与当前的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具有农牧区特点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长时间以来西藏农牧区初中由于地域条件等种种因素影响,化学实验教学存在实验仪器不足、药品匮乏;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实验教学得不到重视;教师欠缺实验教学中发现问题的处理分析能力;同时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监督不利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西藏农牧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筹优化实验仪器和药品配置对策;提倡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辅助教学等对策,希望对提高西藏农牧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创建于1975年的日喀则地区师范学校,主要为西藏日喀则、阿里两个地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这所学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面向农牧区、服务基础教育,为当地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五月,学校受到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表彰,被评为全区的先进集体。长期以来,由于旧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加上历史的原因,我们的中师教育存在着与农牧区基础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脱离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分配到农牧区小学上岗后,除了思想上的隔膜和不适应外,与农牧区教育教  相似文献   

13.
西藏义务教育问题与改革思考——以A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A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牧区学生的巩固率不高,教师不愿意教学倾向明显,管理者对学校工作感到痛苦和无奈的消极心理严重。以帕森斯的“AGIL”四功能模式为分析框架,提出学校系统要生存下去,首先要满足适应功能,并须尽快转变观念和思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让教育去适应西藏农牧区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挑战,党和政府提出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这个大背景下,从2003年秋,以实施新课程标准为总目标的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区全面展天。恰逢我执教初一年级数学课,有幸首先参与了本次课改,一个学期的实践感悟颇深,学到了新理论,进行了新探索,带来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通向农村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抉择。[1]西藏职业教育通向农牧区的路径探索,对于促进西藏职教体系建构、农牧民现代产业意识觉醒以及加快农牧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等诸多领域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更新理念、调整结构、制度创新等关键要素入手,扫除认识困境与体制障碍,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西藏职业教育理应担当的责任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三个方面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通过改革进一步突出了我校教学的航空特色,更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快速芡展,教学效果得到了增强,更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西藏农牧区义务教育在西藏特殊的自然、经济、人文环境下实施并取得成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通过梳理有关中央到地方在西藏农牧区义务教育制度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分析各项制度规则在新形势下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课程、教学、教材,信息的开放性,双语教师的培养,撤点并校与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稳步推进等领域的改革建议,从而更好地创建西藏农牧区义务教育从“量”到“质”的提升所需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对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药理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适应科研、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所需的本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能力,通过电类课程模块教学实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模块教学法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适宜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学习方式是这样阐述的:改变课程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如何将其落实到行动上,笔者认为,需要一个适应、探索、完善的过程。本文拟从一道高考试题入手,就教与学的方式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