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Rock抑制剂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起始环节的外周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雌性C57BL/6小鼠分为CFA组、EAE组和Fasudil组。Fasudil组动物免疫后第7 d腹腔给予Fasudi(l50mg/kg.d),连续给药14 d。免疫后隔天观察各组小鼠临床评分和体质量变化。在免疫后28 d处死动物,取脊髓进行HE染色和髓鞘染色,制备脾脏单个核淋巴细胞(MNC),测定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4,IL-10,IL-1β,IFN-γ的含量,流式细胞术观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部分脾脏组织和MNC涂片行免疫组化荧光染色观察Rock的表达。结果Fasudil在EAE外周免疫组织和细胞通过下调Rock的表达,抑制Rock的激活,明显改善EAE的临床症状评分(P〈0.05);减轻EAE外周炎性细胞向中枢的浸润,缓解神经髓鞘的脱失;经Fasudil干预可以下调EAE外周特异性MOG35-55反应性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1β水平,升高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促进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结论 Rho/Roc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EAE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Rock抑制剂--Fasudil抑制EAE免疫病理过程中外周免疫细胞激活这一起始重要环节,减少炎性细胞的中枢浸润,缓解EAE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青霉素静注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静注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4、IFN-γ水平,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756,P0.01).疗程结束后,观察组IL-4水平显著下降,IFN-γ水平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对照组IL-4、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4表达和上调IFN-γ表达,调节Th1/Th2的失衡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四季变化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免疫炎性因子的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应用免疫印迹杂交法检测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NF-κB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2、及IL-6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中IFN-γ的水平。结果:与春分组以及秋分组比较,夏至组以及冬至组IL-1β、IL-2、IL-6、IFN-γ及NF-κB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结论:免疫炎性因子存在春秋低冬夏高的季节节律,季节对脑梗死的影响是通过免疫炎性因子网络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大鼠脑出血给予三七总皂甙治疗后,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有无变化,并观察脑出血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相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脑出血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值升高;2d后治疗组大鼠与脑出血组相比分值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治疗组Bcl-2的阳性表达较脑出血组高(P<0.01)、Bax的阳性表达较脑出血组低(P<0.01),Bcl-2/Bax蛋白比值增高;脑含水量即12 h开始增加,24 h后比较明显,48 h达高峰,7d之后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三七总皂甙治疗组48 h ~72h干预后,脑含水量明显低于其脑出血组(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促凋亡蛋白Bax与抗凋亡蛋白Bcl-2在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组、溃疡组、盐水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ax和Bcl-2表达变化,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进行积分光密度值(IOD)分析.结果:Bax阳性细胞在胃溃疡组1d即增多,表达强度强,显著高于正常组与相应盐水组(P<0.01);之后随术后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表达强度渐弱,至术后23d,溃疡组Bax IO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细胞随术后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多,至胃溃疡损伤后的第6天Bcl-2阳性细胞数量最多,表达强度最强,胃溃疡损伤后10d及14d Bcl-2 IOD略低于溃疡后6d,但仍维持于较高水平,至胃溃疡损伤后23d,Bcl-2 IOD显著降低,与正常组、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胃溃疡自愈期间Bax与Bcl-2共同参与了胃黏膜的损伤修复.在胃溃疡损伤早期以促凋亡因素为主,抗凋亡因素对溃疡胃黏膜的保护及修复作用主要是在损伤后的6~14d.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IL-4mRNA和IL-4蛋白在哮喘大鼠CD34^+细胞中的转录表达及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MK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卵白蛋白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中IL-4和γ-干扰素(IFN-γ)浓度;用Mini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离骨髓CD34^+细胞;采用SYBRGREEN I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CD34^+细胞中IL-4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CD34+细胞中IL-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哮喘组骨髓CD34+细胞中IL-4mR.NA和IL-4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其它各组(p〈0.01);哮喘组除了IFN-1水平低外,IL-4浓度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都是三组中最高的(P〈0.01);除哮喘组外,其余组的各项指标相近(P〉0.05)。IL-4mRNA表达量与IL-4浓度、Eos绝对值呈正相关(P〈0.01),与IFN-γ浓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大鼠骨髓CD34^+细胞中IL-4 mKNA的表达增强;孟鲁司特可以下调IL-4mRNA的表达。可能成为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ENU诱发子代大鼠脑肿瘤的模型 ,对子代鼠脑肿瘤发生前、后p2 1基因的变化进行连续地观察 ,探讨抑癌基因 p2 1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 1)通过对孕18d大鼠腹腔注射亚硝基乙基脲 (ENU ,75mg/kg)的方法 ,建立子代鼠脑肿瘤模型 ;( 2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对子代鼠 90d、12 0d和 15 0d鼠脑 p2 1蛋白表达进行观察。 