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科普是整个科学普及工作中重要一环。医学科普报刊是以内容通俗,形式生动,及时向公众传播医学科学的媒体。改革开放20年来,全国医学科普报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有百余家。如何进一步办好医学科普报?首先要加强医学社会新闻的报道。医学社会新闻贴近公众...  相似文献   

2.
李法宝 《编辑学报》2013,25(5):426-428
新闻敏感是人们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本文分析医学科普期刊强化新闻敏感的必要性,并探讨医学科普期刊如何提高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虽然消防科普刊物行业特性强,专业知识枯燥乏味,但只要改变观念,消防刊物同样可以办得具有时尚可读性。消防媒体从业者应努力去除不符时代办刊要求的行政化思维模式,不断调整和建构与时俱进的专业编辑思路:以前瞻性思考,把握行业发展大局;以新闻视点讲身边的科普故事;以逻辑化深度编辑,精准提供最新的消防科普理念。  相似文献   

4.
胡世杰 《传媒》2000,(7):11-12
《保健与生活》杂志是安徽科技出版社主办的医学科普期刊,创刊于1993年.由于该刊起步较迟,知名度低,加之同类刊物较多,因此创办之初发行量徘徊在一万份左右,社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山东《医学科普》杂志于1981年创刊,至今已15年了。到1994年共出版82期,期发数多年来稳定在30万份,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之一。有位老读者说:“宁可不穿皮鞋、西服,不可不订《医学科普》。”《医学科普》杂志1989年、1994年两次被省委宣传部、省科委、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期刊,并于1990年被全国爱卫会、  相似文献   

6.
各国科普刊物如美国的《科学文摘》、《科学的美国人》、《科学》、《大众科学》、《科学新闻》、《现代科学》、《科学世界》、《科学与儿童》和《兰杰:里克氏自然杂志》等,内容有高、中、低,对象分大学以上程度和中小学及儿童。进入八十年代后,美国又创刊了《八十年代的科学》(以介绍新兴科学为主的图文并茂的科普杂志)、《奥姆尼》(介绍现代科学和预测未来的杂志)和《发现》(适合大学生阅读的科学新闻杂志)等各类型科普刊物有12种。  相似文献   

7.
徐锦杭  陈钢 《青年记者》2016,(20):49-50
新媒体正在改变原有的信息传播模式,以培养群众的健康意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为己任的医学科普期刊遭受到挑战,生存日益艰难. 传统医学科普期刊的三大困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医学科普期刊曾经历过发展的“黄金时期”,《家庭医生》《大众医学》等全国性刊物月发行量曾高达百万册,地区性的《健康博览》杂志月发行量也达10万册左右.但是,如今新媒体给传统医学科普期刊带来了三大困境. 1.阅读习惯改变,部分受众人群流失  相似文献   

8.
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市民朱虹诉医生陈贯一、上海科技报社侵害肖像权案引起医务、新闻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除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和本刊(见今年第1期《沪七起新闻案述略》一文)作了报道外,《民主与法制》(北京)《法律咨询》(北京)《政治与法律》(上海)《新闻知识》(陕西)等刊物还发表论文、通讯,表达了各种不同意见。一些医务界、新闻界、法律界人士对此案进行了讨论或议论。 1989年5月5日,上海科技报在健康版“专家门诊”专栏上发表题为《眼科老中医陈贯一诊治重症肌无力症疗效好》的医学科普报道。这篇报道是上海科技报的医学编辑根据陈贯一提供的关于治疗疑难病  相似文献   

9.
11月3日中国科普作协在京召开一次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在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的研究所、有关主管单位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以及首都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近50人。连同未与会者提出的书面发言,发言的共20多人。大家以近来某些科普刊物上宣传诺亚方舟和所谓“幻影”、特异功能为中心议题,进行了一天的热烈讨论,一致呼吁,科普刊物要老老实实地普及科学知识,不要用一些违反科学的内容引起读者的思想混  相似文献   

10.
画家对色彩敏感,雕塑家对形体敏感,摄影师对光线敏感,音乐家对音调敏感,记者对新闻敏感,长期的职业实践使他们产生了某种特殊的感知和判断力。编辑,包括科普副刊编辑,自然也不例外,有自己职业的敏感。科普副刊编辑的新闻敏感,首先应从新闻中提出新的科普文章选题的能力。1986年10月,内部参考刊登出198B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消息,其中提到两位获奖者因发现了生长因子而载誉。健康报副总编辑、中国卫生记协秘书长  相似文献   

