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语文教学中对教材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固然重要,然而通过阅读、积累感悟进行思想教育更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杨颖聪 《新疆教育》2012,(6):124-12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是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因而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的目标: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作”。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朗读品味、审美陶冶、写作教学等途径,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促进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人格是学生具有善于提问,勤于思考、想象;勇于肯定自我,树立自信,表现自我;具有持之以恒、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个性品质。中学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前提和原动力: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条件;以隐性课堂教育为基本点,塑造创造性人格品质;以语文活动课为平台,引发学生完善自我人格;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养成能质疑、敢质疑的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因此,语文学科与学生的人格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①传统语文教育与人格的培养;②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与个性发展的弱化;③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回归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学生信任和羡慕的人,教师的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语文教科书不仅有语文知识,还有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语文教师,既要用教科书的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还应该注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内化学生品质的有效途径,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写作课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它是以学生为对象,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以系统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并结合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内容的一门课程。自古云“文无定法”,又云“教无定法”,可见写作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活的艺术,同时这也注定了写作教学的困难重重,有时写作教师全情投入,却收效甚微,致使教师不无尴尬,常有“吃力不讨好”的苦恼。我执教写作课以来,也曾饱尝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教学操作观属于学科实践论层面,是在语文教学观之下的微观应用层面的观念,它体现为对具体教学内容与教法的认知,直接呈现在教学实践中,是教师们最关注的部分。一、教学内容观1.三维教学目标观。自从新课标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之后,几乎所有教案中的"教学目标"都按照"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把日记教学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记使学生积累知识,提高写作水平,而我在长期的日记教学中发现日记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在点滴小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语文中的汉字识读书写、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有固定格式的文章的写作等视为“小语文”,而把文章中的文学思想、文化内核、道德熏染、美学辐射以及情感渐染视为“大语文”。“小语文”只能算做工具语文,应试语文;“大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大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格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教育目标之一。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格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美国在1991年发表的“美国2000年教育规划”中提出了五门核心课程,历史便是其中之一。英国把历史列为七门基础学科之首。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要学四年历史,在新的课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将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将人格培养寓于语文教育之中,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育的重要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弘扬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丰富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语文教学,要善于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善于诱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抓住关键词句,也能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意志。  相似文献   

15.
王君 《今日教育》2008,(10):54-55
“青春之语文”,是在重庆市著名特级教师黎见明先生的“导读”理论和文兰森先生的“导创”理论、龚春燕先生的“创新学习”理论启示下萌芽的一种语文观。 所谓“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  相似文献   

16.
王丽红 《双语学习》2007,(6M):41-41
语文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人格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与人格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中渗透着人格培养,人格培养又蕴含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与人格培养同等重要,提倡二者并重。  相似文献   

18.
“创意”这个词的含义是“具有创造性的意念(观念)”。在我的语文教改探索中,“创意”有三种基本含义:一是创新意念。包括教与学创新的意向、意愿、意趣、意识、理念,主要是指师生不断尝试有新意的、有创造性、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的动机和动力。二是创新意境。指由富含创新价值的学习材料、意蕴生动的思维场景、优美动人的教学情调等组成的教学生态,不仅指教与学创新的氛围、环境,而且指学习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活动,特别是指教与学创新能力生长、师生互促共创的过程。三是创新意味。指教师和学生对专题创新教学活动的评价、反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从培养学生自信心、发挥语文教学功能、走出语文教学课堂、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人格魅力的多种方法,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以汉语为主要教育内容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纵观古今,历史上不乏杰出的教育家及思想家,而在语文教育史上贡献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教育家,我认为当数叶圣陶,叶老从事教育时间和研究长达76年,对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要谈的重点是叶老四个"自由"思想在现在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