结果 :p2 1蛋白的表达减弱或消失 ,见于子代鼠出生后 90d、12 0d和 15 0d ,特别是 90d组 ,且 15 0d组中肿瘤内与瘤周组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异常 p2 1蛋白的表达存在于肿瘤发生前、发生早期及发生后各阶段 ,进一步说明p2 1WAF1/CIP1发生突变、其表达减弱或消失是脑胶质瘤起源的重要原因。p2 1基因的功能失常可能是导致基因链活动紊乱的因素之一 ,而肿瘤的形成还可能需要其它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L-4mRNA和IL-4蛋白在哮喘大鼠CD34+细胞中的转录表达及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MK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卵白蛋白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中IL一4和γ-干扰素(IFN-γ)浓度;用Minj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离骨髓CD34+细胞;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CD34+细胞中IL-4 mJ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CD34+细胞中IL-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哮喘组骨髓CD34+细胞中IL-4mR NA和IL-4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其它各组(P<0.01);哮喘组除了IFN-γ水平低外,IL-4浓度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都是三组中最高的(P<0.01);除哮喘组外,其余组的各项指标相近(P>0.05).IL-4 mRNA表达量与IL-4浓度、Eos绝对值呈正相关(P<0.01),与IFN-γ浓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大鼠骨髓CD34+细胞中IL-4mRNA的表达增强;孟鲁司特可以下调IL-4mRNA的表达.可能成为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氨基葡萄糖是葡萄糖的一种天然衍生物,是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主要成分,可通过多种生理途径在细胞内合成.近年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在治疗多发性硬化(MS)及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方面有一定的疗效.氨基葡萄糖可引起Th表型由Th1向Th2细胞转化,显著表现为TNF-α,IFN-γ,IL-17,IL-1分泌减少,IL-5和IL-10分泌增多.氨基葡萄糖通过不同给药方式,如口服、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等对EAE都有一定治疗作用,具有低或无毒性、服用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抑制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和对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采用HE染色检测28 d假损伤组(S组)、损伤组(I组)和损伤 Tet治疗组(Tet组)血管形态学改变;分别使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I组和Tet组7、14、28 d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p38 MAPK和MKP-1表达的变化。结果为:①28天S组血管壁各层结构完整;I组新生内膜(NI)面积显著增加,管腔面积(LA)显著缩小;Tet组NI增殖较I组明显减轻,LA增加。②损伤后7 d,Tet组与I组之间血管壁SMα-actin、PCNA、p38 MAPK和MKP-1表达基本一致,NI增殖程度亦基本相同。Tet组14和28 d,血管壁中PCNA和p38 MAPK表达均低于I组;而MKP-1表达均高于I组;14、28 d SMα-actin表达均略高于I组。因此Tet可不同程度地拮抗内膜损伤后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节,抑制VSMC表型转化,继而减缓NI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新型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抑制剂丁烷硒啉(BS)对小鼠免疫系统及肿瘤发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创新点:实验室自主设计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抑制剂BS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探究。方法:将24只体重为18~22g的正常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BS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动物。于接种小鼠肝癌H22细胞(1×106个/只)后第2天开始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5g/L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灌胃(i.g.),每日一次(q.d.));BS低剂量组(90mg/kg,i.g.,q.d.);BS中剂量组(180mg/kg,i.g.,q.d.);BS高剂量组(360 mg/kg,i.g.,q.d.)。每天观察小鼠状态,连续8天。结论:BS通过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活化来抑制肿瘤增殖。BS能够通过下调体内肿瘤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提高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下游细胞因子的分泌。在HepG2和BEL-7402细胞中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抑制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BS处理后PD-L1表达水平降低。综上所述,BS通过STAT3途径降低PD-L1表达,从而产生促进免疫应答的作用,抑制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康脑液干预观察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康脑液28.6、14.3、7.15 g·kg-1·d-1剂量组(灌胃给药7 d),改进Longa等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后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6h、12h、24 h、72 h、7d处死大鼠);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组织VEGF、BDNF、MMP-9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缺血再灌注24 h大鼠脑梗死灶面积,发现28.6、14.3 g·kg--1·d-1剂量组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28.6、14.3 g·kg--1·d-1剂量组各时间点的VEGF、BDNF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MMP-9表达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脑液可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中VEGF,BDNF的表达,同时抑制脑内MMP-9的表达,缩小脑梗死面积,发挥对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保护作用,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γ干扰素(IFN-γ)通过营养感受器GCN2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的恶性转化。