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伊始,由上海《新闻记者》和《新民周刊》两刊共同组织评选的“2002年十大假新闻”业已揭晓,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读者们为传媒界的诚信精神而喝彩。假新闻覆盖的范围甚广,几乎涉及新闻报道的所有领域。追究假新闻来源,大多出自专业新闻工作者之手,譬如“荣获”2002年度“最新新闻”的《千年木乃伊出土后怀孕》一文,就是著名的新浪网在2002年11月7日根据《美国新闻周刊》推出的。作者绘声绘色地写道,一个埃及考古小组在开罗发掘出一具3000年前的女木乃伊。在展出过程中,发现这具木乃伊竟在出土后怀孕了…  相似文献   

2.
上海出版的《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底开始评选当年的十大假新闻,截至2008年底,已经坚持了八年,前后共有八十条假新闻上榜。虽然未能达到评选主持者当初预订的绝杀假新闻的目的.但这项延续八年的工程.时时刻刻警示着那些忙碌的新闻人:“准确比速度更重要”.同时也让我们可以观察到新世纪以来假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杜绝假新闻     
这些年,假冒伪劣成了一大社会公害,就连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中也有假货。这种情况虽属个别,但影响很坏。如某些报刊登载的《斗智斗勇:女记者与狼共穴六十一天》、《家庭连环悲剧猪吃娃》、《错位夫君夜换娇妻三十年》等,有的无中生有,有的千奇百怪,让人瞠目结舌。假新闻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编造荒诞故事,一种是炒作明星绯闻,还有一种是自我夸耀吹嘘。或凭空捏造,或捕风捉影,或夸大其词,或借题发挥,种种伎俩,不一而足。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很快,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兢兢业业,显…  相似文献   

4.
2002年十大假新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去年本刊评选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迅即为国内外无数媒体所转载。但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毫无兴奋可言,却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在我们的理念中,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容。原打算“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但是,2002年的传媒依然生产了为数不少的假新闻,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初衷,再作冯妇。比较而言,今年的假新闻有几大特点:一是数量多,几乎涉及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因此,今年我们的“评假”活动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即在每个新闻类别中评选出一条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二是完全造假的少,更多的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让人莫辨真假;三是假新闻的背景复杂,有些假新闻甚至是由一些利益集团直接参与编造。就在本刊付印之际传来消息,一些媒体炒得火热的所谓“三亚有望成为公开品尝虎肉的城市”,纯属无稽之谈,有关主管部门认为,这可能只是一条“经过策划的假新闻”,可见新闻打假之难,更可见对新闻打假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四是上当受骗的多,如转载国外“造假专业户”制造的假新闻。当然,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传媒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公开向读者致歉。如《家庭》《北京晚报》《扬子晚报》《华商报》等。同时,对造假者开始动真格,如《家庭》杂志解聘编辑,《华商报》开除记者……为了让新闻造假者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5.
2004年十大假新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大假新闻”从候选的数十件篇目中票决产生.排名不分先后,按造假时间顺序排列。根据专家评选,“180万买辆宝马砸着玩”荣膺“2004年最假新闻奖”,、同时,我们还很遗憾地发现,年未岁尾,还不时有假新闻冒头,比如,《新京报》发表“神州电视台”挑战央视,广电总局立即对此予以否认、我们真诚地期盼着来年,在我们的传媒上假新闻无立锥之地.至少也能收敛一些.让我们在年终评选“十大假新闻”时犯难,以致每年这项痛苦的评选活动收摊打烊。  相似文献   

6.
贾亦凡  陈斌 《新闻窗》2010,(2):28-32,20
近日.重读著名学者甘惜分教授的名著《新闻理论基础》,颇有感慨。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甘惜分教授认为:“每条新闻所反映的事实必须是完全真实可靠的。”在他看来,“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新闻理论基础》121页)或许,在甘教授那个年代,做到这一点的确不难,但在今天的新闻界,却是天下第一难!本刊评选“年度假新闻”九年.但新闻打假依然长路漫漫。  相似文献   

7.
在讨论抵制假新闻这个新闻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前,有必要回顾进入21世纪后的五年,在我国出现的典型的50条假新闻。这50条假新闻每年都公布在上海的《新闻记》杂志上,前四年揭露假新闻并予以排名,还仅仅是这家杂志一家,而在“评选”2005年的十大假新闻时,就有人民网传媒频道、《新闻记》杂志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三家参与。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定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并指定《三项学习教育通讯》、《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记者》及各地主要新闻期刊组织相关讨论并刊登系列文章。欣慰之余,更感到责任重大,鞭策我们一如既往地评选2010年度十大假新闻。  相似文献   

