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类期刊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凌 《新闻传播》2005,(12):59-60,67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新周刊》分别入选2003年中国最有影响力、最具公信为和最具成长力的杂志:[1]《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南风窗》列广告收入最高的周刊(除时尚类和经营管理类)前三名。  相似文献   

2.
刘颖 《新闻前哨》2012,(7):99-100
期刊与微博的结合方式 1、发预告 面对网络的冲击,不少传统媒体开始开设微博,融人微博社区中。人民网的微博“人民微博”也于2010年2月1日正式出现。同时,许多传统媒体也相继开通微博。有的借助门户网站,如新浪网微博;有的与报纸自身网站为一体,如《齐鲁晚报》微博,大洋微博(《广州日报》)。目前,媒体对于微博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娱乐类、新闻类和服务类三个方面。其中娱乐类以“湖南卫视官方微博”为例,在其官方微博的首页介绍里,就有这样一段话:“在这里你将第一时间了解到大量芒果台内幕”。湖南卫视微博发布节目预告或节目宣传,吸引了大批粉丝也增加其收视率。新闻类以“南方周末官方微博”为例,南方周末微博利用微博来发布纸质南方周末的新闻内容,微博内容显示其最核心内容,再用链接提供相关的具体内容、解释和背景。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了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而新秀《南方人物周刊》则在创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行量飙升至30万份,显露出新闻类期刊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阮璞 《今传媒》2011,(12):93-94
微博传播速度快、传播碎片化、互动性强的特点为纸质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新周刊》为例分析纸质媒体在微博平台中具有传播优势和面临的竞争无序、内容碎片和受众阅读习惯改变等问题,认为纸媒微博的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创新营利模式,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以促使纸媒微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艳凤 《青年记者》2007,(18):48-48
从1995年开始,一种不同于《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国内悄然兴起,如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知音》、《家庭》等文摘类与生活类期刊,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其对手;甚至相对于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到目前为此,中国几乎没有一份真正能影响主流阶层的新闻类期刊杂志。市场呼唤新闻类期刊,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类期刊业发展,笔者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锐 《青年记者》2007,(10):57-58
新闻期刊的精英化色彩 国内几家以前少有广告的新闻类周刊的广告正在逐渐走火。2004年10月以来,《中国新闻周刊》平均每期的广告达到了20个整版,且全都是品牌广告。中国新闻社自2000年1月创办《中国新闻周刊》以来,2004年11月杂志社全面实现赢利。此外,《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和创刊仅半年的《南方人物周刊》也已实现盈亏平衡,形势一片光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静 《新闻传播》2014,(2):23+25
本文将以《新周刊》为个案,选取《新周刊》品牌建设三个特点,探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周刊》品牌化发展道路以及对我们期刊杂志的借鉴意义。创刊于1996年的《新周刊》,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锐杂志,在经历了十多年不间断的创新和摸索后,其品牌发展及品牌推广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操作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新周刊》品牌核心要素的建立及维护,对这个典型媒介品牌进行解读。文章涵盖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新周刊》品牌的内容特色进行分析。第二个部分对《新周刊》特色封面进行解读。最后一个部分针对《新周刊》的市场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老骥 《青年记者》2004,(2):12-13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新周刊》曾被有的网友称为当今中国传媒大街上最引人注目的妖艳女人,但现在在一些传媒论坛上经常看到“你还看《新周刊》吗”这样的帖子,对于《新周刊》曾经的拥趸来说,这是一个很让人尴尬的问题,如果回答说仍在看,那很可能会招来一片嗤笑声,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看《新周刊》。如果回答说不看了,心里又时常想着它最近又出什么新花样了没有。现在的《新周刊》就是  相似文献   

9.
王瑛 《出版广角》2022,(1):77-80
文摘类期刊是期刊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其优质内容的筛选价值、文摘成果的引领作用和文章集群的品牌效果,在传统媒体时代获得了极大关注,出现了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综合性文摘期刊.新媒体颠覆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加剧了传统期刊的生存困境.媒体融合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文摘类期刊应聚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不同特点,把媒体融合理念贯穿于刊物定位、内容生产、营销策略和人才管理多个环节,让文摘类期刊的优势再度彰显,成为传统期刊转型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王彦堂 《新闻世界》2010,(12):31-32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时事政治、财经、社会和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类期刊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周刊》、《国家财经周刊》等纷纷创刊,再加上原有的《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新民周刊》、《环球》等,新闻粪期刊的竞争更加激烈。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时政类期刊作为中国期刊界的一支新军,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虽然数量还不多,但影响力越来越大,其特点也越来越明显。”。与上述新闻类期刊相比,地方的新闻类期刊在信息资源等很多方面都明显不如它们,在市场竞争中难免处于下风。那么,地方的新闻类期刊怎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东北之窗》在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一条路。  相似文献   

11.
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台发展自身的重要武器。方言类民生新闻热播主要出自以下原因:栏目定位精准;栏目主持与包装的娱乐化;符合受众潜在的方言需求。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健康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社会责任感,扩大舆论影响力;注重媒体的人文关怀,加强传播的贴进度;注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媒体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2.
王晓翠 《青年记者》2007,(20):43-43
在CNRS对新闻类期刊的读者调查中《,中国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77%,《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69.7%,《三联生活周刊》和《南风窗》的女性读者分别占到56.3%和51.4%。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来获取新闻,各大门户网站为满足受众移动阅读的需求竞相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本文以带有官方色彩的《人民新闻》和商业色彩浓厚的《网易新闻》为例,通过比较两家网站的新闻客户端,勾勒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当前新闻客户端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就具体策略而言,青少年期刊可以形成期刊、音像、电子杂志、网络期刊等一体化的格局,还可以出版图书、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竞赛、组织户外活动,由此延伸产业链条,在提升青少年期刊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最近.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的《广西新闻》受到多方瞩目。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对若干个卫星频道2003年的新闻节目反复比较后认为.《广西新闻》“创意得当.制作精良.在各个地方台的同类节目中比较突出”,“他们的许多做法对兄弟台同类节目的制作人员不无借鉴作用”。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就此批示:“请广西广电局、广西电视  相似文献   

16.
杂志人也是人,也是一种职业,是职业就会有强迫,有强迫就会拧巴。只是杂志人的拧巴方式有些独特罢了。  相似文献   

17.
李昂 《新闻世界》2011,(10):76-77
近年来,在国内新闻类期刊的百舸争流中,《Vista看天下》(以下简称《看天下》)杂志可谓领一时风骚。作为创刊不久的新锐杂志,《看天下》仅用五年时间就成为了实际发行量较大的时政和文化类新闻刊物之一,实现了从异军突起的"新秀"到引领风潮的"佼佼者"的成功转变。本文以《看天下》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从杂志理念的建构和完善角度出发,归纳了其成功经验,并试图以《看天下》为蓝本,梳理出今后新闻期刊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摘类期刊在我国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不少文摘类期刊受到较大冲击,市场日益萎靡,文摘类期刊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融合发展变得尤为迫切.文摘类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面临定位之困、版权之困、盈收之困和技术之困等,亟须找到破局之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融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趋势,而地市级融媒体发展策略则是构建和完善融媒体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政类新闻传播中,地市级融媒体发展策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在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地市级融媒体发展策略,以时政类新闻为例,深入研究融媒体发展的必要性和价值,进而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周洁 《出版科学》2011,(4):91-95
对《时代》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所有封面故事的主题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并从选题类型、选题分布、特刊选题和封面标题四个方面分析两刊的选题情况,发现两刊除了同样关注社会类选题外,在选题侧重点、选题视野、对读者的引导和塑造以及标题的制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