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这里所讲的“精神个体性”乃是作家的个性,这种个性在作品里表现出来,则形成了作品的风格。孙犁的《荷花淀》便可说明这一点。《荷花淀》写于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前夕的延安。当时他汲取了丰富的生活营养,产生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形成了一种进取、乐观、富有浓烈情感的性格特点,所以他能够写出一  相似文献   

2.
所谓再创造能力就是欣赏者面对欣赏对象,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记忆,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通过联想和想象,给作品的形象以补充,使艺术形象更臻丰富,并且使他们活起来的能力。《荷花淀》正是通过对话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充实和补充人物形象,因此,人物形象更鲜活。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10,(6)
论语中有很多经典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喜欢它呢?它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君子与小人六年五班李国栋指导老师李小燕我们学校开展了读《论语》,学做人这项活动后,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道理。我  相似文献   

4.
姚彤阳 《小学生》2010,(6):35-35
论语中有很多经典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喜欢它呢?它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君子与小人六年五班李国栋指导老师李小燕我们学校开展了"读《论语》,学做人"这项活动后,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道理。我  相似文献   

5.
偶读孙犁的散文集《琴和萧》,看到里面附了一封几位青年学生写给孙犁的信,他们对《荷花淀》中的不少语句提出了异议,而且有不少地方竟和作者的原意完全相反。这就引起我们的思索:同样一个句子,表达者的本意和读者的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  相似文献   

6.
《荷花淀》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作品描绘的背景不是残垣断壁、血流尸横,而是明月清风、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花……作者不是用渲染战争残酷来表现革命英雄主义,而是采用对话和景物描写的手法来展现人物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对鬼子破坏宁静美好生活的痛恨,进而歌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吴亚娥 《现代语文》2006,(4):101-102
孙犁的《荷花淀》虽是描写冀中平原人民的抗敌斗争生活,但由于作追求散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所以并无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而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此,对这篇小说的欣赏,应以欣赏其中的美为教学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荷花淀》是一篇颇有影响的小说。作者孙犁从生活出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塑造了水生夫妇这两个真实动人的形象。作者善于描写人物的肖象。小说是这样描写水生的肖象的:“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作者只写了水生的年龄,身上的小褂,卷过膝盖的单裤和他那一双光脚。尽管只是寥寥数笔,却把一个干净利落、精明能干的水乡青年的外貌清晰地勾  相似文献   

9.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品。解放后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它对中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对这篇作品的研究,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我以为,对它创作中悖论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我以为,指出这篇佳作中的悖论,并不抹杀它的价值,相反倒可以更好理解它的创作背景和巨大时代意义。一、先进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积淀的悖论《荷花淀》发表于1945年5月15日《解放日报》副刊上。这篇作品的发表,引起文艺界的关注,时任《解放日报》副刊编辑的方纪回忆说:“读到《荷花淀》原稿时,我差不多跳起来了,还记得当时在编辑中的议论,——…  相似文献   

10.
《荷花淀》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劳动妇女形象,勤劳纯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表现了根据地军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仅从她们划船的视角来解读,也别  相似文献   

11.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品。解放后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它对中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对这篇作品的研究.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我以为.对它创作中悖论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我以为,指出这篇佳作中的悖论.并不抹杀它的价值.相反倒可以更好理解它的创作背景和巨大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荷花淀》是在散文式的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中表现白洋淀妇女们的成长进步和抗日力量的蓬勃发展的。文中的妇女对话对于体现这一中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抓住《荷花淀》的三次妇女对话,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一次对话出现在丈夫们加入了地区队之后,在家的女人们便合计着“集体探夫”,哪一个不是牵肠挂肚,相思难挨呢?可口头上的表现却有千种风情:聪明伶俐的巧借送衣裳而暗渡陈仓;憨厚直爽的无心绕圈子而急不可耐:沉稳持重的(水生嫂)则客观冷静地摆明严峻的战斗形势:鬼子要在同口  相似文献   

13.
谢友明 《现代语文》2005,(12):24-25
孙犁同志的《荷花淀》何以能跨越时间的限制,产生那样持久的艺术魅力?研读精思,含英咀华,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主要在于它的诗意化的语言、精妙的构思、匠心的细节描写和就境的设喻上。下面结合课文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是一篇好文章,它以其清新的景物,优美的语言在现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因而,一个新的流派——“荷花淀派”就此而成名。然而,近来读了这篇小说之后,却发现有两处疏漏。  相似文献   

15.
"迷惘者不再消沉,认输者不再低头,成功者不再自大。"这,就是《拒绝句号》给予读者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章先扬后抑,由开头对"句号"代表的积极意义巧妙地过渡到后文所阐述的"人生的另一种句  相似文献   

16.
小说与散文、诗歌,各有其文体特点与审美个性,从而确定其自身的特殊价值;但各种文体之间亦并非存有天然的鸿沟,非比即彼,实为“本同而末异”,故有相互渗透、包容,相互为用的一面。一种文体吸收别种文体的长处、手法,以丰富和发展自身,往往可以别开生面,给自身注入蓬勃的生机,辟出一方更加广阔的天地。作家孙犁的短篇小说创作大胆移入诗歌、散文的某些手法,刻意追求诗一般的优美意境、韵律和情凋,大大拓展了短篇小说的艺术空  相似文献   

17.
一般情况下,语言表达要清晰明白,不产生歧义,应该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否则岂不让人费解?可是,汉语中就有一些“是非不分”的表达习惯,已经“约定俗成”,就是最严肃的语言学家也是否认不了它们的“合法性”的。如果我们对这种现象没有清楚的认识,那么对语病的判断会有一定的影响。让我们看一些例子。1“.非”与“非……不可”例句:①我非出这口气!②我非出这口气不可!在这里,“非”与“非……不可”都是加强肯定的语气。2“.好容易”与“好不容易”例句:①他好容易才冲出了重围。②他好不容易才冲出了重围。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为增强语言效果和塑造艺术形象,往往使用一些特殊的标点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其中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结尾叹号的运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9.
一篇小说,不仅要展示特定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弄清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入手,来探讨自然描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边城》《荷花淀》《哦,香雪》三篇小说,从环境比较可看出,不同的“乡恋”“乡缘”“乡愁”;从人物比较可看出,主人公的命运差异和性格差异,个体在群体的参照下更显突出;从主题比较可看出,《边城》是乡土的标本,《荷花淀》是乡土的样本,《哦,香雪》是乡土的象征与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