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运动中只有负荷保持适宜,才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体育课上运动负荷安排过大或过小,都难以达成体能锻炼的目的,同时还会影响到运动技能的学习。就体育教学设计而言,不仅要安排负荷合理,而且还要绘制相对比较准确的负荷曲线图(或心率曲线图)。然而,目前存在哪些绘  相似文献   

2.
前言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科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广大体育教师勇于改革,对体育教学各个方面进行探索,比如评议一堂体育课的任务是否完成,都注意到学生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是否适宜,并以负荷标准作为衡量体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条件。这种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比五、六十年代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过去衡量体育课效果好坏,主要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法,探析了大学女生体育课的负荷强度。结果显示,适宜的运动负荷应结合学生的体能及教材内容来确定,不应笼统地把心率150次/min定为体育课的适宜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4.
王富兰 《体育教学》2008,(11):67-68
合理安排和调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基本任务的同时保证学生运动安全、防止运动意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体育教学中,过小或过大的运动负荷都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则又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身体限度,对学生运动安全则会产生一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5.
<正> 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是体育课的主要任务,但是中小学一堂体育课只有45分钟,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只有加大练习密度和负荷强度,才能提高体育课的学习效果;但由于学生身体承受负荷能力的限制,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只能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超过这一限度,学习效果反而降低;那么,如何合理调整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才能达到提高体育课练习效果的目的呢? 根据运动生理学实验,在做同等负荷强度工作的实验中。由于体息间歇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国外阿斯特兰德的实验研究证实,“在固定跑道上以同样的速度在持续时间里跑时,改变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6.
余纯璐  叶露 《体育科研》2010,31(5):101-10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验法,观察和测定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学体育课生理负荷平均心率。结果表明:中学生最大生理负荷强度与全国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中学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属于中等运动负荷等级,中学生承受的生理负荷较适宜,女生偏小。  相似文献   

7.
谈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每个体育教师所关切的问题。一、什么是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负荷量和强度对学生机体作用的大小称为运动负荷。只有适宜的负荷刺激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课能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而人的机体只有通过适宜的刺激才能引起良好的反应。体育课的刺激靠的是运动强度,故对体育课运动强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负荷与心理负荷的调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含义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因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的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方面,本文对体育课生理负荷的结构及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对体育课心理负荷的结构、评定方法及心理负荷诸因素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密切结合教材与学生身心特点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这对全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与提高,以及对各种运动技术的掌握,必须在一定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刺激下才能实现。这一客观规律已引起许多学者和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那么,怎样测定才能使之更符合实际,以便提高各个数据及结论的可靠  相似文献   

12.
阳胜美 《精武》2012,(4):10-11
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运动锻炼能取得什么样的锻炼效果,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锻炼方法,二就是锻炼中的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生理负荷及运动强度北方工业大学付梅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做各种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负荷量的大小是影响身体代谢过程及能量的消耗与恢复程度的重要因素。所以有效地利用课中的时间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衡量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规律的科学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刺激,承受一定的负荷,校长时间的刺激和负荷,容易引起学生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产生疲劳,而疲劳的产生和积累.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如何掌握和运用好运动负荷,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关键。研究体育课的负荷,对于保证体育课的顺利,促进学生命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长期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就“运动贞行规律的科学运用”进行探讨研究.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体育课心理负荷的概念界定入手,主要对心理负荷研究中存在的测试指标、测试方法及其量表设计、评价标准,以及负荷曲线变化趋势中存在的与有关心理学、逻辑学原理和体育课教学实际不符的种种问题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当下不少体育课练习密度低、运动强度不大的现象,体育教学要达到大密度、大强度的呼声不断,那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该大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一、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是较大练习密度、适当运动强度在体育课中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8.
对女生跨栏课心理障碍问题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女生在跨栏课中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1对大运动量的恐惧心理。因为跨栏跑是运动量及负荷都较高的项目。所以许多女生对身体超负荷的运动量产生的苦累感到特别不适,怕运动量过大造成伤痛,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怎样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课怎样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韩保琨(山东化工学校)伴随体育课的进行,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如何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从而对运动量作出适当的调整,是体育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实际问题。适宜的运动量所产生的疲劳,对人体健康不仅无害,而且能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测试,从生理学的角度对当今体育课的负荷现状及其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认为俱乐部制形式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