9.
一些地方媒体,经常报道现任党政领导人为企业做广告,形式和提法多种多样。有的媒体还将这样的报道推荐参加好新闻评选。如,2004年5月27日《潇湘晨报》B5版一组《伊莱克斯(中国)落户长沙》的报道。其中一条为《副省长现场做广告》的“相关链接”。消息导语为:“在昨日的庆贺会上,副省长贺同新不仅对伊莱克斯由合资转变为独资的身份表示了诚挚的恭贺,而且还亲自在现场为伊莱克斯产品打起了广告,希望湖南的消费在购买家电产品时,能优先考虑正逐步成为湖南家电行业形象大使的伊莱克斯。”两名记中有一人为该报首席记。伊莱克斯是世界500强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商。  相似文献   

10.
屈指算来,评选“十大假新闻”已历经5个年头。当初,无论如何都不曾想到能坚持这么长久。与前4年本刊孤军奋战有所不同,2005年的评选,人民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为本刊坚强的盟友。同时,评选方法也有所创新,增加了网友投票评选这一环节,以确保评选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知音》杂志自我曝光不怕丑,2000年第12期刊发了题为《本刊再次承诺:坚决打击假新闻》的文章,对新闻造假者曝了光,对签发失实报道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按规定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该刊重申:任何企图编造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以求文章发表、获取名利者,必将被《知音》不留憎面地予以曝光。 近两年,杂志社把经常性的防止杜绝假新闻、查处假新闻的工作任务交给该刊研究所,专门固定了三位同志负责这项工作,由一名副总编亲自领导。他们还设立了一个法律事务部,专门对终审稿件进行再次审读《知音》设专门班子封杀假新闻  相似文献   

12.
遭遇假新闻     
听朋友说,如今假新闻不少。开始我还不大介意,但亲身经见了,领教了,才终于有了切身感受。在下时常写点被称为杂文的玩艺,而写杂文,则免不了要“据报载”之类。这是多年来的一种惯常战法,不想问题也就出在这里。1999年某月某日某报载:兰考县县委书记宗家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口雌黄,说“焦裕禄精神我一听就烦。”此事引起人们强烈不满,所以宗家邦很快被开封市委摘了乌纱。于是,我据此写了篇题为《假如焦裕禄地下有知》的杂文,刊发在一家刊物上。然而,不久有家报纸登出一条新闻,称某报原来报道的宗家邦一事有很大出入,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档案》2004,(1):26-26
评选范围:2003年《中国档案》“信息与动态”栏内所有内容评选标准:新思维,新举措,新经验评选单位:《中国档案》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沐童 《视听界》2007,(6):4-4
昨天看到一条很搞笑的新闻,大概内容是说,今年安徽省高考上线人数女生占到85%,男生只有15%。我当时就在想:这样一则一看就是假的新闻,究竟有谁会相信呢?可是没想到,我一向很尊重的《中国青年报》竟然以这个荒诞到离谱的新闻源为由头做了一篇“深度报道”,还喊出了“男生教育病了”、“拯救男孩”的口号。让人搞不清楚记者们是否眼中只剩噱头,连常识都不顾了。  相似文献   

15.
2007新年伊始,上海《新闻记》杂志第1期刊发了《2006年十大假新闻》一,对06年度国内媒体报道的上百条产生了一定恶劣影响的假新闻进行盘点,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它们分别是:1.《华商报》刊发的“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2.《兰州晨报》的“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3.《华西都市报》的“扫墓祭祖烧“别墅”将被查处”;4.《上海证券报》“银监会拟发退市令三城商行受警告”;5.《新化报》“腰围1.75米松原孕妇至少怀了五胞胎”;6.《信息时报》“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7.《今日早报》“大雨袭杭百舸归”;8.《中国经营报》“铁道部酝酿火车票中加铁路建设费”;9.《民主与法制时报》“深圳中级法院的日常工作由深圳市纪委代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河北广播》2005,(C00):I0014-I0015
由少儿音乐频道、省人大城建环保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河北省首届“富瑞斯特杯”绿色环保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评选,于9月16日落下帷幕。省武警总队的吴肖云技压群芳,夺得第一名,荣获省绿色环保形象大使称号。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岁末,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发了《2008年十大假新闻》一文,12月29日上海东方网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新闻”。①它们分别是:1.“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刊播媒体:《西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作者:郑广辉;  相似文献   

18.
一篇关于湖北某县委书记先进事迹的正面典型报道,刊发后却被认为是"过头"了,引来一片争议乃至非议①。已经持续评选了七年的《新闻记者》杂志"年度十大假新闻",2007年度因为评出了一篇报道典型人物失实的"正面"假新闻而格外引人关注,该杂志也以"正面  相似文献   

19.
从"06年十大假新闻"谈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的缺失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新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第1期刊发了《2006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对06年度国内媒体报道的上百条产生了一定恶劣影响的假新闻进行盘点,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  相似文献   

20.
一、九成“造假人”是职业把关人《新闻记者》从2002年起开始评选“十大假新闻”,历时四年,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四十篇假新闻的出笼说明了什么?为此,我们根据公布的相关材料, 对2001至2004年四年的“十大假新闻”的失实原因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