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器械,无创缝线和显微外科技术,对损伤血管施行端端吻合、自体静脉桥接移植或直接缝补血管。结果 24例血管损伤病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经半年至2年随访,多普勒仅检查所有吻合血管正常,血流通畅。结论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65岁,双眼视物模糊1年。在医院检查发现,惠有双眼底缺血、玻璃体混浊和轻微白内障,但是满视野检查结果正常。我很担心自己的眼睛,请问视物模糊若继续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目前这位读者所提供的诊断,不够充分,无法就此给其一个明确的治疗方向和发展趋势的预测。玻璃体混浊应该不会影响患者的视力,也不需要治疗,但应检查排除其他引起混浊的原因,如出血、炎症等。  相似文献   

3.
一般情况下,通过在血管中注入造影剂在X光下所显示的影像来检测血管会受背景噪声、血管形态模糊和目标混杂等影响,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过完备字典的图像稀疏表示的血管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建立一个关于血管图像的背景图像的过完备字典,然后用SRC算法会得到一个系数矩阵,并利用系数矩阵与字典矩阵相乘,便能重构出一个底板图像。为了突出血管,只需将重构的底板图像与原图像做相减,这样得到的新图像就能去除噪声,使血管能在视网膜眼底图像中更清晰地显示出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视网膜眼底图像处理效果良好,使视网膜眼底图像中的血管能更容易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血管性痴呆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VD组34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VD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比正常对照组要大,且VD组左颈总动脉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以及左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VD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5.
例1:患者男13岁。2个月来,疲劳后觉头晕,视物不清,不敢活动。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四肢发凉。意识清楚,每次发作半分钟左右即消失,发作间隔不定。既往健康。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正常,皮下无结节,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无异常。颅神经无异常,眼底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佳,感觉无障碍,生理反  相似文献   

6.
<正> 1992年2月我院收治了一名表现四代连续遗传的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先证者王某,女76岁,病志号58807。双眼反复阵发性胀疼,视力逐渐下降20余年,近一周加重。眼部检查视力:右眼黑蒙,左眼0.2,双眼无充血,角膜轻度水肿,前房浅,瞳孔正园,对光反应右眼消失,左眼迟钝;双侧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视孔无色淡,边界清,生理林扩大,c/b 右0.8、左0.6;眼压:右眼5.62 KPa,左眼4.77 KPa。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量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冠心病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2.冠心病组内皮舒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单支、双支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结果比较,以斑块存在为预测冠脉病变的阳性指标,敏感性为83%、特异性75%。结论:冠心病患者多合并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以彩色眼底图像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眼底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从中获得拱环(黄斑)、灌注区、亮点、血管芽及它们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帮助眼科医生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9.
满某,男,5岁,1985年7月无明显诱因右眼上睑下垂,20d后自然缓解,1986年1月疲劳后双眼上睑下垂加重,于同年10月10日到我院初诊。体检未见异常。双眼视力1.0,眼球运动无受限,双眼底正常。双上睑下垂遮盖角膜3mm。疲劳试验阳性;Cogan眼睑颤动呈阳性。肌注新斯的明后10min,双眼上睑下垂恢复,睑裂恢复正常大小。注射后1  相似文献   

10.
在中长跑教学中学生出现极点怎么办 ?在长期的训练与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到了几点效果不错的做法,介绍给同行,供参考。   1.让学生尽量睁大双眼。这样可以支配瞳孔开大肌的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抑制中枢的惰性,加大颈部肌肉的紧张度,使调节头部血管的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的活动增加,导致血管舒张。这样可以增加脑的供血量,维护脑的正常功能。   2.让学生加大吸气深度。降低呼气频率,并且每一次呼气尽可能多地把停留在呼吸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以便吸氧量的增加。其具体作法是:呼吸时伴随提肋提肩动作,这样可增大胸腔容量,使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方法对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血浆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30例正常成人血浆中VEGF进行检测分析。结果: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随分期、分级的增高而增高;膀胱癌手术前患者血浆中VEGF的浓度高于手术后。结论:1.VEGF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2.血浆中VEGF水平可有助于预测膀胱癌患者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28例脑梗塞患运用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技术治疗的实践,探讨其具体的疗效和护理技术。方法:常规要求操作。结果:显效占21%,有效占79%,无无效病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开展放射状角膜切术以来,发现三例术前用普通镜片矫正视力不佳,而用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达到1.0以上者,术后视力均达到1.0以上,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一:王××,男性,19岁,现住河北省安新县洋坻口乡大张村。主因双眼近视十年,来我院就诊要求双眼行R-K手术。裸眼视力:远视力均为0.1,近视力均为耶格1.双眼前节正常、屈光间质清、眼底正常、眼位正、散瞳验光右-6.50DS,左-7.00DS,插片矫正视力右1.2,左0.3,患者戴用自备的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右1.2,左1.0。行双眼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后第二天视力右1.0,左0.8。术后三个月复诊视力右1.2,左1.2。  相似文献   

