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教学方法的出现为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开辟了多个路径,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以积极的眼光看待这些新式教法,在结合教法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挥不同教法的积极作用,辅助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着重论述了情境创设法、游戏辅助法、小组合作法、翻转课堂法这四大新式教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洪伟 《教育现代化》2006,(11):114-114
【案例】 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看到课堂中出现“沉默”的现象,特别是在合作交流式教法的课堂中,这样的“沉默”似乎更令人担忧。记得曾在一堂数学统计课上,讲到这样的一道题:华地商场2006年5月某个星期销售皮鞋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形式,数学课堂是如此的“热闹”。但是,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数学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哪去了?那么如何让“数学味”重返数学课堂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何天利 《教师》2008,(4):112-113
最近。我好几次参加了长沙市小学数学学会组织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数学课堂的数学味”的专题活动,我开始思索,什么是数学味,我也努力追求着数学课堂特有的“味”儿。如何让课堂充盈数学味呢,下面我谈几点肤浅的看法,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数学课才是一节好课?数学课堂的“内涵”包含哪些?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年的认真思考和实践,认为数学课堂必须有数学文化,有数学味,有理性精神,有人文关怀,有科学素养,有美的感受,有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好用足课堂的40分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数学,一直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有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应把握好三个“度”。  相似文献   

7.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教师的追求,嫁接名师数学课堂的精髓,从中认真学习、汲取优秀的教法、经验才能,使自己的数学课堂收放自如、拾级而上。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数学课堂在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否被真正激活。数学课堂真正依靠什么来吸引学生?数学课堂中的一切教学方式与方法,必须彰显数学学科特色,为学生思维开路,引领每个学生参与思维运动,获得思维成果,不断积蓄数学课堂的思维能量,用数学最本质的思维之美,去打造数学课堂的真正"颜值",呈现数学学科之美,将已走远的数学拉回学生身边,让学生真正走入数学世界,因数学思维乐趣而"爱"上数学,使得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数字生活化”的课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过分追求“生活味”,使我们的课堂多了几分热闹失缺了数学的本质,变得不像数学课了;过分追求“数学味”,又使得我们的课堂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变得枯燥与沉闷了。怎样协调两者的关系呢?我们首先来看看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0.
自从实施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及“数学味”缺失的现象。可喜的是,问题正在被校正“,数学课要有数学味”正在重新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然而,使“数学味”重返数学课堂,让数学课真正富有“数学味”,首要的是要从“认识”与“实践”这两个层面上找到“数学味”缘何会淡的原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既保持现有课堂的教学特色,同时又凸现出数学课必要的“数学味”。笔者以为,造成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味”淡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目标膨胀,数学课堂承载过…  相似文献   

11.
根据认知心理学观点,数学课堂问题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数学课堂情境可以实现“旧知”和“新知”的无痕连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思考.数学课堂情境的引入是“新”“旧”知识的连接桥梁,是思维增长的发动机和启动器,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助推器.数学课堂情境的引入策略值得广大教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当是“先学后教”的课堂,学生要在课堂中自主先学、主动探究、自我建构。文章阐述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先学后教”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工笔画和写意画同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两大体系。就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而言,中国绘画从象形的萌芽状态初始,就一直在追求“写意精神”。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国绘两的审美理想之中.也与整个中华文化的脉络体系密不可分。中国的工笔人物画有史以来就以中国人的审美艺术思维.表达心中美好的“写意精神”。并在绘画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犹如春风给小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我们欣喜地看到数学课堂的一系列的转变:引人的情境、各异的形式、自主的探究、多元的活动……值得借鉴。然而,细细品味,许多数学课看似精彩,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乱花渐欲迷人眼,斑斓未必皆春色”,华而不实于数学教学无益。因此,理性告诉我们: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回归本真,树立“自然就是美”的教学理念,力求简洁和实效。使其剔除臃肿的堆积,剥离繁琐的多余,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后,数学课堂呈现一派“活力”,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但在课改推进过程中,也逐步出现了两个“过分”:过分追求发现学习而忽视接受性学习,过分夸大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操作上的偏差产生的直接后果使课堂呈现一派“乱象”:①发言乱。  相似文献   

16.
如今,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数学课堂上呈现出一片红火的“生活化”景象。但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景象背后的一些不良因素:如“生活味”浓得有时甚至超过了“数学味”:将数学作为单纯的生活叠加,致使数学教学走入了极端“生活化”的误区:把生活化作为数学课的单一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安排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就肤浅地认为是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面对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任由学生凭借其生活经验。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而忽略了要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只关注其现实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是严谨的、理性的,但数学课堂更是思维碰撞、智慧飞扬和富有创造的课堂。一堂数学课,应该自始至终都激荡着师生灵气,弥漫着美丽芳香,展示着数学课堂的美。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上好一堂课,更要把数学课堂的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深地融入其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课堂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数学课堂:老师照本宣科多,联系生活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书面作业多,实践作业少。这样的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要改变这种课堂状况,就应该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从根本上改革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和作业形式,让数学课生机盎然,亮出“风采”。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是严谨的、理性的,但数学课堂更是思维碰撞、智慧飞扬和富有创造的课堂。一堂数学课,应该自始至终都激荡着师生灵气,弥漫着美丽芳香,展示着数学课堂的美。教师所耍做的不仅是上好一堂课,更耍把数学课堂的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深地融入其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课堂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成人高校广西教育学院数计系数学教育专业的三个班级的三种层次学生 (普通专科生、成人专科生、成人本科生 )进行了问卷及与学生座谈等方式的调查 ,发现成高学生对教法课大体上持欢迎态度 ,他们对教学的体验与对教法课的欢迎程度成一种正相关关系 ;教法课程设置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但三种层次学生对充实教法课程的需求并不一致 ;当前教法课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完全适应学生学习需求 ,其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据此提出了一些“数学教材教法”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