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信与可爱     
正王国维是学贯中西的学术泰斗,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各个门类,无论诗词、戏剧,还是甲骨文、《红楼梦》等均有开创性研究,具有独到的造诣。他对西方哲学作了深入的探究,受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影响很大。王国维有这样一段话:"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治学路向的转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的一生不断转变治学路向,倾注着对“可爱”与“可信”的双重寻求,以希望解答“人生之问题”。哲学研究使他陷入“可爱”与“可信”的两难;文学研究使他获得短暂的直接慰藉;史学研究,于经史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而其困扰他的“人生之问题”始终未能获得真正的解决。但王国维的学术研究中对“可爱”与“可信”的双重寻求及其“困境”,展现了形而上学与实证科学的内在紧张,反映了世界范围内整个近代哲学的两大思潮——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冲突;触发人们思索:人文学科领域能否将“可爱”与“可信”统一?  相似文献   

3.
流行的“教育学”文本不可信 ,不可爱。不可信是说“教育学”缺少逻辑的力量 ,不可爱是说“教育学”缺少写作者思想“教育”时显现的个体 ① 生命之光 (思想作为动词 )。本文从揭示“教育学”不可信、不可爱的命运入手 ,将拯救教育学的命运部分地交给与“教育”有着原初的亲缘关系的教师 ,因为教师的“师”不仅仅是“会计师”的“师” ,即不仅仅是专业人员 ,而且教师有可能是“儿童天国的引路人”[1 ] ,也可能是“儿童误入歧途的作俑者”。  相似文献   

4.
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Williams)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英国时报》称其为“他那个时代最有才华、最重要的英国哲学家”。与对罗尔斯、德沃金等人的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于威廉姆斯的哲学研究显然很不充分。就政治哲学而言,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代西方学者正热衷于罗尔斯等哲学家的思想,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言语”与“辩论”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中国人对巧言善辩一向持反感态度,认为它是产生不和谐的祸道之一;而美国人则认为言语是表达思想的最有效途径,有利于解决分歧。不同的古代哲学是导致中美“言”“辩”观之差异的原因。中国古代儒家对“仁”、“礼”、“和”的追求以及道家对“无为”的追求是其“言”“辩”观的哲学基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修辞学则直接导致了美国的“言”、“辩”观。  相似文献   

6.
著名学者王国维(1877—1927)是中国美学与文学批评史上,首先引用西方美学与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文学的美学家与文艺理论家。王氏早期一度耽读康德、叔本华、尼采等西方哲学家著作,深受其哲学思想的熏陶;但后因发现“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而觉“烦闷”(《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分》),为摆脱这种矛盾的思想状态,乃转而从事美学研究与文学批评。自1902年至1912年王氏先写下了《红楼梦评论》等具有较浓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论文,后写出影响很大的《人间词话》与《宋元戏曲考》。写于1908—1909年的《人间词话》是一本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制而又注入了新观念血液的词论名著与美学论著,其内容的核心是标举“境界”说。王氏说:“沧浪(严羽)所谓‘兴趣’,阮亭(王  相似文献   

