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炜从不回避苦难,相反,他最近的长篇小说《丑行或浪漫》又是对苦难的一次集中表现:性、政治,以及饥饿、世俗,对个体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肉体和精神都构成严重的威胁和逼迫,他们只能采取坚决的抵制和迫不得已的自赎。而背负苦难奔跑,可以说既是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命运和整个人类存在命运的象征,又是一种自我救赎的生存悖论,更是张炜所特有的持之以恒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2.
一个女友向我哭诉,她的公公,一个66岁的老男人多年来横行霸道,前些天又欺负了婆婆,致使她一只胳膊受伤。她丈夫不忿,便去算账,“请你以后对我妈尊重些。”不料父子两人竞扭作一团。女友看不下去,跑过去劝,在乱战中挨了几下,又被公公用拳头教训,于是这位美女律师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3.
《活着》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活着》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活着》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  相似文献   

4.
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是描述小说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小说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城市与农村、离乡与恋土的诸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5.
"边缘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他们对于艰难生活和社会复杂性地体验要更为深刻."边缘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群体的分化而变化.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夹缝和底层,生存状态以苦难为底色,但他们并没有被苦难打败,而是苦涩不乏智慧地超越着自我生存状态.新时期的作家毕飞宇、刘醒龙,将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神话原型评角度尝试解读《雾都孤儿》这一经典名著.《雾都孤儿》的主人公奥利弗是《圣经》中约伯原型的变形,在这两个人物身上都蕴含着苦难一救赎这一普通永恒的人类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7.
苦难与女性——解读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歌苓新作《金陵十三钗》的主题展示了边缘与反抗、仇恨与宽恕、谵妄与救赎三种精神向度.作品通过将女性置于极度苦难的地境中来表现作者心目之中的“女性的伟力”.展示了一种女性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8.
叶紫的小说通过对人的生存困境、生活苦态的深切关注和审美叙述,不仅揭示了在沉重苦难与死亡边缘中生命存在的苦楚与叹息,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人们在超越苦难时所进行的形式各异的自我救赎,渗透出执著的生存意识和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迟子建一直固守着她心灵的一隅,向我们传达着她对世界不断演进的认识。读罢她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之后,同样明确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被它别样的深度和厚度深深地感动。  相似文献   

10.
以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为例,探究贫穷、苦难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并结合我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来理解对于苦难的抗争对当代大学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路遥用六年的时间创作出《平凡的世界》,三部书以其恢宏的气势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作品散发着浓厚的悲剧美的气息,细致入微地描绘出真真正正的"平凡的世界"。作品当之无愧地处于"经典"的地位,其影响将持续升温。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认为,历史是总体的现实,是人的“行动”。历史又意指了一种现实的生成性和一种感性的生活的时间性,因此,历史又是一种无产阶级自我认识的方法。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回到“历史”中才能达到马克思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在孟子那里,“论世”与“颂其诗”,“读其书”一样,本来也是一种“知人”的方法,目的在于上与古人为友.但是,由于的孟子的表述中事实上存在着一个“言”-“人”-“世”理解的循环,所以,它自然而然地就转化为了文学批评的方法,并与“知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典型的社会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交往是交往德育的基本媒介,交往在交往德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建基于生活世界之开放而自由的主体间意义关系情境中的交往德育,也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渗透、潜积、蕴涵、牵涉于其中,超不出其畛域."生活世界"是交往德育的基地,是德育交往以致于人的觉解和品德生成之所.  相似文献   

15.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老子之"道"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老子之"道",它的提出背景是其认知之前提,涵义考略是其认知之基础,对首句的理解乃是认知之关键.老子之"道"具有"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境.  相似文献   

16.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Aboriginal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is a goal of many Canadian universities. Realizing this goal may present challenges to the orientation and methodology of university curricula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pistemologies of Aboriginal peoples. In this article, three scholars in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Victoria take up this issue by dialoguing with each other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of incorporating Aboriginal perspectives into their courses. These conversations are woven together into the narrative form of a four-act play in which the authors caricature their personalities to highlight their initial resistances and eventual reconsiderations. As non-Aboriginal instructor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authors confront issues of respect, responsibility, and (mis)representation as they struggle with the dilemmas involved in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is journey they come to imagine a world wher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epistemologies of Aboriginal peoples, present possibilities for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 and more authentic expressions of our humanity.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lgebra courses tend to take one of two pedagogical routes: from examples of mathematics structures through definitions to general theorems, or directly from definitions to general theorems. The former route seems to be based on the implicit pedagogical intention that students will us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particular examples of an algebraic structure to get a sense of those properties which form the basis of the fundamental definitions. We will explain the transition from examples to abstract algebra as a series of shifts of attention and in this paper we will use a case study to examine the initial shift, which we will call apprehending a structure, and examine how one student came to apprehe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mutative ring Z99.  相似文献   

18.
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信息时代对知识教学的反思和改进。对于深度学习,应从深度学习的性质、内容、过程以及任务与目的等方面去理解。深度学习不是自学,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带领下学生主体的主动活动。深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有挑战性的学习单元,深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来看,深度学习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是历史上一切优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凝炼、提升,是良好教学的理想形态。深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能够创造美好未来的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各个方面驱动社会变革.在教育领域,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促发教师角色与教学形 态的嬗变.然而,仅从技术视角讨论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容易招致"技术侵入生命价值"的批评.如何理解并重构智能技术下的教育世界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分析了智能技术的局限以及智能社会对人的要求,提出人机协同的本质是驱动教育创新,是理解未来教育世界的关键概念.在组织形态上,人机协同的教育世界是由学习者与人工智能体共同构成的网络;在运行机制上,要素之间的交互运行构成"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学习系统;其中,数据是驱动教育世界运行的动力来源.最后,文章基于人的安全、归属与成长维度提出"人控制机器、机器适应人、机器赋能智慧"的人机协同原则.  相似文献   

20.
“知识即美德”出自苏格拉底,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不过,当下学界对其研究更多地是从现代知识观出发的,从而曲解了命题的本有涵义。从亚氏对“知识即美德”所具有的包容性分析来看,这一命题可从两方面切入:实践之智即美德;默观即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