14.
睫状体神经鞘瘤相当罕见,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我室去年偶遇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3岁。主因左眼视物不清,眼前似有东西遮挡三个月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5.0,左4.3。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睫状无血,从角膜缘12-3点处于角膜后可见一球形隆起,隆起从角膜缘开始伸向瞳孔区,约占瞳孔区之1/5,表面光滑,呈黑灰色,其上无血管。眼底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睫状体肿瘤,遂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与睫状体分部粘连紧密,后部容易剥离,肿物质软,与虹膜无粘连。术后左眼角膜透明,瞳孔圆,大小正常,出院时视力4.7。病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CD31、MMP2、MMP9、CathepsinD在恶性黑色索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株制作小鼠恶性黑色索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每天随机抽取一只小鼠处死.共12d,获得肿瘤样本114例;HE染色、CD3l、CathepsinD、MMP2、MMP9、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AS染色;分别计数血管生成拟态周围及远离血管生成拟态区域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百分率;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及远离内皮依赖性血管区域肿瘤细胞中阳性百分率;连续计数10个高倍视野并取其均值。结果:在恶性黑色素移植瘤形成的第1~8天,肿瘤组织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第9~12天移植瘤中的血管生成拟态被内皮依赖性血管替代;血管生成拟态周围肿瘤细胞中CD31、MMP2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远离血管生成拟态区域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肿瘤细胞CD31阳性细胞百分率与远离内皮依赖性血管区域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别;血管生成拟态周围肿瘤细胞MMP9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的阳性细胞百分率;血管生成拟态密度与血管生成拟态周围肿瘤细胞CD31、CathepsinD、MMP2阳性细胞百分率之间存在相关.与肿瘤细胞中MMP9阳性细胞百分率之问不存在相关,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只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肿瘤细胞中CD31阳性百分率之问存在相关.与CathepsinD、MMP9、MMP2之间不存在相关。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共存.且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问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CD31、CathepsinD、MMP2、MMP9、HMB45等参与了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其中CD31、MMP2作用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干预.方法:对3例心脏介入手术,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及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并认真做好心理及拨管前后的护理,避免血溶量不足和尿潴留等诱发因素,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积极抢救等有效措施.结果:30min内3例患者心率、血压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护理措施的积极干预,能准确判断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和积极抢救,并减少了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亲情永恒     
那一刻,他们的双眼中又反射出绚丽的色彩,强烈地射向我的双眼,灼烧着我的眼底,心在隐隐疼痛。那是因为,折射出如此炫目光彩的,是蓄含在眼眶中的泪……  相似文献   

18.
《父母必读》2009,(12):62-62
我是剖宫产生下的儿子,在他两个多月时,我发现他的视力几乎为零。在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检查结果为:眼底、眼球都很正常。核磁共振检查脑部的结果是:双侧枕叶发育不良,脑白质体较小。医生建议打补脑针和做体能训练来促进他的大脑发育.但是没有什么效果。随后,  相似文献   

19.
弱视是指眼球检查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通过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9以上。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如下楼梯时没有深度感、看显微镜时没有立体感等,这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活与学业。另外,弱视常引起斜视,从而影响美观及孩子的身心发  相似文献   

20.
健康频道     
患弱视的孩子很多,在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000多万弱视儿童。弱视是指眼球检查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通过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9以上。弱视的发生大多是由于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而形成的。患弱视的孩子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还常引起斜视。弱视危害大于近视,近视孩子在戴矫正眼镜后视力可达到正常,而弱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