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伴随着"形式逻辑现代化"口号的提出,高校逻辑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迈出了新步伐,30年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30年来,围绕着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系问题,逻辑教学如何改革,朝什么方向改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成为一个众说纷云的话题,并且在80年代初和世纪之交形成了两次大的论争.围绕逻辑教学改革,逻辑教材建设30年来走过了以<普通逻辑>、<逻辑学教程>、<逻辑学基础教程>三种教材为代表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 ,高校逻辑学 (这里仅指“普通逻辑” ,或称“形式逻辑”)教材内容与体系的改革 ,尤其是现代化问题 ,一直是逻辑学界非常关注、并给予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建国初期 ,我国高校使用的逻辑学教材主要是引进的苏联斯特罗果维契的《逻辑》和高尔斯基、塔瓦涅茨的《逻辑》等。针对这些教材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早在 2 0世纪 5 0年代末和 6 0年代初 ,我国逻辑学界就围绕着“形式逻辑的修正和改造”问题 ,开展过热烈的大讨论 ,并涌现出一批自编教材。特别是到了1978年 ,我国逻辑学界又开始了“形式逻辑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 ,继而更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论传统逻辑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逻辑教学现代化问题,是一个与我国逻辑教学和研究密切相关的问题。“逻辑教学现代化”不是要抛弃传统逻辑,而是传统逻辑教学也要现代化。但是,曾经采用吸收数理逻辑的方式效果不佳。从推理实践和自然语言论证的需要来看,用数理逻辑或“形式化”的逻辑来“取代”传统逻辑显然是行不通的。事实证明,最明智的选择是结合非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简易逻辑”是高中新教材中新增添的内容 ,中学数学教师基本上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部分知识 ,使得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出现了歧义 ,给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 .笔者将就这部分教学谈一些粗浅看法 .1 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简易逻辑的地位与作用简易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思维规律的基础科学 .逻辑学分为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 ,前者是以辩证法认识论的世界观为基础的逻辑学 ,而后者主要是对思维的形式结构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类似于语法的工具性学科 .逻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推理 ,推理的基本单位是概念 .通过概念对事物是…  相似文献   

5.
我的逻辑观     
在现代,不能用“必然地得出”作为逻辑的定义,应当提倡并树立大逻辑观。在我国高等学校的逻辑教学中不应用现代逻辑(数理逻辑)取代传统逻辑,而应既保留传统逻辑的精华,又吸收现代逻辑的主要成果,经过不断地改革探索,《普通逻辑》的现代化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论20世纪30年代金岳霖对我国传统逻辑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岳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他主要致力于逻辑学的教学、研究与普及工作.在这一时期,金岳霖先生创造性地介绍了传统逻辑,并且第一次提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形式和逻辑规则,填补了西方传统逻辑没有这一命题的空白,为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我国逻辑学界又一次展开了逻辑观的大讨论 ,主要观点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派观点 ,认为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一种是现代派观点 ,认为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的。从逻辑学发展趋势看 ,现代派观点似有定义过窄之嫌 ,而传统的逻辑观基本适应了当前逻辑学各个分支学科蓬勃发展的需要。据此 ,逻辑是研究通过语言表达的抽象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学说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学术界对高等学校逻辑学课程改革的讨论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认为普通逻辑的教学总体上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作者不赞成以现代逻辑取代普通逻辑 ,认为这种改革过于简单草率。对“面向 2 1世纪课程教材”《逻辑学教程》作了粗略的评价。主张一定要从高校文科逻辑学教学的实际出发 ,既要考虑教材内容、体系上的改革 ,又要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实际状况 ,全方位多角度统揽性地来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978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国逻辑教学与研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并已初步实现现代化,但仍存在着不当的逻辑观、普通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地位、逻辑学学科归属等问题.树立正确的逻辑观,坚定不移地走现代逻辑教学与研究的道路、大力普及和推广现代逻辑知识、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分别开设现代逻辑课程和批判性思维课程.  相似文献   

10.
传统逻辑教材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以下四个技术问题:把“如果非p那么非q”提升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准表达式;引入二元和多元斥取词以表达不相容选言命题;把主词存在问题由预设提升为明设;以现代逻辑为纲来安排普通逻辑教材的体系。解决了这四个技术问题,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即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