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听评课的重要性 听评课是任何一个学校都要搞的常规性工作.听评课活动有提高教育教学功能和教研科研功能.听评课活动定位就是观摩一交流一切磋-提高.听评课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评课给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实践更有针对性,不盲从,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2.
评课是教学研究活动的形式之一。它是由教学实践到科学分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交流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评课是听课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艺术、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全面的理性分析。它对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由此可见。准确评课的意义非同一般。从共同提高业务能力层面上看,评课的价值比上课的价值更大.因为评课既是教者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又是听者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如今,多数学校的公开教研活动的评课大多是不着边际的几点优点、一处瑕疵,评课与不评课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这样,我们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耗时的评课有何意义!本人对学校内公开课的评课活动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传统的“听课评课”及其弊端 传统的听课评课,“听”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评”有“被评”和下结论的对象。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它蕴藏了我们习焉不察的文化假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听课评课活动是促进中小学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评价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教研员,经常参与各种各样的听课评课活动。听课之后,时常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否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是否积极,课堂教学效果是否有效、显著……在反省自已的听课评课活动以及听他人评课的过程中,笔者感到,各地中小学普遍开展的评课活动,绝大多数属于“经验型”评课。这种普遍存在的“经验型”评课模式,在认识上有两个误区与盲点。  相似文献   

5.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可是不少老师却把听评课当成负担,听评课也大多流于形式。究其原因,除了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忙,缺少专业引领以及公开课、示范课的功能错位外,还与课堂教学没有成熟的技术路线和科学的技术评价与模式有关。要使听评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学校管理者要改革传统的“约束性”评价方式,建立“激励性”评价制度,积极营造教研文化氛围,加强听评课的细节管理。而作为教师,要提高听评课的质量,应明确听课的程序,弄清楚“听什么、怎么听、听后怎么做”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琢石觅玉 集腋成裘——数学教研中的听课、评课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听课、评课欲如何 ?当了 2 0年数学教师 ,2 0多年的数学教研员 ,教研的经历告诉我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是“指导”教学的最佳途径 ,“方法”在这里显成效 ,“理论”在这里见“公婆” ,经验在这里凝结、升华 ,“学说”在这里孕育、诞生 .因此 ,历来备受关注 .然而 ,要将听课和评课做好又很不容易 ,除了要有丰富的教学阅历 ,深谙现代数学教育理论 ,能“吃透”教材、大纲以外 ,也许还要有数学和数学教育研究的经历 ,参加过若干相关学术会议 ,从而粗知现代数学教育研究的脉络 ,特别地 ,应抱有正确的目的和态度 ,并懂…  相似文献   

7.
郑慧清 《教育文汇》2003,(10):14-15
与时俱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在评课上,我们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怎么做到呢?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传统的评课究竟怎么了? 一堂观摩课下来,我们的评课通常是用惯了这样一些“行话”:教学语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并逐步提高的,加强校本教研,深入开展“说、讲、评课”活动,规范教学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实施有效的督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校开展“说、讲、评课”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宁夏教育》2007,(9):79-80
问题一:“多研事少研人” 现象:在最常见的校本教研形式——听评课活动中,听课、观课与课后的研讨、反思等活动的重点都在关注教学事件或教学程序上。譬如,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解、如何把握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和重点,等等。而教学活动中的人则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王育香 《福建教育》2005,(11A):10-11
一宜因课置评。忌评人为主。公开课评价应重在评课,而不是评人。当前,各级教研活动中,评人重于评课,以评人代替评课的现象仍较为普遍。一些人热衷于甄别执教者的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准,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分析、反思与解决,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反倒漠不关心,这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1.
胡健 《湖南教育》2006,(10):17-17
一种是“帮扶式”评课。“帮扶式”评课主要是针对刚从事教学工作或刚从事该学段教学工作的教师,评课的目的在于锻炼他们的从教能力。因此,评课要细心指导,持帮扶态度,评课的立意不要过高,要注重基础。有一位教研组长是这样组织评课的,首先,对授课人目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其进取心。  相似文献   

12.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一直是我们工作的座右铭。教研活动中,我们始终以听课评课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使得数学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一、更新观念组织教研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当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这充分说明交流对更新观念的重要性,只有在与别人的不断交流中,方能吸取到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取长补短用于教学实践中。例如请优秀老师讲课,组织老师多参加一些专业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并且每次学习后都在组内作专题讲座,扩大受益面。  相似文献   

13.
一、目前试卷讲评课教学低效的原因 1.教师对试卷讲评课重视不够,对其功能认识不足。在不少教师眼里,试卷讲评课无非是“答案校对课”,“没有什么系统的知识内容可讲”,“没有什么教学技术技巧可言”。甚至有些教师认为试卷讲评课无关紧要,课前不做任何准备,上课拿起试卷就讲,将试卷题目从头到尾讲一遍,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订正错误,把试卷读几遍就算了事。  相似文献   

14.
韦有强 《小学语文》2010,(12):31-32
在校本教研和教学研讨活动中,评课是重要的一环。然而,在评课中,大家的评课着眼点往往放在评“教”。我认为评课也应从学生“学”的视角出发来评,从学生“学”的状态、过程、收效来评价和检验教师的“教”,以达到改进教师的“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听课七要     
听课评课活动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既能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又能促使听课教师和上课教师双方教学水平的提高。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课评课活动,有的教师教学水平大有提高.而有的教师则依然故我,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原来看似简单的听评课.实在大有学问。学问何在?笔者认为.应做到“七要”。  相似文献   

16.
怎样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让教师在教研中体验快乐,从而提高教研实效,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做了一些尝试。一是创设宽松的教研氛围,让教师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成长。我们变以往“检查”为主为“研究”为主,不再以“专家”、“领导”、“检查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教研。如: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发现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认真倾听教师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及时为教师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等,并结合听课、评课、参与年段教研等方式,与教师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教师,自踏上教育岗位那天起,参加最多的教研活动恐怕就是听课、评课了。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以“新课程、新理念”为主题的各类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已使校本教研生机盎然,然而,究竟该怎样评课,却让不少教师感到茫然。笔者就此不揣浅陋,谈点见解。一、评课要把握科学的标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走进教室开始听课之前,活动的组织者会把一张“评价表”发给你,表上对评价要素、评价细则、评分标准、评价等级都作了规定,并且每一个项目的内容都十分具体。面对十几个项目中的上百个加权分值,听课者已是眼花缭乱,专心听课也就大打…  相似文献   

18.
“复盘式”评课,就是指以类似于棋手“复盘”的方式,以回顾教学事实为基础,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议的活动过程.与围棋的“复盘”一样,“复盘式”评课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导入、活动、反馈、小结等)或相关要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一一呈现出来,让执教者与评课者对其优劣得失展开针对性的剖析品评,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这个活动如果有教育专家参与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将会更快.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验的判断,因其主观性强,往往容易让教研活动的参与者以主观判断掩盖客观实际。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基于教学实际的判断、证明、验证,即实证式的教学研究。比如,借“复盘”让评课走向实证,可以避免评价标准不一、随意表扬等问题:借“定向”(借助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需要来确定目标)让教学目标的选择基于实证,  相似文献   

20.
新基础教育的评课.就是看学生有没有得到主动发展为标准,因此,让学生能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成为我们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教师不再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华英学校地理课堂由原来的“一问一答”、“师问生答”模式变成“互问互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