11.
试析科普期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普期刊发展的标志,不仅在于种类、数量的增加,重要的是看它所拥有的读者数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科普期刊的任务是通过刊物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技能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思想、方法更加广泛地传播到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从而使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生产力转化成物质形态的现实生产力。科普期刊的这一任务,决定了科普期刊的内容和形式有比较强的政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因而,科普期刊难以象文艺刊物那样引人入胜。这样一来,在目前的条件下,就构成了科普期刊发展中矛盾的两个方面,即科普期刊内容形式对读者的限制性和期刊任务要求读者广泛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医学科普期刊的创新,主要是期刊编辑工作创新。医学科普期刊作为医学研究过程中最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启迪后人和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期刊的编辑工作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在高度信息化、知识化、专业化和技术化的时代,医学科普期刊编辑工作必须整体创新。医学科普期刊的编辑工作创新包括编辑理念创新、选题策划创新、编辑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新闻科普”的概念。新闻科普即新闻与科学普及密切结合的写作样式。报纸是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几乎所有综合性报纸都有科普的专栏、专版或副刊,为新闻科普作品的创作创造了良好的载体条件。但是,由于新闻科普界于科技新闻与科普文章之间,专门研究这一写作样式的经验性文章很少。怎样把新闻科普的文章写好?有哪些规律可循?笔者结合自己近两三年的写作实践,斗胆浅谈一下新闻科普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4.
画家对色彩敏感,雕塑家对形体敏感,摄影师对光线敏感,音乐家对音调敏感,记者对新闻敏感,长期的职业实践使他们产生了某种特殊的感知和判断力。编辑,包括科普副刊编辑,自然也不例外,有自己职业的敏感。科普副刊编辑的新闻敏感,首先应从新闻中提出新的科普文章选题的能力。 1986年10月,内部参考刊登出1986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消息,其中提到两位获奖者因发现了生长因子而载誉。健康报副总编辑、中国卫生记协秘书长余治平立即意识到,“生长因子”是很新的题材,应在  相似文献   

15.
论医学科普文本的易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法宝 《编辑学报》2009,21(3):207-209
易读性是指文字、图像等文本符号易于被读者迅速阅读、准确理解.加强对医学科普文本的研究,既是为了适应医学科普期刊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公众对医学科普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普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与各种新观念、新知识、新科技的接触、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用科普新闻向广大读者宣传先进的科技知识、先进的思想观念,是一种好形式。在几乎所有的专业报刊中,都有“科普版面”、“科普专栏”、“科普文章”。而“科普新闻”则更是普遍。为了搞好科普新闻的写作,我们应准确理解其概念,掌握其特征,运用好其写作特点。准确理解科普新闻概念科普新闻,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普及科学知识为重要内容的新闻作品。它把新闻和科普创作融为一体,既不同于一般的科普文学作品,又…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敏感,又叫新闻眼、新闻鼻、第六感官。我国新闻学大辞典解释说,它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当人们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很快就会觉察自己身边不同寻常的东西,这种感觉就是新闻敏感的初发之芽。①(我觉得在科技期刊编辑(包括科普编辑)应具备的诸多素养中,②还应该具备一种强烈的“新闻意识”。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膨胀的社会,除了报纸、电视、广播、图书等传统媒体外,新兴的网络媒体更是每天迅速地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而科普期刊面临的“报纸杂志化”现状,③迫使期刊的编辑必须认真地思考“生存—发展”的问题。与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相比,期刊的制作生产周期较长,因而时效性与前者比明显要弱。对科普期刊编辑而言,就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磨炼自己的“新闻意识”,想读者所想,寻找读者感兴趣的“热点”问题,针对自己刊物服务的对象,围绕“知识性、可读性和服务性”原则,从不同的角度挖掘、组织稿件,这样才可以使科普文章“鲜活”起来,避免年年都唱“四季歌”。一、同一信息挖掘不同的“价值”1.扬长避短打好“时间差”期刊的时效性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扬长避短利用好这个“时间差”,从增加“知识性、可读性、服务性”着...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地震新闻开始频繁进入受众的视野。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地震科普宣传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发展前景,但是,地震科普的公益性和媒介市场竞争的功利性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这就导致了地震新闻并不  相似文献   

19.
编创十功     
本文作者乌饶忠华是上海《科学画报》主编。《编创十功》是他长期从事科普编辑工作积累起来的经验之谈,内容具体生动,而且富有哲理。文中所讲的十项基本功,虽是就科普刊物的编者和作者而言,但对我们专业和业余新闻工作者来说,也颇有启发。我们从这一期连载这篇文章,供读者学习新闻业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佟森 《声屏世界》2021,(6):17-18
新闻和科技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力量.以往科普节目往往只注重传达给受众的内容,缺乏科普在现实生活中价值的阐述.文章通过二者的融合对做好科普节目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