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无色透明的玻璃瓶中,盛入半瓶清水(蒸馏水),再加入少许高锰酸钾晶体,不断振荡,直至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然后再加入3片维生素C,并用力振荡,直至紫红色完全褪去为止,液体由紫红色变成了无色。加入维生素C片后,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褪去?说明维生素C有何特性?  相似文献   

2.
<正>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大量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如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碘和高锰酸钾都具有氧化性。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当往碘酒淀粉悬浊液中滴入维生素C时,碘单质被还原成-1价的碘离子,淀粉中的蓝色将逐渐褪去。如果控制好碘的用量,就可测出蔬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当往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维生素C时,高锰酸钾被还原,紫红色将逐渐褪去。如果控制好高锰酸钾的用量,也可测量蔬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问题是,蔬菜的成分较为复杂,除了维生素C外,其他物质是否也能与碘或高锰酸钾发  相似文献   

3.
<正>蓝瓶子实验的原理为:在碱性溶液中,蓝色亚甲基蓝易被葡萄糖还原为无色亚甲基白。振荡该无色溶液时,亚甲基白被氧化为亚甲基蓝,溶液又呈蓝色。一次实验振荡时,我发现蓝色并未褪去,直到加热后才恢复正常反应。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一、实验过程1.试剂与仪器实验试剂:亚甲基蓝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ol/L葡萄糖溶液。  相似文献   

4.
陈子耕 《百科知识》2002,(12):15-16
假如有一支试管里的溶液,原先是红色的,一会儿变成蓝色,一会儿又变成红色……这样有节奏地变化着,你看了也许会感到奇怪,然而,这就是魔术般的化学振荡:它是丙二酸在催化剂铈的作用下,被溴酸氧化,在一定  相似文献   

5.
茶水“与墨汁”互变操作:事先在茶杯盖内侧涂一些三氯化铁溶液;将干净的毛笔用饱和草酸溶液浸湿。操作表演时,将少许茶叶放入无色透明的茶杯中,倒人开水,泡一杯茶。然后盖上盖稍一摇晃,发现茶变成“了墨汁”。待用毛笔蘸这“杯墨汁”准备写字时“,墨汁”又重新变成了“茶水”。  相似文献   

6.
<正>可口可乐和雪碧都是夏季的理想饮料,从外表看,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颜色为一黑一白。以下是一则将"可口可乐"变成"雪碧"的小实验。取可口可乐空瓶一只,倒入3/4体积的蒸馏水。取一个烧杯,加入50毫升酒精,并加入适量碘片,制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倒入可乐瓶中,一边加一边振荡,直到溶液的颜色和可乐相似为止。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28-28
柔嫩白皙的皮肤自古以来就是东方女性所向往的。美白化妆品热近年来经久不衰。各化妆品厂家争先恐后地在自家的产品中加入具有美白作用的成分,其中维生素C最为普遍。最近,日本日光化学(nikko chemicals)公司成功地研制出脂溶性维生素C。据厂家介绍,这种被称为“Vc-IP”的维生素C稳定性高,易于被皮肤吸收,经皮吸收率高达水溶性维生素C的16.5倍。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一种冰箱能增加冷藏(冷冻)食物的维生素该多好啊。现在日本的一家公司就推出了一种“维生素”冰箱。如果将卷心菜放在这个冰箱里,它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枯萎变黄,反而会越变越绿,并且能增加蔬菜中的维生素C和叶绿素。“维生素”冰箱保鲜的“秘密”,在于冰箱里的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有一个二极管,能发出590纳米波长的橙色光,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维生素”冰箱  相似文献   

9.
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去氧化水中一些无机还原物和有机物,以高锰酸钾消耗量来换算氧的消耗量。它反映了水中无机和有机可氧化物的污染程度。本文通过实验浅析高锰酸盐实验中,基准溶液、加热温度和时间、滴定速度等对高锰酸盐指数的结果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乙醇、有机酸和水对当归叶片中维生素C浸提率的影响,并对浸提液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归叶片中维生素C浸提率乙醇溶液大于有机酸溶液和水溶液。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能提高提取率,在水浴50℃浸提7h,浸提率达到87.6%。维生素C的稳定性受到热及空气的影响较大,加热同时与空气接触加速维生素C的损失,适当增加糖浓度可使维生素C氧化速度减慢,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影视明星、歌星、笑星为世人所熟知,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该物质一切化学特性的最小微粒分子,它们中也有明星,就未必为人人所知了。人们很早就知道,一氧化氟(NO)是一种无色气体,它的熔点为-163.6℃。沸点为-151.8℃,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遇氧迅速变成褐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人们还知道,NO是植物从根部吸收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后,在还原酶作用下合成的中间产物。但是,NO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存在,却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人们所  相似文献   

