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建立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综合评价与分析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产业、提升新能源发展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     
一汽打造8个新能源车平台 【本刊讯】一汽集团在“十二五”期间,在打造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上,将投资98亿元,打造8个新能源汽车产品平台,开发13款新能源乘用车和3款新能源商用车。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很少,传统营销方式已很难促进其销售数量,因此必须创新营销模式,采用新的营销模式——教育营销。首先分析了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教育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教育的主体及消费者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对实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教育的各种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构建了开展新能源汽车教育营销体系。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实施教育影响活动,必将极大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以2009—2018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641篇新能源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V等软件,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新能源研究的文献特征和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新能源研究的文献总量呈现指数增长趋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文数量最多;(2)新能源研究领域的作者虽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但目前已形成以少数学者为中心的研究团队;(3)新能源文章主要刊发于17种核心杂志,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领域;(4)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主要包括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低碳经济及技术创新等。研究认为,未来研究应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重视新能源技术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65-65
《Green Car新能源汽车》杂志致力于有效推进“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服务全国试点城市及应用单位。《Green Car新能源汽车》杂志旨在观察.剖析应用工程推进中的现象和问题,分析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和应用,为各试点城市工作的实施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为全面反映十城千辆工程的进展情况,同时也为体现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的特色,给新能源汽车业内人士提供一个探讨交流技术的平台,本刊特开展论文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新能源技术产业化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青海省发展新能源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新能源科技工作的思路、重点方向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高强度消费和价格攀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关注。深圳以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有效整合深圳新能源行业领域资源,引导深圳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深圳市在2011年成立了深圳市新能源标准与知识产权联盟。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深圳市新能源标准与知识产权联盟的相关作用,笔者针对联盟成员目前在中国的专利公开情况进行了检索分析。  相似文献   

8.
《青海科技》2014,(1):42-42
<正>频频落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将再次给产业打入一剂"强心针"。新政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力,一方面是新能源第二批免车船税名单的公布,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的政策即将破茧,这两举令一直被行业看成在云端的"新能源政策"开始贴近市场、步步落地。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国家的政策也渐渐明晰。按最新的规划显示,2011-2020年,凡购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  相似文献   

9.
《青海科技》2014,(2):9-9
<正>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不断扩大,将助推青海省锂产业迅猛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要使新能源汽车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各地密集出台推广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受国家政策扶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而青海省作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本文通过国内外开设新能源专业的现状及趋势,提出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严峻和"低碳经济"的兴起,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中国能源与环保问题的有效途径。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来推动和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发展战略不明晰、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定量分析探究财政货币政策联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支持政策、货币支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扩张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然而市场化因素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却不十分显著。由此认为,扶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动,而且还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动;既需要市场与政策双向驱动,又需要在供给侧和消费侧同时发力,并以此提出简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测能够反映未来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对政府调控、车企发展方向和能源部门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包括经济、政策的宏观因素和汽车价格等微观因素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影响,建立多种因素控制结果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数学预测模型,并给定一种因素自变量的输入矩阵,得到预测结果。在特定因素变量的输入下,对CNG汽车、LNG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中期以及中长期的保有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格局的不断推进,当前非可再生能源危机问题逐步成为一项社会性议题,极大地限制了工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当前私家车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日益加重了石油能源消耗量及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公众的新能源应用诉求。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将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范畴有较大的可行性,对于能源危机的缓解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具有实际效能。本文以汽车新能源领域的太阳能技术应用为基本出发点,系统分析了汽车新能源领域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混合驱动等技术,针对太阳能新能源的汽车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展开了进一步实用探讨,以期有效促进新能源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护城市环境,调整能源利用结构,新能源汽车业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在具体执行时利用财政补贴政策,制造了新能源汽车进入本地区的门槛。运用数理分析模型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实施补贴,是一种具有地方保护色彩的歧视性政策,制造了行业垄断,并形成了租金,改变了不同地区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的比较优势,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剩余分配也发生了变化,扭曲了资源的配置。真正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需要重新平衡政府间的利益,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国内贸易审查机构以限制地方保护行为。  相似文献   

16.
熊勇清  刘徽 《科研管理》2022,43(9):83-90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型”政策逐步“退坡”的背景下,有效发挥“非补贴型”政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中国目前实施的“路权优先”和“充电保障”两项主要“非补贴型”政策,以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为例,应用双重差分模型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分析了两项“非补贴型”政策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作用虽然稍低于“补贴型”政策,但是十分显著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可以成为“补贴退坡”后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其中,“路权优先”政策作用的增幅相对更大;从区域维度来看,“充电保障”政策作用的区域差异不明显,“路权优先”政策作用则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城市的交通承载压力越高,“路权优先”政策作用越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情形下,应在快速推进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布局的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路权优先”政策实施的力度,同时,要根据交通承载压力的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非补贴型”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在将消费者创新性分解为内在创新性、特定领域创新性及间接创新性的基础上,引入偏好分层理论来探究这三要素与新能源汽车采用行为间的动态演进关系。为此,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新能源汽车刚进入市场时,内在创新性对其采用行为起到主要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这三要素对其采用行为的影响强度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由此,提出强化新能源汽车采用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并剖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撒。最后,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早期采用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问题的危机意识逐渐增加,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目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仍踌躇不前。基于国外研究综述,文章剖析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采用中的制约因素,如环保属性"叫好不叫座"、有限的续驶里程是采用的最大障碍等,而这些制约因素又为新能源汽车找到"绿色"市场和最初的利基市场。结合创新采用理论,本文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提出了精妙的营销策略,如填补"态度-行动缺口"、识别早期采用者、采取病毒式营销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引致铜资源需求快速增长,资源需求和产业链风险不断增大,亟需通过有效的循环利用策略降低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压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弹性和可持续性。本文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构建了铜资源—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的分层级动态物质流模型,评估循环利用策略有效性,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对铜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是实现铜循环利用的主力,再生铜资源对资源供给总量的乘数效应逐渐显现;②电机和电池是实现新能源汽车中铜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零部件,再生铜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升;③实施单一循环利用策略的有效性有限,需要通过执行复合策略,在减少原生铜消费的同时,增加再生铜供给,降低铜废料产出。为了发挥再生资源正外部性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原生铜消费与资源需求总量脱钩,需要铜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产业、消费者及政府之间的多主体协同合作,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中铜资源循环利用策略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