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久前在我国制造一场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曾经提出一个纲领性的口号是:“全盘西化”。方励之说:“四十年的社会主义岁月,是令人失望的”,中国的改革是“整个的要改弦更张”,“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道德所有的全部东西”;“包括我们的政治体制、所有制”。又说,“全盘西化这种观点甚至在‘五四’以前就有人提出过。它的实质精神就是全方位的开放”。《河殇》的作者则以哲理的手法露骨地宣称:中国传统的黄色文化“不能根本性地赋予整个民族以一种强大的文明活动”,只有“蔚兰色”的西方文化才能给黄土高原重新获得生机”。可见,这少数自诩为中国当代思想界“精英”所鼓吹的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面前始终索绕着一个严肃的时代课题,那就是如何对待发达的西方社会,这不但在理论上十分尖锐,在实践上也非常迫切。既要向西方社会开放,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又没有什么出路,我们只能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优势做好创新的大文章,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这是社会赋予中国的历史责任。在这方面,我们国内始终存在着左右摇摆两种态度,一种是闭关自守,一种是全盘西化。改革开放带来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人民越来越拥护这一政策,国门既然已经打开,便没有再把它重新关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物,而其“全盘西化”论尤遭贬斥。最近李振霞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现代哲学人物评传》(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胡适”一章中对胡氏“全盘西化”论进行了辨析,令人耳目一新。掩卷沉思,我得到了一些启示:胡适的思想基本上是前后一贯的,他一生都把实用主义作为自己思考一切问题的指导思想,“全盘西化”论虽然走进了死胡同,但却留下了一些值得反刍的思想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胡适是“全盘西化”论者,他在1929年上海出版的《基督教年鉴》上发表的《今日中国的文化冲突》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了“全盘西化”(wholesale westernization)和“充分现代化”(wholehearted modernization)的口号。之后在1935年,针对折衷主义的“中国本位主义”论者,发表  相似文献   

5.
全盘西化是一种不加选择,毫无批判地全盘输入西方文化使中国资本主义化的错误主张。在新文化运动前期,依据中国国情,陈独秀选择和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科学,对西方文化中的糟粕,则予以批判和摒弃。后期,他选择和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由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征。陈独秀没有主张过全盘西化,“五四”也没有提出过全盘西化的口号。  相似文献   

6.
“全盘西化”论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全盘西化”并不是时下才兴起的新鲜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就已经喧闹过一阵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全盘西化”论的出现并不偶然。它是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状况下产生的,是西方文化传播进来以后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3月就强调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近几年来,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散布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崇拜资本主义的思想,提出“全盘西化”的政治主张。由于广大青少年对我国国情了解不够,因此,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种种谬论认识不清。为了更好地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上来,对青少年来说,有哪些问题需要澄清呢?  相似文献   

8.
胡适的“全盘西化”是建立在“文化惰性”理论之上的改造中国旧文化的一个手段,是面对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文化建设道路的选择。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即以“极端”全盘西化的手段实现“中国本位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爱国的先进人士对西学东渐采取了不同的对策。胡适对"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讨论有明确的态度,他不是"全盘西化"论者,而是中西文化融合论的启蒙大师。  相似文献   

10.
30年代的“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论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35年1月,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化建设宣言》,引起本位化派和西化派的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对中国实情的分析、对中西化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化出路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与此同时,在西化派内部围绕全盘西化问题也有激烈争论。与五四前后的东西化论战比较,30年代的这场化论战对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化与西方化以及西化与现代化等问题的认识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11.
重评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序经是海南籍著名学者,他所提出的“全盘西化”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受到多方非议,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评析陈氏的理论失误:一、工具论-脱离人类社会实践,无视人的双重特性,不顾人类生成的自然进程和人一展开的历史逻辑,对文化的人类性作了片面抽象。二、优劣论-不了解自然时空与历史时空不同一性,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种分别属于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错误地判定为“劣败”、“优胜”品质不同的两种文明  相似文献   

12.
鼓吹宣扬“全盘西化”,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什么是“全盘西化”?就是我们国家的一切都要按欧美资本主义那一套办。“全盘西化”论者说:“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道德所有全部的东西,……包括我们的政治体制、所有制。”在思想战线上要绝对的“民主”、“自由”,在政治上要实行两党乃至多党“论流坐桩”制度等等。此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所谓“全盘西化”,原来就是反对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丑化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建立在西方教育模式之上,"全盘西化"的教育模式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中华民族音乐价值的错误判断和民族音乐的不健康发展。从"后殖民主义"思潮、权威专家言论和音乐教育制度的角度对形成中国音乐教育"全盘西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指出了这一现象任其发展的可怕后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系统提出“全盘西化论”的,是三十年代留美归国博士陈序经。今天我们旧事重提,分析当年“全盘西化论”提出的背景、它的内容和历史地位,对于正确认识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全盘西化”言论,也许会提供有益的启示。近代的中西文化关系,是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展开的。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侵略者用大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面对着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这种背景,造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讨论了胡适在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化界争论中对于中西化观的看法,指出了他和梁漱溟、陈序经化观的显差别,认为他所提出的全盘西化论只是一种手段,想通过对古老的中国化进行改造,使之能够真正融入到世界进步潮流中去。  相似文献   

16.
“全盘西化论”泛指现代中国一切主张彻底改造传统文化、全盘或从根本上接受现代西方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思潮,它在促进民族觉醒和文化转型方面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但其历史功绩和现实意义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着种种缺陷。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阐述了“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涵义、联系与区别,目的在于帮助弄清二者的关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8.
100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种观点。“中体西用”具有保守的特征,但重视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民族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全盘西化”重视时代性,主张世界发展的趋同论,但否认了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实质上是单一模式的西方中心主义。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100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种观点。“中体西用”具有保守的特征,但重视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民族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全盘西化”重视时代性,主张世界发展的趋同论, 但否认了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实质上是单一模式的西方中心主义,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从“三个代表”提出的背景、科学含义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说明围绕“十六大”主题,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党21世纪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