12.
定性分析实验是分析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的反应较多 ,用于鉴定的反应具有灵敏、快速之特点。其操作一般采用半微量操作技术。因此 ,实验中介质变化或是外界环境影响 ,都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异常”。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 ,也为了避免导致错误结论 ,本文就下述几个实验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出现的“异常”现象作一简单地分析 ,以供参考。1 Bi3 的鉴定在第二组阳离子分析与鉴定中 ,用硫脲试法鉴定 Bi3 时 ,书中所述 Fe3 存在时 ,加入 Sn Cl2 使试液的黄色褪去 ,然后加入硫脲、1 MH NO3 各 1滴 ,溶液呈黄…  相似文献   

13.
在K中学里正在举行"化学魔术大赛"。第一个登台的是小峰,只见他手拿一个无色透明的瓶子,往里面注入大半瓶清水,然后用橡皮塞盖好。接着对台下观看的师生们说:"这个瓶子里的清水,不一会儿就能变成豆浆,我还能把豆浆再变成清水。"果真是如此,小峰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掌声。你想不想也像小峰一样,在其他同学面前露一手呢,那就动手来做做看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聚丙烯酸对V(Ⅳ)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循环伏安曲线表明,聚丙烯酸的加入会增大V(Ⅳ)/V(Ⅴ)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峰电位差,减小了氧化峰电流和还原峰电流,降低了反应活性。交流阻抗图谱表明,聚丙烯酸的加入会使正极电解液的阻抗变大,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室有一批过期2—4年的全息干板(天津感光胶片厂全息Ⅰ型干板三维全息片及彩虹全息片),拍摄后呈现一片墨黑,称“黑片”。为了废片利用,我们应用HgCl_2溶液漂白处理后,“黑片”不仅亮度增加,而且图象清晰、稳定,衍射效率也很好(据测定漂白前后可提高9—17倍平均13倍以上)。较R—10漂白液,铁氰化钾漂白液和硫酸重络酸钾漂白液等的  相似文献   

16.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可膨胀石墨,经微波膨胀得膨胀石墨。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配比对膨胀容积的影响。用所制备的膨胀石墨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然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所制备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膨胀石墨经过氧化还原处理后得到纯度较高的石墨烯,并且石墨烯与聚苯胺之间的分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化学复习中的对比与联想复习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再学习”和“再提高”。掌握一些复习方法,如对比与联想,复习效果将达到事半功倍。一、对比法应用“对比”法进行复习,可以明确概念的本质,区分容易混淆的问题,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1.基本概念、理论的对比如复习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原子、氧化和还原、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等,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准确而深刻的理解。2.元素性质比较如比较三种酸(HCl、H2SO4、HNO3)、二种碱(NaOH、Ca(0H)2)、C02和CO…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 PbO_2与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木糖醇、甘露醇)的氧化还原反应。测定了在氢氧化钠碱性溶液中 Pb(Ⅱ)与多元醇反应所形成的1:1络合物。此络合物为带负电荷的阴络离子,其稳定性按多元醇配位体乙二醇——丙三醇——甘露醇——木糖醇的顺序递增。添加多元醇于碱性溶液中可以增大 PbO 的溶解速率和溶解量。根据实验结果,对在氢氧化钠碱性溶液中铅氧化物与多元醇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05,(6):23-23
位于英国剑桥的兴根塔育种公司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经培育出了一种命名为“金稻——2”的新型转基因水稻,其原维生素A的含量比传统水稻提高了20多倍。原维生素A能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对防止儿童夜盲症十分重要,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儿童患夜盲症。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一种生物学处理农作物秸秆方法——“微贮”秸秆饲料技术,我国已试验成功,并列入国家科技“星火”项目。“微贮”秸秆饲料,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剂,装入适宜的容器(如水泥池、地窖或塑料袋)中,密封贮存,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可使其秸秆变成质地柔软、消化利用率高、具有特殊酸香味,为草食家畜爱吃的优质饲料,并能够长期贮存,不易发霉变质。这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