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摘掉车牌,打开车顶窗,一辆摆在中产阶级壮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仅一天就被人偷走,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07,(10):16-16
有记者从某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进入暑假后,该院的智力测试“大火”,每天都有20多个孩子在家长的要求下做智力测试。专家表示,学习好坏和智商高低的关联度不是特别大,带正常孩子测智力反而会伤了孩子的自尊。  相似文献   

3.
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有人形象地描述道:“斯坦福就是硅谷的孵化器”。时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的弗里德克·特曼很有先见地认为,高校的未来在于人才。为此,特曼提出了著名的“学术尖端”的构想,这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吸引顶尖人才,二是树立顶尖科系。  相似文献   

4.
从2011年开始,类似小学教师勒令家长带孩子测智商、皮纹是智商的反映、心理测试在招聘中被广泛采用的新闻不绝于耳。这让我想起了科学中存在的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在研究中被大量运用、甚至司空见惯的概念,一旦严格去追寻其背后的定义,却往往众说纷纭。智商是个模糊的概念。美国的一位自由作者斯蒂芬·默多  相似文献   

5.
辛晓利 《今日教育》2010,(10):50-51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这样一次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特意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后,就被人偷走了。另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没被人偷走的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也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磁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辛巴多曾做过一项实验:他把两辆同型号的轿车故意丢弃在斯坦福市两个不同的社区,其中一个社区是斯坦福市较为富裕的A社区,另一个则是斯坦福市区相对比较贫困的B社区。因身处不同的境地,这两辆车有了不同的遭遇:丢弃在A社区的车一周过去都完好无损,而丢弃在B社区的车,没过几分钟时间,  相似文献   

7.
8.
周丽 《生活教育》2008,(12):34-34
据《重庆晚报》报道,日前,120名6至16岁的中小学生来到重庆奥体中心.体验了一次新颖的"胆商"测试。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孩子"胆商"不及格。记者翻阅了几十份测试问卷.发现"平时很活跃.一到台上就很害怕""不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遇事总喜欢征  相似文献   

9.
“你具备家长的教育资格吗?”如果我们向父母们提出这个问题,你要么受到冷眼和嘲讽,认为这是对他们作为父母人格的不尊重和蔑视;要么认为这是连小孩都知道的问题,不足挂齿,不屑一顾。其实,从孩子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的角度来看,仅仅具有法律上认可的血缘关系的父母并不一定具备担任家长的教育资格,也就是说,仅仅给予了孩子生命的家长并不必然具备胜任教育孩子的资格。  相似文献   

10.
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段通常较短,养育也好,教育也好,一大责任就是逐渐延长这种注意力时段,让孩子们慢慢地发展出专心、耐心、有长远打算等基本的"成功品性"。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Walter-Mischel领导了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并经过二三十年的追踪观察,有力地证明了这种"成功品性"的重要作用。实验的过程是把一组4到6岁的孩子领进一间屋子里,在他们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论主要来源于其长期的教学实践,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对象的所谓“材”,是个体诸方面因素的综合,孔子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学生的性格,他还注重分析了了解学生的智商,学习的进度,志愿与兴趣,专业特长等各个方面,掌握学生的这些个人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周云龙 《生活教育》2011,(11):27-28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耐人寻味的是,谢赫特曼曾因这一发现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30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小学阶段。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的背唐诗也好,学外语也好,都不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孩子和孩子之间,不会因为一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多背诵几首唐诗或多记住了几个外语单词,就会拉开了多少智商的距离,那只会满足干做家长的虚荣和自得。与此同时,做家长的往往能够看得清楚的是,逐渐拉开距离的是在孩子的小学阶段。饭是一口一口吃的,  相似文献   

14.
朱兆斌 《教育艺术》2005,(11):40-42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心理实验证明:某次智商测试结果,可能使老师放弃了通过平时观察得到的判断,并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对智商测试“成绩好”(事实上不一定好)的孩子期望高关注多态度好,对智商测试“成绩差”(事实未必如此)的孩子期望低关注少态度差,乃至放弃努力。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被学生感知后又进而影响学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人人都有过应激的体验,坐过山车时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考试失败时难过沮丧、内疚悔恨,约会迟到时心急火燎、焦躁不安,与朋友吵架时怒火冲天、情绪激越,工作压力太大时失眠多梦。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应激的时代,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杜波伊斯(Dubios)曾经感言:"现代人已经不太需要去对抗饥寒交迫的窘境和其他有伤身体的危险,但是他们必须对付排得满满的日程表、繁忙的交通、噪声、拥挤、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尽管学校、家长一再禁止,但效果甚微。因为电脑游戏的诱惑实在是太强了。既然如此,如果借助电脑游戏来引导学生,把玩游戏变成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的手段,如何?  相似文献   

17.
某地教育局辖下有个“特殊教育中心”,每个学期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这里门庭若市,好不热闹。往这里跑的人的目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争取‘弱智’”。原来,这个教育局辖下中心小学有近60所,为了监控各校的教学质量,教育局规定每个学期都要组织统考或抽考,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实绩的依据之一。教育局在发件时明确规定,为了公平起见,除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个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头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一家知名的"特殊教育"方面的期刊向我约稿,要我谈谈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的问题。大概知道我是从事普通教育工作的,所以编辑特别提示要我谈谈特殊教育应该向普通教育学习些什么。我想了好久没有动笔。特殊教育应该向普通教育学习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到现在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想法。倒是另一个问题一直在引发我的思考并让我产生了写作的冲动,这就是:普通教育(主要是指普通中小学教育,下同)应该向特殊教育学习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渴望,人总是喜欢表扬或奖励。来自他人的表扬或奖励,总会激起愉悦的情绪体验,令被表扬者信心十足。这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于是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