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刚  刘代春  陶永春 《教育》2009,(2):49-49
四川省宜宾县双谊乡双风村小学位于连绵的群山之中,一条盘山石阶小路紧傍山崖,一路崎岖而上,才可抵达学校。去年末的一天,当我们一行来到这里时,由于正值放学时间,校园里孩子们正在打扫卫生,两位男教师光着脚,站在房顶上翻盖屋顶,两位女教师站在楼梯上递瓦。老师们笑着介绍说,连续一周的雨水,瓦房顶漏雨越来越厉害,教室地上到处是水洼,趁着这会儿雨停了,老师们要抓紧时间翻修屋面。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在上《狼牙山五壮士》那一课时,他让学生们读完课文后,就让学生们提问题。班里一位平日里不爱发言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我发现课文里多了一个字!”学生的这一惊人发现,让这位年轻老  相似文献   

3.
关注细微处     
下午,我随堂听一位老师的课.老师宣布上课时,学生们随着班长的口令很快站立起来.有一个孩子虽说人站起来了,却侧着身,躬着腰,埋着头,两手在书包里翻找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按照惯例,每次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都会早早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家长的到来。可今天,站在门口欢迎家长的,却是两位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校长的广播讲话都结束了,班主任老师还没有露面。“怎么回事?”家长们诧异地注视着教室门口。  相似文献   

5.
最美的答案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件事:在一场地震灾难中,一个人帮助一个盲人探路……老师让学生们说说这两个人的关系,于是有的说  相似文献   

6.
杨聪 《班主任》2011,(2):60-61
林意是个害羞、胆小的孩子。老师们课堂提问,叫到他时,他总是慢腾腾地挪着身子,好半天才站起来,嘴巴紧闭,低头不语,有时额头上还会渗出汗珠。刚开始老师们还能耐心鼓励他,等他回答,时间一长,林意的状况不见改善,老师们也就不怎么提问他了。到了四年级,换了一位姓李的语文老师。有一次,李老师叫林意起来朗读课文。林意顿时面  相似文献   

7.
黄中南 《广西教育》2012,(48):42-42
一次参加某城区的教研活动,听两他老师上研究课,一位在多媒体教室上,一位在普通教室上。各乡镇学校来了不少教师代表。课后,按惯例是两位执教老师先进行教学反思,再与听课教师瓦动评课。热烈的评课氛围,凸显了教师们对改进课堂教学的真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董文华 《师道》2009,(10):44-44
在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会上,一位老师讲《现代教育新理念》,现场互动环节时提问了一个问题:大家说说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哪些?老师们积极性很高,从改善师生关系上、从制定教学目标上、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说了很多,有一个老师站起来一下子说出了十多条,互动现场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班级里太文静了,不积极举手发言,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因此这个暑假,妈妈让我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希望我能有所改变,变得活泼开朗。在这次活动里我们有两位老师,有12名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还有一位志愿者大哥哥和一位志愿者大姐姐。第一天我们先互相介绍自己,我胆怯地站起来,低声地说出自己的名字,老师和同伴们用响亮的掌声来鼓励我,让我再介绍一遍。在老师  相似文献   

10.
八年级下学期,学区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满井游记》这篇课文.两堂课体现了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二位老师都选定了同一教学内容:“体会本文白描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值得深思的是,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没有完成这一内容.在课后的研讨会上,评课老师们针对“白描”教学环节,展开了激烈的评议,并对选择这一教学内容的合宜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1.
跳绳比赛     
为了庆祝“三八”妇女节,下午放学后,学校举行了女教师们的跳绳比赛。天气很冷,北风呼呼地吹着,但校园里却是热气腾腾。老师们都满面笑容,精神抖擞,憋足了劲儿。大家围成了一个大圆圈,中间有两个身强力壮的男老师在甩绳子,另一个在用摄像机记录这美好的时刻。女教师们四人一组轮流跳绳。最有意思的是潘老师那一组,绳子刚刚甩起,站在最前面的潘老师“哦”地大叫一声,哇!只见四位老师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把我们的肚子都笑痛了,这是因为她们没做好思想准备才闹出了笑话。但她们没有气馁,站起来,又接着跳了下去。跳的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2.
站起来"与"举起来"虽有一字之差,但意义迥然。看似是两个很简单的动作,但实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手段。回想起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曾经有过"站起来",也曾经有过"举起来",但从未比较两者的效果如何。读《"站起来"与"举起来"》这篇文章后,感触颇深。老师站在讲台上,面无一丝笑意,"未完成作业的站起来"、"下课打闹的站起来"、"上课迟到的站起来"等等。顿时课上的气氛凝滞了,"死"一般的寂寞。学生们低着头,怯生生、慢腾腾的一副惧怕的样子,不敢正视老师,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哪里还存在什么教学!更谈不上什么效果。一个老师要想上…  相似文献   

