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本文对无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三个原则往复观照--双向投射论;平等参与--角色趋同论画龙点睛--适度启发论.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命题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古今中外关于"勤"的格言很多,如:"天道酬勤."--<论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我的座右铭: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勤勉,第三是专心工作."--卡耐基……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概念是反映低碳经济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低碳思维的细胞,是低碳判断和低碳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构建低碳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低碳经济概念,理论界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主要的观点有:经济形态论、经济模式论、绿色经济论、温室气体论;但也有人对低碳经济概念持有疑议:一是认为其科学性不足,另一是认为它是欧美设的一个局.对低碳经济概念与它相邻的几个概念--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学界也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广义修辞学>建立了一个由"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三者构成的系统的研究格局,这是修辞学领域的一次新革命,把修辞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深入与开拓.  相似文献   

5.
姜朝晖 《德州学院学报》2002,18(1):60-63,71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养民论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有深刻的影响,民生主义沿袭了养民论的精神传统:对平均主义的追求,对民生与立国关系的深刻洞察.而对传统养民的方法孙中山则予以一定的改造,均贫论被他阐释为均富论,重农主义被改造为农经商纬论,井田制被他发展为耕者有其田.孙中山对养民论的继承和改造正体现了近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即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之上,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使传统养民论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核心,教育观念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由强调"被动接受"的教育客体论转向以受教育者本身为教育考核标准的教育主体论,而教育关系论突破了"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以"主体--客体--主体"的三维结构进入教育观念的视阈.文章梳理了教育观念的演变规律,解析了教育观念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对当前的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以书为本"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理念之间的碰撞,谈图书馆职业精神--"读者至上,服务第一".论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实施者--图书馆员的意识和素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两个方面论述了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对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并对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及对当前人际交往教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高师语文教学论课程要引领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六环节"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建立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的,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主的教学理念,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观摩教学--模拟教学--实地教学--教育实习的"六环节"训练模式,旨在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性实践教学能力,为他们走上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属性论--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属性选择的新视角>一书通过对属性概念的演绎与解读,推导出属性问题的方法论意义,并由此提出与揭示了一种新的视角: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实践,源于政府对高等教育属性的选择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
: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关于逻辑系统内有效的形式论证与系统外的非形式原型的符合问题。逻辑的形式论证来源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中未经形式化的实际论证,即非形式论证,同时它又是对非形式论证的反映和概括。因此,逻辑哲学高度重视形式论证及其对应的非形式原形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 解释论证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解释论证是非形式逻辑重要而困难的研究主题之一。论证的解释或重构包括分析已陈述出的论证、论证的一般背景、隐含假设或隐含前提以及论证解释的伦理学。这些分析都以文本中论证的辨识为先决条件。论证解释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未表达前提或省略前提的辨识和填补问题。迄今为止,已形成多元论和现代演绎论两种主要的解释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黎  张奇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6):64-66,46,28
论证图是一种采用2维图形和非文字技术表示观点之间关系的推理表征形式。当前,国外学者开发出了一些辅助学生建构论证图的论证软件,教育实践表明,这种软件不仅能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高质量的非形式推理,而且通过非形式推理课程,在软件的帮助下进行长期的问题解决练习,还能提高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本文旨在介绍论证图的基本结构、论证软件的原理、非形式推理课程的内容,如何将论证软件应用于集体讨论中。  相似文献   

14.
在亚里士多德的视野中,论证语感是交往会谈者对语言如何表达命题及其真值条件的适当反应。亚里士多德是紧密结合辩论术的教学实践探讨论证语感。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外在的论证语感和内在的论证语感,分析了这两种论证语感之间的联系,展示了论证语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公平和正义是法治的生命。在现代法治国家中,为了确保公平和正义的实现,人们要求法官对其判决必须给予充分的论证。因此,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修辞术的修辞论证直到今天的法律论证也由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今,法律论证已在法庭审判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法律论证始祖的亚里士多德,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今天研究法律论证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论战中形成的论辩艺术——谈孟子辩术的形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二方面对孟子的论辩艺术进行论述。一方面 ,从孟子当时所处的社会变革的大环境 ,分析了孟子论辩艺术的具体形成 ,说明了孟子“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的客观现实 ;另一方面 ,从《孟子》七篇中采撷若干史料分析孟子论辩方法的具体运用 ,说明孟子论辩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墨家辩学是我国古代名辩理论的主要部分。根据墨家辩学中的有关知识,联系现代论辩理论中的“承认”说,可以得到一种认识:进行论辩是为了“争胜”;要能“争胜”,就要注意在论辩中“取当”;所谓“取当”,也就是要注意在论辩过程中谋求“承认”。  相似文献   

18.
循环论证是一种不易被觉察的错误论证,本文借具体实例分析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对于学生数学分析的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翻译方法上,翻译界一直存在着"直译"与"意译"之争。直到今日,理论界还各执一词。本文简要回顾了贯穿翻译史的直译意译之争,探讨了直译意译之争的根源,并力图超越直译意译之争,转向动态对等论。  相似文献   

20.
On grounds of autonomy, is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 an approach to education that attempts to facilitate the acceptance of certain beliefs and ways of life as being correct, and refuses to sympathetically expose students to contrary beliefs and ways of life — ethically suspect? Recently, Bryan R. Warnick has argued that it is. In this essay, Adam D. Bailey critically evaluates Warnick's argument, and contends that it is unsuccessful. In particular, he argues that Warnick's argument from necessity does not succeed. Bailey then addresses a potential response to his critique of Warnick's argument — that of developing an argument from facilitation rather than necessity — and argues that, contrary to the argument from necessity, the argument from facilitation doe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claim that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s ethically suspect. However, Bailey attempts to show that even granting the facilitation argument, it is plausible to hold that, on grounds of autonomy,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need not be seen as ethically susp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