在恶性转化的表型中,包括细胞周期缩短、细胞增殖增加、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发生,而细胞生长的异常调节是细胞恶性转化的第一步。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IFN-γ诱导细胞恶性生长的分子机制。创新点:实验对象γ-BMEC能够更好的用于乳腺癌发生的基础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工具。我们选择恶性细胞生长来详细研究IFN-γ的作用机制,为IFN-γ、恶性细胞生长甚至乳腺癌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直接证据。方法:通过MTT实验检测IFN-γ长期刺激下细胞的增殖能力;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检测cyclin D1/CDK4、p21、HDAC2、c-Abl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c-Abl入核。结论:IFN-γ通过c-Abl/HDAC2信号通路促进恶性BMEC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γ-连环素在大鼠舌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不同分化程度大鼠舌部鳞状细胞癌中γ-连环素的表达.[结果]γ-连环素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均有表达,表达部位在细胞膜,γ-连环素的表达与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组织学分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γ-连环素在大鼠舌黏膜癌变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对其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剥除治疗;对照组卵巢良性畸胎瘤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剥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中IL-6(白细胞介素)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IL-6、CD4/CD8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d与手术后4d IL-6、CD4/CD8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患者术后4d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对患者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传统开腹手术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机体健康以及预防各类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的方法制作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模型,观察AD模型大鼠脑内皮层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和Meynert核区酪氨酸激酶原癌基因(tyrosine kinase proto-onco-geneA,Trk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何变化,以探讨雌激素的变化与AD发病机制的关系。②方法:取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卵巢切除组(去势组);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模拟AD的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对trkA免疫阳性细胞染色。观察AD模型组大鼠脑皮层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和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等部位trkA阳性细胞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是否不同。③结果:对照组大鼠脑内的各观察区内trkA表达无明显改变;AD模型组大鼠脑内的皮层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和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trkA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5)。④结论:AD模型组大鼠脑内皮层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和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内trkA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提示雌激素缺乏使trkA的表达减少可能与老年性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双氢青蒿素与布洛芬配伍治疗大鼠佐荆性关节炎,观察其关节滑膜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治疗组、布洛芬双氢青蒿素配伍治疗组).动物模型用弗氏完全佐荆于SD大鼠右后足跖皮内诱导关节炎发生.造模28天后处死动物,取关节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踝关节滑膜上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布洛芬双氢青蒿素配伍能显著降低AA大鼠踝关节滑膜上的IL-1β、TNF-α的表达(P<0.01);与布洛芬组比较TNF-α有明显优势(P<0.01),IL-1β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氢青蒿素配伍能加强布洛芬抑制AA大鼠关节炎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康脑液大剂量组、康脑液中剂量组、康脑液低剂量组,大鼠缺血2h,分别再灌1d(即24h)、3d、7d,于大鼠苏醒后及再灌24h观察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24h后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再灌1d、3d、7d分别测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康脑液治疗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脑含水量明显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并能抑制脑水肿形成,减轻脑水肿程度,减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与ELK-3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u H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索拉菲尼处理组.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LK-3、ELK-3靶基因EGR-1、EMT相关分子钙黏附素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和MAPK信号通路蛋白p38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索拉菲尼处理肝癌细胞后其ELK-3和ELK-3的靶基因EGR-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1),vimentin的表达及p38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索拉菲尼通过调控ELK-3/p38抑制人肝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上海高考理科第13题:某游戏的得分为1,2,3,4,5,随机变量ξ表示小白玩该游戏的得分.若E(ξ)=4.2,则小白得5分的概率至少为.1解法探究解设小白得i分的概率为pi(i=1,2,3,4,5),因为E(ξ)=4.2,所以p1+2p2+3p3+4p4+5p5=4.2,又p1+p2+p3+p4+p5=1,代人得p2+2p3+3p4+4p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