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风格是书法家作品表现的主要思路和艺术特点,它的形成受作者的文化修养和时代的历史背景的影响。书法风格的品评有一定的标准。风格各异的各个时代的书家和作品各美其美,评品的标准也应广博多元。  相似文献   

2.
3.
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民族文化的结晶与瑰宝,也是人类的精神情操、文化修养的积淀与显示,更是东方艺术精神的浓缩与象征。无数书法爱好者希望自己写得一手好字。学习书法既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也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学好书法关键在于三点:笔墨技法、结构和风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书家的书法风格与其人格类型有一定的联系。道劲秀美、阳刚壮美和浪漫奇肆等三类书法风格表现和反映着书家的自然人格、伦理人格和个性人格的人格特征,书家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5.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历史悠久,风格多样。书法各种书体的形成和风格的衍变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学习古人书法是为了继承传统,化古为新,那么就必须正确掌握研究、分析古人书法风格的方法。客观地分析影响书法风格的诸要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风格的形成,达到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和金文是殷商时期书法的代表。它们是迄今为止考古资料可以证实的数量较多又相当成熟的早期汉字,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纵观古今,也有不少人对甲骨文和金文的书法风格进行研究,但将其对比研究的却很少。文章简述了甲骨文和金文,从用笔、结体、风格及章法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分析探讨和对比研究,以给书法爱好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画家的风格主要是他的思想性格,或者说,是他在作品中集中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既具体表现于作品的艺术形式,即反映在作品的结构、语言等各种因素之中,又植根于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是通过艺术家创作出来的.形成画家创作个性的条件,除了个人的思想性格以外,还有生活阅历、审美趣味、艺术修养等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写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认识不足,这集中反映在对实用书法与书法的理解上面,正确区分实用书法和书法牵扯到我们在传播书法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实施什么样的素质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蔡清德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1):111-114,118
书法创作行为及书法风格的形成是由书家审美趣味决定的,从创作到风格语言确立这一过程中,书家时时面临审美选择取舍,影响书家审美趣味及创作指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时代风尚,地域文化图,物质因缘,利益驱动,从众心理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融资融券还是股指期货,金融创新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中国证券市场进入双向交易时代、新波动时代和对冲基金时代。当我们从金融创新带来的资产配置需求改变、海外市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市场表现等因素来审视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格局时,仍不难发现金融创新带来的A股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完善无疑会长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降低市场的波动性,从而有利于市场的向上运行而不是向下运行。风格转换在短期内能否实现,仍有争议,但长期利好蓝筹股,却是大家能够达成的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11.
经过对散见于古代书论中的片段分析,发现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创新观主要有这样几种:集古、明法、功夫、性灵、追本溯源等。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书学范畴中最基本的要求,达不到这些要求,可以说连书法艺术的门也找不着,更不用说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书法创新的突破点在何处?经过对古代书法家的风格形成过程的分析,发现书法创新的法门就在于“取法自然”,即从自然中汲取营养,这才是书法创新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13.
唐代书论明确提出了“风格”概念。针对不同的书法作品,唐人沿用并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意向批评方法,试图以不同的“词”来概括、区分其风格的细微差异。在取法谥法的基础上,唐人通过《字格》的形式,确立了风格论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14.
书法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冲动,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也是一种书法理性的思考.只有当书法创作者具有创作意识、审美意识、创作热情、文化修养,以及在好的创作状态时,书法创作才会有好的开始.而书法创新是书法创作的进一步升华,只有当书法创作者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在书法创作中不流俗,不媚俗,不庸俗,能够积极汲取书法历史中的有益养分,才有可能进行书法创新.  相似文献   

15.
16.
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很多,如书写主体、书写工具和社会文化心理等,这些方面前人都多有论述。然而,对于文字载体这一影响书法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却鲜有人进行专题分析。文章以先秦时期书法风格的演变为研究范围,以文字载体对书法风格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甲骨文、金文、盟书、简牍、帛书等书法艺术风格,探讨在中国书法艺术风格演变过程中文字载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是中国方块汉字的超越,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气韵。中国汉字的产生与演变,书写工具的使用以及书法本身的深刻内涵等方面均体现着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就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认识是设计的基础,通过对书法意识与字体设计关系的剖析,得出书法的字形特征、风格、审美是影响字体设计的三个主要方面。书法意识的培养是字体设计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落实,小学书法教育面临许多机遇和考验,作为一线书法教育工作者,作者在一直思考和实践,努力探究书法有"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陈国惠 《云南教育》2003,(15):48-48,46
中国书法美学的根本基础是汉字的造型,舍此而言其他,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今汉字由象形文字演化而来。“文者物象之本”,“再现万物,皆书象之”,“书者,如也”,“依万物之类而象形”……这些是古人之论。于是中国书法之一点一画、一字一帧,便成为了悬针、垂露、兽足、枯藤、坠石、梅兰、行云、流水……乃至世间万物,进而会见到“云鹤游天、群鸿戏海”,“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等神奇景象,妙不可言,美不尽收。可惜,远自黄帝时始,汉字就已开始逐步脱离象形之藩篱,至殷商时代,原物之形,几近湮灭,秦汉之后,更是与原物风马牛不相及了。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