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并着重对构建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作了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国家、社会和高校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把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一、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新时期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1.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对高等教育来说,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时代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落到实处。①高等教育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相似文献   

3.
如何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发展八字方针—"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加以解决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的矛盾和问题。下面本文就大学生社会化公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自主创业将显得越来越必要和可行。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产学研一体化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产学研一体化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是当今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校园安全的现实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8.
朱蕾 《文教资料》2010,(34):199-201
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作者从市民社会自身矛盾发展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高等教育滞后的视角.分析了导致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通过一系列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得出结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观念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也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成果,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蓬勃发展也给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探索社会实践教育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面临严峻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经济发展形势、维护社会稳定和根除教育弊端等均要求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学习借鉴德国双重教育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优化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发展对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操守教育的需求已很突出,拓展性地探索对医学生职业操守的培养,使医学生将过硬的专业知识与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高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健康事业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师教育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师范院校转型还是综合性大学开设师范专业,师范生的培养逐渐进入综合大学环境中。如何保留学生的师范特性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成为一个良好的途径和保障。试图通过改革师范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模式,结合温州大学的实践,来探讨师范生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in nursing, pharmacy, teaching and law, but there is a lack of studies on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body of knowledge by revising the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framework ‘Conceptualising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Student Socialisation’ through the findings of a broader study on the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nrolled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degrees at a particular Australian university. The study examined diverse stakeholders’ perceptions of attributes needed by Chinese graduates with Australian university qualifications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entering the Chinese hotel industry. The revised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Framework’, suggests different processes for enhancing the socialis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an Australia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degree through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eamwork and mentoring; and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Furthermore, workplace socialisation emphasises mentoring and recognises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career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revised framework explains how the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of students and graduates. The revised framework, which has a cross-cultural dimension, is generic an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fields of study and to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one aspect of a nationally funded research project on contract cheating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The project explored students' and educators’ experiences of contract cheating, and the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it.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key findings from non-university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rs (NUHEPs). It compares survey responses from 961 students and 91 educators at four NUHEPs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findings from eight universities (14,086 students and 1,147 staff). NUHEP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report engaging in contract cheating in similar ways. However, while NUHEP educators spend more time teaching academic literacies and discussing contract cheating, NUHEP students are 12 times more likely than university students to report use of a professional academic writing service. Both NUHEP and university educators require systematic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students’ contract cheating behaviour. NUHEPs need to be cognisant of students’ vulnerability to commercial contract cheating services, and ensure they have access to timely academic and social support.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变化。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身心素质,还要求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较高的相关职业素质。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使之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首都高校本科四年追踪调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录取方式的大学生本科四年专业兴趣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录取方式对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影响不同。相较于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录取对学生初始专业兴趣的负面影响更大。调剂志愿录取的学生在大一阶段的专业兴趣也显著地低于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而随着大学四年的发展,非第一志愿录取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逐渐增强。虽然三类学生专业兴趣发展的趋势不一致,但是在兴趣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自我主动的参与行为、专业课程教学和内容本身的充实度对专业兴趣培养的作用更大,而非强调出勤等制度化手段。所以,在高等教育阶段,应针对不同录取方式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方法培养专业兴趣。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模式会因高等教育环境、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不同而有所不同,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高校资源、专业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从系统观和整体观来看,社会需求、高校资源、专业教师和学生是一条互为依托、前后衔接、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的“生态链”。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德育专业素养是影响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高校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因素,是其专业伦理发展的根本要求。德育专业素养内容包括德育专业观念、德育专业能力、德育专业智慧。提升辅导员德育专业素养需增强从业幸福感,培养志业精神;弘扬优秀群体文化,陶冶文化品格;开展德育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专业协会为美国大学学生事务与美国高等教育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专业协会的建立,制定、推行和规范了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标准,界定了学生事务人员对学校和学生的伦理责任,倡导了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保障了校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