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田径是普通高校大学生代表队进行课外训练的一个基本项目。运动员情绪的好坏,对田径训练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根据情绪产生的规律和田径训练中队员的情绪特点,结合训练实践中大学生运动员产生消极情绪的常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整措施,以使他们摆脱消极情绪,提高训练素质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实践,论述了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目的、内.容,阐述了心理技能训练对教练员活动能力的依赖性。认为客观上的困难决定于某一田径项目的特点,主观上的困难取决于大学生运动员队比赛、训练的态度,提出意志品质的的知识有利于帮助教练员制定更具体的训练计划,教练员应该善于在训练中采用一心里预防和心理卫生措施。  相似文献   

3.
1 认知概念及训练原则 积极情绪是运动员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从目前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看,认知训练可谓调节运动员情绪的极好方法,无论是对短时的消极情绪还是习惯性的消极情绪,都有较好调节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控制,实质上就是心理训练。实践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在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运动成绩接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心理能力的较量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对田径运动员进行赛前情绪控制的心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身兼学业与训练、比赛的双重性任务,从多学科领域分析研究,认为严格控制实际训练时间和间歇时间,每天进行有效的3小时训练,也能培养出优秀田径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参加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各高校田径运动队为研究目标,针对比赛所设置的所有田径比赛项目,研究每个项目所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运动员使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训练计划制定,包括运动员在校期间学习与训练两者的关系处理等,然后根据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所设所有田径比赛项目,提出湖南省高校田径代表队整体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每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已成为全国体育界的重大赛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各省市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及运动水平。我省大学生耐力项目运动员在历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过较好成绩,有较高的运动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省大学生田径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来源;入学训练时间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昆明高原训练对中长跑专项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大学生中长跑项目训练的安排及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初步找出了一些规律及训练中各种因素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在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控制方面提出了训练时期和阶段划分的新观点、新理论,使训练更符合大学生业余训练的特点和高原的特点。同时介绍了大量高原田径耐力项目的训练方法,可为今后大学生田径耐力项目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青少年田径竞赛中的运动员心理障碍分析 1.比赛中产生的情绪障碍。引起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如果对田径竞赛的意义、竞赛的胜负、  相似文献   

9.
采用以田径比赛的赛制规律作为构建赛前训练小周结构,以连续强度负荷与恢复相结合的微型小周期训练课结构模式,使训练更接近竞赛、负荷与恢复,更易灵活操作,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田径体能类项群运动员竞技水平,又能有效地增强运动员的耐比赛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水平的田径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各种不同影响,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田径训练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特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识及相关依据出发,探讨高校田径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及其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众多研究表明渐进式放松训练在对于缓解运动员疲劳,促进恢复,调节心理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采取实验法来研究渐进式放松训练方法对短跑运动训练后心率及心境状态的影响,以证实其对短跑运动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认知调节控制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焦虑情绪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认知调节训练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与运动训练学不断发展中而产生的一种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在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结合运动训练学与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训练方法。从认知调节训练的理论分析入手,分析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焦虑情绪控制的认知和调节手段,进而建立短道速滑运动项目认知调节理论体系构架,为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对比赛以及最终的成绩具有明显的作用。赛前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以有效强化放松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使运动员状态恢复到稳定的心理状态。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受环境、裁判、比赛的规模等客观与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应注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强化放松的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等关键环节,采用赛前的适应性训练、封闭训练、自信心强化训练、自我控制与调节等方法,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与情绪波动,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磁力床垫对中长跑运动员心境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比较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现役29名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15名为实验组(使用磁力床垫)、14名为对照组(使用普通床垫),对他们大运动量训练后的心境状态和睡眠质量展开调查,结果表明:(1)使用磁力床垫的实验组在调节心境状态方面明显优于使用普通床垫的对照组,它能够明显缓解运动员疲劳、恢复精力、抚平慌乱情绪和有效处理纷乱情绪;(2)磁力床垫在中长跑运动员提高睡眠质量方面,主要体现在能够延长睡眠的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aerobic and strength conditioning on pain tolerance, pain appraisal and mood as a fun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limb pain location. Unfit males (n=48)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four groups: aerobic training, strength training, combined aerobic and strength training, and a ‘no training’ (control) group. The fitness regimens consisted of exercising at least three times per week for 12 weeks. Pain tolerance and appraisal and mood were ascertained before the treatment (baseline), and after 6 and 12 weeks. Statistical analyses using MANOVA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aerobic training increased upper limb pain tolerance but was also linked to a more severe pain appraisal compared with the absence of aerobic training. Aerobic work also improved vigour while decreasing fatigue, tension and depression. Strength training had no influence on pain tolerance and positive mood states, but increased depression. Lower limb pain tolerance was unaffected by the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散打教学实战中情绪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的分析和研究,对平时散打教学实战中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情绪,以及在出现这些心理情绪时如何调节和克服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平时的训练和教学实战中,从而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和实战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情绪状态量表,对120名大学生一周的情绪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他们的情绪状态进行测量评分后,发现没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TMD(情绪纷乱的总分)分数值对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高。而在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当中按他们一周参加的次数进行TMD分数的比较,结果显示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TMD分数相差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运动员2010—2011年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冬训前后)的注意力、应激、训练状态、赛前情绪4项心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特征及心理状态。结果发现:运动员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心理状态是有差异的,不同性别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心理状态呈现出不同特征;运动员的注意力处在一般水平,经过冬训注意力有所提高;经过冬训运动员的应激状态均有所改善,男队员改善明显,冬训后困扰男队员的主要为比赛所带来的压力,而女队员则主要为生活遭遇和运动损伤的压力。大部分运动员的赛前状态良好,一部分运动员存在轻、中和重度的心理疲劳。结论:对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进行心理状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对运动员采取的心理调节策略、方法应具有鲜明的个体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的心理调整因素及角色转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秀运动员退役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退役心理调整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分析优秀运动员退役时的情绪反应模式人手,探讨了运动员退役的心理调整因素,并构建了优秀运动员退役角色转换过程模型.为做好优秀运动员退役时的心理调整和安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化、系统化训练的基础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出技战术水平的前提。结合多年从事训练和比赛的实践经验,综合分析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状态主要受到赛场条件、队员生活方式、教练员等客观因素与自我评价、目标定位、动机引导、自信意识、注意力、情绪、意志品质、大脑功能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针对影响或诱发每个速滑运动员比赛不良心理状态的主导因素,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以及合理的调节是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的关键,更是培养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形成较强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