13.
画梦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梦。我也不例外,从小酷爱画画的我,长大后想当一位著名的画家。如果我是一位画家,我会背着厚厚的画夹,回到曾经度过美好时光的母校。那时候的母校,教学楼一定是十几层的高楼大厦,整个校园像花坛一样五彩斑斓、异常美丽。老师们满面春风地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讲课。我看到这美丽的场景,就把母校新的面貌和老师们慈祥的笑容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记忆中,学生时代的我是很喜欢历史课的,但让我印象深刻的历史老师却寥寥无几。我所喜欢的两位历史老师,他们的共同点是所上的历史课都非常活,具有激情,深受学生喜欢,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激动不已。因此,我永远底记住了这两位老师。也因为他们,让我更加喜欢历史。今天,当我也作为一位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我不禁深思:我如何才成为一位让学生永远记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因为我而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呢?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教师宿舍楼,我和贾老师比邻而居。一天清晨,我打开房门准备去上早自习课,发现贾老师门外站着三位女生,她们每人手里捧着几束栀子花。花香扑鼻,应该是新采摘的。看到我出现,学生们很高兴。有位胆大的女生送给我几朵栀子花,并向我打听贾老师是否在房间里。我敲了敲贾老师的门,她在里面应声了,我告诉她有学生送栀子花来。  相似文献   

16.
校园逸趣     
罗马帝国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道“: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学生答道。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相似文献   

17.
校园逸趣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课上,老师对学生说:“如果你们能做得出这道,我就每个人发给50颗糖。”不一会儿,学生们一个个站起来,向老师要糖。老师一看答案,鼻子都气歪了,气呼呼地说:“你全做错了,还想要糖?”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你要求做出来,并没有要求必须做对呀。”老师不声不响地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回把一袋砂糖扔到桌子上:“分吧,每人100颗。”老师:“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你会觉得他是一了不起的人吗?”学生:“是的,他一定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为不管怎样,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能活四百多岁人。”文学课上,一位年轻的女学生问教授是否看过…  相似文献   

18.
雄壮的国歌声中,全校学生站在操场上凝神静气,注视着国旗冉冉上升,整个操场庄严肃穆。此时,一位老师发现有两位学生仍在交头接耳地讲话,其中回头的那位同学看上去嬉皮笑脸,很开心的样子,与整个操场庄重的气氛极不和谐。老师走上前把这两位学生批评了一通,又给他们讲了一番道理,没想到其中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看站在队伍后的那几位老师不也在讲话吗!”这位老师无言以对。由此我又联想到另外几件事情:例1:学校“希望广场”前有块大草坪,一位同学为了少走几步路,从草坪中间横穿而过,一位老师看见后把这位同学叫住,教…  相似文献   

19.
一位年轻的教师执教一节低年级的语文公开课,一段生动得体的谈话后,进入了生字的复习阶段。学生们显得训练有素,加上低年级的孩子喜爱表现,所以在认读生字时,这些学生不但读得正确,而且声音洪亮。一个刚读完,另一个马上站起来大声读,一个比一个读得响亮。听课的老师都情不自禁地连连点头。轮到一位文静的小女生读了,只见她猛地站起来,张开小嘴刚要读,却又停住了。年轻的老师一边用教鞭指着那个生字,一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看得出,老师在等待,在给她时间好好回忆。一秒钟过去了,两秒钟过去了,小女孩还没有读出来。这时所  相似文献   

20.
教小学一年级的比大小、比长短、比多少时,学生常不能完整地表述答案。对此,有位老师在准备课中进行了高矮比较的分析。首先,把甲、乙两位学生请到讲台上,要同学们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由于不少小朋友说:甲高乙矮。老师反问:“是这样的吗?”学生还是说“是的”。于是老师与甲站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老师与甲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小朋友大声回答:老师高,甲矮。老师面带疑问地说:“刚才你们说甲高,现在又说甲矮,到底甲是高还是矮?”学生安静了,老师又与两位同学从高到矮站在一排,让小朋友再比一比,想一想怎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