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中,浙教版<科学>九上教材中是分两次来学习完成的.第一次在书本第8页,学习稀盐酸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色;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要求学生用紫色石蕊试液来寻找中和反应变化的证据.第二次出现在书本第14页,在学习碱有哪些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2支分别盛有3ml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加1滴酚酞试液,再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要求用酚酞试液来显示中和反应的变化证据.选用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2.
一、指示剂与中和反应 例(2005年江西中考题)如图所示,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只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方法一:取少量NaCl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的溶液显紫色,说明H2O分子和Na+均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因此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方法二:分别取少量NaOH溶液、KOH溶液和蒸馏水于3支试管中,各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2支盛碱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均变为蓝色,盛蒸馏水的试管中显紫色,2支盛碱溶液的试管中均含有OH-,而盛蒸馏水的试管中主要是H2O分子,因此可能是碱溶液中的OH-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方法三:取少量NaOH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相似文献   

4.
邱峰 《考试周刊》2008,(10):223
先说一次学生探究实验.学校开设探究式学习研究课,教学内容为"酸碱指示剂",由王老师执教.为了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活动,了解指示剂的性质,实验教师给每个小组(2人为一小组)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稀硫酸、固态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玻璃棒、试管等.  相似文献   

5.
张军 《化学教与学》2012,(10):95-95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中和反应"活动与探究"(第193页)中,提出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相似文献   

6.
刘祥鸽 《课外阅读》2011,(8):236-236
(2011十堰市)45、小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没有发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滴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学习酸、碱、盐的有关知识的时候,往往涉及到指示剂。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了解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运用于分析和解答问题时却难免出错。有这样一个问题:“往稀氢氧化钠溶液里滴入几滴石蕊试液,然后再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且一直不停地滴下去。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应呈红色,且在一定时间内红色不会褪去(简称正常现象).然而,我们向其溶液中滴加8至10滴酚酞试液,溶液虽呈现红色,但振荡试管后,溶液的红色很快褪去(简称异常现象).本文从反应过程所涉及的因素,如反应原理、反应产物等方面来分析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中考化学热点之一,有关"中和反应"的考题在近年来的中考中频频出现,它们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形式对中和反应的内涵进行了考查,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和新颖性,现例析几题,供大家参考.例1 向盛有10mL 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 pH 计(测pH 的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  相似文献   

10.
喷洒了B(稀盐酸)后红色逐渐消失,说明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使酚酞试液的颜色发生变化.(1)若月季花是由碱(如NaOH、KOH等)溶液画成的,则A为酚酞试液;(2)若月季花是由酚酞试液画成的,则A为碱(如NaOH、KOH等)溶液.  相似文献   

11.
苯酚能使石蕊变红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万铭 《化学教学》2002,(11):45-45
几遇这样一道题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 ,不能变红的是 :A、CH3COOH B、CO2  C、H2 S D、C6 H5OH。按编题者的意图 ,显然是应该选答案D了。因为题中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只有苯酚溶液的酸性是最弱的了。苯酚溶液真的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吗 ?带着疑问 ,我做了专门实验 :取两支试管 ,分别装入等体积蒸馏水 ,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苯酚晶体充分振荡 ,得室温下饱和苯酚溶液。然后向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3滴紫色石蕊试液 ,稍加振荡 ,即可看出明显差异 :蒸馏水中紫色无变化 ,而苯酚溶液中颜色明显变…  相似文献   

12.
1.指示剂与中和反应在中和反应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是指示中和反应进行程度的常用方法.往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应边滴加边振荡,当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即为该反应的终点.例1在实验室用15 mL 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应呈红色,且在一定时间内红色不会褪去(简称正常现象).然而,我们向其溶液中滴加8至10滴酚酞试液,溶液虽呈现红色,但振荡试管后,溶液的红色很快褪去(简称异常现象).本文从反应过程所涉及的因素,如反应原理、反应产物等方面来分析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峰 《理科考试研究》2007,14(11):52-52
题目(2007年山东初赛第29题)向1mg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然后边搅拌边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至溶液的红色完全褪去,滤去沉淀,称知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3mg。[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中考中常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出现,下面以氢氧化钠和盐酸为例谈谈在中考中的应用。一、指示剂的选择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因为现象不明显,所以反应中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1.选择酚酞试液作为指示剂为使中和反应现象更明显,可选择酚酞  相似文献   

16.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一般使用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试液,生活中有许多物质也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碱性不同物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有些甚至可以代替紫色石蕊试液来进行溶液酸碱性实验,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1.化学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分别向装有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的两支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两支试管中的溶液都变成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与学》2002,(9):40-44
~~存在SO2 - 4(C)将H2 、O2 混合气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 ,以除去氢气(D)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2 3.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 ,即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钾、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的是 (   ) .(A)石蕊试液、AgNO3溶液、稀HNO3(B)BaCl2 溶液、酚酞试液、AgNO3溶液(C)石蕊试液、BaCl2 溶液(D)酚酞试液、BaCl2 溶液、AgNO3溶液2 4 .t℃时 ,分别将ag下列物质①硝酸钾 ,   ②氯化钠 ,③三氧化硫 ,  ④碳酸钠晶体投入bg水中 ,使其完全溶解 .则下列说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酚酞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蒯世定 《化学教学》1999,(12):36-36,37
酚酞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通常说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上述说法是否完善?怎样做好有关酚酞试液的实验等,需进一步研究.实验事实1.配制酚酞试液取0.1g酚酞,溶解在100g90%的乙醇中·2.浓硫酸遇酚酞显橙红色取2mL浓硫酸盛在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试液,立即显橙红色.将此橙红色溶液分为两份,一份加10mL水,橙红色的溶液褪为无色.加热另一份橙红色溶液.溶液变为黑色.取体积比大于或等于1:1的硫酸溶液2mL;加入1~2滴酚酞试液,都使溶液显橙红色或浅红色.3.浓盐酸、浓磷…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第48页和49页)【实验10-1】中,提出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滴加到食醋、盐酸、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来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