7.
谁是我们学校最可爱、最搞怪的人呢?同学们一致认为是“老董”——我们那可爱第一、帅气第二的语文老师.他很乐意我们这样叫他。  相似文献   

8.
叶菊艳 《教育与职业》2006,(34):104-106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胡洪(笳)、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他是现代中国文化学术领域的大师和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们主要代言人,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在文化,教育,科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矛盾修辞法”(Oxymoron)是指用两种不相调和的特征来形容事物,以达到警句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truelies(真实的谎言),cruelkindness(残酷的善心)等。事实上,在英语中还有一些词,本身就具有相互矛盾的意义(ContradzictorySenses)。它们是英语翻译的陷阶,稍一疏忽,译文会与原文谬以千里。我们知道“confidence”意思是“可信,信使’,如果这样就以为“aconfidenceman”是“可信赖的人”,那就大错特错,正相反,他是最不可信的“骗子”。所以,我们在翻译时绝不能想当然,要慎之又慎。以下略加举几隅。Art意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眼于冯友兰的最高境界即天地境界,从觉解与诗意、有我与无我、信仰的意志与意志的信仰等三个方面,把冯氏的天地境界说与王国维的艺术境界说作一比较,来阐述其哲学中的美学意蕴和美学中的哲学意蕴,使哲学达到既“可信”又“可爱”的境界统一。尤其是两人所追求的人类自由存在意义,使他们在“同天境界”和“艺术境界”中,共同运用了中国道享境界理论,不禁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1895~1990),河南唐河人。中国著名哲学家。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境界说”,冯友兰哲学中的境界是指由人的主观觉悟和了解造成的精神状态。后人评价他的境界说:“明‘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之天理,泄‘人生的意义在于觉解’之天机。”上述的评价是否中肯呢?读一读《人生的境界》便知。笔者认为,把握以下“四个一”是解读本文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傅统先教授(1910—1985)是中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学家,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对于杜威学说的译介和研究、对于皮亚杰学说的译介和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至今不衰。今年,是傅统先教授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他对中国教育学术的重要贡献,我们于2010年7月17日,对傅先生的开门弟子(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陆有铨先生进行了访谈。这次访谈,可以从一个侧面,呈现傅统先教授的学术人生,加深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知心救失     
学者(学习的人,指学生)有四失(缺点,毛病,偏向),教者(教导的人,指教师)必知之(代词,指“四失”)。人之学也,或(有的)失则(于)多(贪多),或失则寡(浅陋),或失则易(交易,谓“见异思迁”),或失则止(遇难却步)。此四者,心(心理素质)之莫同(各有差异,莫,不)也。知(了解)其心(学生心理素质的这种差异),然后能救(救治,纠正)其失也。教也者,长善(发展优点)而救其失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哲学基础、艺术实践等方面探讨中西移情理论的异同。中西移情理论都认为移情是人之“情”向外界事物的感入与外射,主体和对象之间构成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两者的不同主要是:(1)“情”的内涵不同。西方所谓之“情”主要指人的性格、人的生命、人的整个精神气质;中国之移“情”则主要指情绪、心境。(2)移情方式不同。西方是扩张的自我同化一切,表现为由“我”及“物”的单向流程;中国则是主体与对象平等相待、互为作用的感应与寄托。  相似文献   

15.
魏爱军 《班主任》2002,(10):38-39
一、个案基本情况小阳今年刚转入我校四年级学习。他个子有1.60米,人比较聪明,但不爱学习,作业拖拉,行为懒散,态度冷漠,课内课外爱吵闹,常常故意大声喧哗。父母对其已失去信心,认为孩子一无是处。同学也看不起他,认为他是一只不受欢迎的“丑小鸭”。  相似文献   

16.
李敏 《考试周刊》2010,(24):213-213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又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它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具体而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上“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王国维第一个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观。王国维坚持哲学是一般方法论原理,认为哲学是教育学之母,研究教育的人一定要懂哲学。他的“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观有着深厚的哲学理论渊源,其重要哲学基础是德国理性哲学家康德的知、情、意三分论,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及古希腊圣贤的“德福合一”论等。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不给哲学加引号,不专门指掉书袋的“学问”的话,如果哲学指的是对“何谓良善生活?”以及“良善生活如何可能?”的普遍关怀,那么,当代中国教育所受哲学之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相似文献   

19.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体系及取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能力不同于心理学中的“人类生来就有的潜能”,不同于哲学和社会学中的“一般能力”,也不直接等同于普通教育学中的认知能力或智力,它是个体在一般素质与具体工作情景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具体的“职业能力”、相关的“学术(学科)能力”和“普适性能力”。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能力观正由“学术能力观”向“职业能力观”转变。  相似文献   

20.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比如,“这个人是坏人”、“这个人是小偷”、“这个人不诚实”等。这里的“坏人”、“小偷”、“不诚实”,就是社会给这个人贴的“标签”。社会标签理论认为,这些标签不一定能从客观上反映这个人是什么(因为有些标签是社会错误地加给某人的),但它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将会“变成”什么。因为标签改变了别人对被贴标签者的认识,也改变了被贴标签者本人对自己的认识,进而影响到他的发展,并使之最终成为标签所标定的身份。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