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海燕 《考试周刊》2012,(12):174-175
审美素质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整体性素质,包括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多种美的欣赏、评价和创造能力。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双方在对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理解、评价基础上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其直接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懂与不懂 常听人说:“我很喜欢美术,很喜欢欣赏美术作品,可就是不懂美术,不懂得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云云。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美的客观对象,同时也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主体,美的客观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关系,就构成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活动、审美习性、审美观点,从这个意义来说,可以讲,人人都懂美术,都懂得欣赏美术作品,所以高尔基说:“人,按其本性来说,就是艺术家,他无论如何处处力求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美”。  相似文献   

3.
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感受美术作品的外部形式美开始,逐步深化到对作品内容美的认识和理解,并经过长期积淀,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的过程。因此。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指导要分两步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鉴赏 1.美术欣赏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 (1)认识作用。美术作品是运用具体形象反映生活的。我们通过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艺术形象的欣赏,可以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不同事物的风貌和精神。 (2)教育作用。美术作品中的具体艺术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也包含了美术家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对生活的评价和认识,观赏者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依旧停留在表层水平,难以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深层内涵,这极不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影响他们创造美的能力。高职美术欣赏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美术欣赏教学,是高职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手工制作教学是对聋人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形成基本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承担着指导聋人大学生欣赏美的事物和创造美的作品的活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审美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审美观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湘 《学前教育》2010,(12):17-18
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和谐、令人愉快、思想上无拘无束的探索。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儿童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想像、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对美术作品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体验和认识。相对于成人的美术欣赏来说,儿童由于其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欣赏还处于浅表层次,有更多的直觉因素参与其中,但儿童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加深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敏感性,从而在生活中更加自信、主动、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相似文献   

8.
美的创造是以欣赏为最终目的的。人们对美术的欣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高级活动。在欣赏的过程中,人们会对作品进行一定的评价,并从心理上对他人的创作进行感受和体会,形成独特的认知。欣赏与创造是分不开的,学生可以从欣赏中体会到作品独特的美感,还能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此外,美术作品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也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它能让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逐渐加深。欣赏的越多学生对美的认知就会越深刻,不断地发扬美术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引导他们进行美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是人类共同的理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学校的美术课日益得到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认识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对生活深刻感受的具体体现,是情感、道德、理想和审美的结晶。优秀的美术作品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从而使人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鼓舞。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融造型、色彩、审美为一体的多元化载体,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的教育系统中,美术课程的教育是一门兼具抽象和具象的教育课程,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小学生掌握美术课程中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培养其对于美术的认知,认识美的事物,欣赏美的事物,同时掌握基本的美术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美。这样才能使美术课程具有充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目的 ,是为了激励幼儿 ,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因此 ,教师在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 ,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 ,尊重幼儿的个人见解 ,不能把自己的见解强加在幼儿头上。幼儿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许多方面与成人显然是不同的。教师要抱着欣赏幼儿爱护幼儿的态度去评价他们的美术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美术评价的激励作用 ,增强幼儿运用美术语言能力。一、教师应正确认识幼儿的美术作品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之前 ,首先要了解幼儿画画为了什么。有人认为 ,…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阶段,欣赏课占有一定的比例,美术教师如何教会学生欣赏作品是很重要的.而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欣赏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因为美术作品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指美术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和人类自然语言具有相似的性质,他们都是一种符号语言.另外由于美术家表达的情感不同,选择的语言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授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新课标指出,通过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要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相似文献   

14.
高中美术赏析课程是要让学生在欣赏中外美术作品时,经过教师的指导,能够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美的鉴赏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然而,要想让美术欣赏课能够达到这些效果,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篇文章就将对高中美术欣赏课赏析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5.
美育就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审美教育?它就是有关于创造美与欣赏美的一种美学教育。艺术创作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是美学教育主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方式,传授审美知识,把当代审美观念,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认识美的水平,使他们成为有审美观念的人,更要美化学生的心灵、语言、行为做为根本目的。而生活中的美就是通过学生学习后在生活中充分运用美术知识,发挥想象力来发现美、判断美。审美教育的实践性非常强,美术教育也只有从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改革中,高中美术欣赏课程已成为审美教育的核心,通过欣赏直观的美术作品,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美术欣赏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必需的知识要素,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美术概念及社会作用,并认识美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进而探讨美术作品的情感与精神表现。美术欣赏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从生活中真正感受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幼儿,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因此,在组织幼儿评价活动时,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幼儿的个人见解,不能把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幼儿。幼儿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许多方面与成人显然是不同的。教师只有抱着欣赏幼儿的童心、接受幼儿的天真、爱护幼儿的稚嫩的态度,才能真正发挥美术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幼儿使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情感的能力。 第一,教师应正确认识幼儿的美术作品。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了解幼儿画画为了什  相似文献   

19.
在美术作品欣赏中,引起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是至关重要的。美术欣赏是一个陶冶心灵、感受美的过程,好的教学氛围就像大家看不到、摸不到的催化剂一样,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象力在美术欣赏课中起着关键作用。精心、正确地选择美术作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李明煜 《考试周刊》2014,(69):185-185
<正>就整个美术活动过程来讲,美术活动包括美术创作与美术欣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美术欣赏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作品只有通过人们的欣赏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美术欣赏不仅是简单的观赏、观看,还要赋予美术作品"第二次"生命,让美术作品真正成为现实的美术作品,体现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一般学生而言,对于美术作品只是一种表象上的认知,其实并不能达到可以欣赏美术作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